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水:首选优质的山泉水,次选桶装纯净水,尽量不要用桶装矿泉水或矿化水,切忌用自来水。
水温:室温20度左右的情况下,沸水倒入玻璃杯,静置2分钟水温约80—85度,可根据此规律,根据室温做适当调整。
出汤时间:茶叶1-3分钟出汤速度最快,3-8分钟出汤时间较慢,通常80度情况下,8分钟茶叶的可浸出物会浸出80%,可以根据不同的工艺的茶自行调整出汤时间,揉捻过的茶出汤时间快点,扁茶出汤时间慢点。
投茶方式:扁形茶一般用中投或下投,卷曲型建议用上投。
关于投茶方式,最早来源于明代张源的《茶录》,个人认为和口感的关系不大,主要区别在于观赏性问题。
《茶录》中记载:
泡法
探汤纯熟,便取起。先注少许壶中,祛荡冷气倾出,然后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过中失正,茶重则味苦香沉,水胜则色清气寡。两壶后,又用冷水荡涤,使壶凉洁。不则减茶香矣。罐熟则茶神不健,壶清则水性常灵。稍俟茶水冲用,然后分酾布饮。酾不宜早,饮不宜迟。早则茶神未发,迟则妙馥先消。
投茶
投茶有序,毋失其宜。先茶后汤曰下投。汤半下茶,复以汤满,曰中投。先汤后茶曰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
从现代技术来看,扁形茶未经过揉捻,吸水速度较慢,故适合用中投或下投,先吸水,再注水,观赏性很好。揉捻过的茶吸水速度很快,一般入水迅速下沉,茶毫飞舞,上投的观赏性比较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