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史话》 .....
元陶宗仪《辍耕录》记载过宋代詹成刻竹:“詹成者,高宗朝匠人。雕刻精妙无比,尝见所造鸟笼,四面花版,皆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悉俱备,其细若缕,且玲珑活动。”这是见于记载最早的一位竹刻家。
在明以前,传世竹刻器物及知名刻工很少,当时尚未形成时尚。宋代以后,雕刻巨像若洞窟摩崖,寺观雕塑,已渐趋衰落。而可陈置几案的小件把玩雕刻,则异采纷呈,灿然夺目。如琢玉、镂牙、刻犀、范铜。多为前所未有。雕刻的体制规模,题材技法,至元明而大变。竹刻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竹材价廉易得,故刻者必须殚精竭智,创造多种技法,博采各种题材,度形制器,状态写神,发挥竹材特点,攀登这一艺术的高峰。只有如此,方能与材料本身十分珍贵的玉、犀牙、紫檀等刻件一争短长。赵汝珍《古玩指南》说:“竹刻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书画之难人所共知,今乃易以刀竹,其难当更逾书画也。”
明、清两代是中国竹雕艺术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造就了一大批造诣极高的竹雕艺术家,出现了一批竹雕经典之作。由于艺术风格和地域上的差异,当时的竹刻出现了几大流派:透雕深雕的“嘉定派”此派作品布局大度,意境深运,层次分明,刀法娴熟。喜用竹根的“金陵派”此派作品利用竹根的盘根错节,线刻加刮磨即可卓然成器,匠心独运,以自然天趣见胜。另就是明未清初年间,浙江嘉兴的张希黄所创竹雕“留青”技法。 留青,是其用竹的竹皮留作微微高起之花纹,以去皮之竹肌为地,故又称皮雕。留青技法极绕变化,有全留、多留、少留、不留等讲究,使画面层次丰富。明晦浓淡,因景而施,于是变幻诡谲,而色彩纷呈,虚实之变化,无不各臻其妙。然当时张希黄留青雕法并未入流,且末收入清嘉庆年间金坚斋所撰《竹人录》。十九世纪初,随着外人深入内地,高价觅购精美竹刻带回国去。如张希黄“楼阁山水图”留青笔筒,现藏于美国华府弗里尔博物馆,才慢慢被国人所识。更由于八、九年前一件张希黄竹刻笔筒,(高19cm,直径17cm,)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得30万港币。使现代竹刻兴起了留青热。这也是文玩收藏冷门变热门,玩家可从中其取得,无穷魅力与独到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