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219|回复: 17

乌镇特产--姑嫂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 11: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到过浙江乌镇旅游的朋友,一定都知道乌镇的特色名点“姑嫂饼”,好友到乌镇旅游,带来了几盒“姑嫂饼”,并且给我讲了一个关于“姑嫂饼”有趣的传说。

相传一百多年前,乌镇镇上有户姓方的人家,夫妻俩开一爿“天顺糕饼店。”祖上学得一手制作酥糖的好手艺。因其配方独特,制作精心,味道出奇的好,深受乡民的喜爱。为了保持独家经营,方家制定了关键技术传媳不传女的家规。因为女儿迟早要嫁人,祖传秘方不就让人学去了。
两口子生有一男一女,儿子已讨了媳妇,女儿尚未出嫁。那方某当然是继承祖训,不肯将技艺传给女儿。日子久了,女儿不免会产生嫉恨。
这样,制作方法是保住了,但家庭却不和睦了。
女儿想想不服气,对阿嫂也更加妒忌。
一次,女儿等阿嫂走开以后,急忙到灶间抓了一把盐,撒在阿嫂制的那堆粉料里搅拌了一下,指望着第二天看嫂嫂的尴尬。 谁知这次做出来的小酥饼卖出去以后,顾客都赞不绝口,说这次的小酥饼,既香又甜,甜中带咸,特别可口。
消息传到方某的耳朵里,一时间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细细查找原因,方知是女儿从中做了手脚。方某得知不但不加责怪,反而大喜,一家人商议后,改进了配方,而且用模子定形,给新产品取了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姑嫂饼。
次日应市,举镇轰动。 这样一来,小酥饼不仅誉满乌镇,美名还传到了外乡。天顺糕饼店的生意更加兴隆了。   
店主人为了招揽生意,就借题发挥,大加宣扬,说是他家姑娘阿嫂两个合作配料制成的。
乌镇“姑嫂饼”就这样出了名。 姑嫂二人同心协力制作姑嫂饼,使这种点心流传至今不衰。
故事讲完了,那就看看流传至今不衰的“姑嫂饼”吧,


姑嫂饼的包装





哈哈,这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乌镇特产“姑嫂饼”,有机会到乌镇旅游的朋友,可以买来尝尝哦。
7_副本.jpg
8_副本.jpg
9_副本.jpg
10_副本.jpg
发表于 2011-11-1 11: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枕水江南乌镇,“姑嫂饼”还有段“无心插柳”的传说啊 糕点精致,下次去要尝尝。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家中养绣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1-1 13: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13: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乌镇的姑嫂饼,听说过,没尝过,想象一下这香甜的炒面味道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20: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有机会一定去品尝乌镇姑嫂饼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21: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蛮不错的姑嫂饼!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08: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吃过~~好吃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09: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挺好吃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10: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乌镇姑嫂饼据《乌镇志》记载,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民间传说它是因姑嫂二人斗气而成,故名。姑嫂饼的形状酷似棋子饼,比棋子饼略大。所有配料跟糖相仿,也是面粉、白糖、芝麻、猪油等,但其味比酥糖果可口,具有油而不腻、酥而不散、既香又糯、甜中带咸的椒盐酥糖特点,去乌镇旅游的朋友不妨品尝品尝。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12: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乌镇特产姑嫂饼还有这样一段故事,一定去尝尝。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