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977|回复: 26

[知识园地] 《周末杂谈——文玩》之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9 18: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匏器
昨晚,几位平时常在一起玩乐养鸟的朋友,一起到新天地酒吧观看奥运开幕盛况。喝酒聊天之余谈到了这次北京奥运,被称为“人文奥运”。 张艺谋匠心独运地打造了这场色彩斑驳的盛宴,中国元素运用的淋漓尽致,汉字、水墨画卷、飞天等等。开始那段气势恢宏的2008人的铜鼓阵,和偶儿扫过主席台上80名个国家首脑手中的折扇,太多的中华元素使我又想起了文玩。远在夏、商时代,就产生了类似演奏形式——“击缶”。缶初为先民们装食物饮料的器皿,后发展为打击乐器。《易.离》中记载:“不鼓缶而歌”,《诗经.陈风》中亦有“坎其击缶”。相传古代“击缶”,是用十二个小碗敲击成曲的。按制作材料将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类,即中国古代“八音分类法”。其中之匏又称瓢,也就是现称葫芦。原始器形演化,广受自然灵物启示,庄子曾用“浮乎江湖大瓠”的寓言,说明了物有所宜,大用小用的问题。常言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昨晚张艺谋鸟巢里大用2008铜鼓阵,今日我也青鸟网借奥运之景小用,折扇聊过就不聊了,谈谈匏器,玩瓢之道。

虽从上面看中华匏器有上千年历史,但我个人认为然真正把匏器发展兴盛起来是非汉民族。清朝以前,中原瓷器很是普遍,士官、乡坤大多已不用匏器。随着明亡,满清入关座天下,顺治帝、康熙朝起,在对八旗不忘女真族传统,备战备荒的教育下,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把平日动荡生活中不易碎而且轻的日用匏器再次溶入了汉文化中。有道是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上有好者,下必是焉”的传统。技术进步往往要靠人力来推动,而人力又往往以帝王的好恶与意志为转移。此始各种匏器淋浪满目范匏技艺、造型、纹饰迅速繁荣,从杯、盘、碗、盒、笔筒、鼻烟、虫具等等,不下二三十种。现今,沧海桑田,河东河西,春梦云散,雨打风流。由于人民安居乐业,葫芦用品主要以虫具为主,也保留一些如小葫芦手捻俗称草里金,及可随身带着的盛物范器。在虫具上由于其独有的形状和质地,利于鸣虫保温发声,备受虫迷宠爱也是畜虫首选。一般现产于保定、津郊一带的葫芦质紧、结实、光滑度、厚度、等优于它处,虫具师傅都喜之。 葫芦虫具分“本长”和“范制”,本长葫芦系天然生成,要符合养虫要求的很少,能得一把长象周正,脐眼据中的上品本长确实很难,所以物以稀为贵,令人神往。“范制”葫芦是趁葫芦幼小时,纳入模范内,至霜降后完全成熟取下。形状有:鸡心、奶瓶等等。黑虫葫芦和蝈蝈葫芦在外形上二者不同,蝈蝈葫芦腰部较高,脖短肚大,重心在上,不论是制成鸡心式、棒子式,还是瓶子式等式样,多为尖底;而黑虫葫芦腰部位于器身中下,脖长肚圆,需垫底。由于垫底,葫芦重心较低,其盖框内,可以安置如镂空倒扣碗形的\"蒙心\",材质包括椰子壳、象牙、犀角、玳瑁、玉石、黄杨木等。蒙心有平片与高起之别,平片仅只镂空,高蒙心近乎圆雕。象牙、玳瑁等质地的高蒙心还有局部雕成一触即动的“动心子”的,其装饰意味就远远大于实用价值。而蝈蝈葫芦多用较轻的椰子壳制成瓢盖或木盖,其上钻5-7个圆孔,依孔径及孔距不同,一器可配多盖,调换使用。还有种花范,范模图文题材多样,除龙凤花鸟、吉祥图案、花草纹外,还有山水人物、历史故事、书诗文碑等,格调高雅,效果独特。京城玩家言:以葫芦蓄养冬日鸣虫,取其体轻,便于纳入怀中;性温,离怀仍有暖意;质松,有助虫声振动,发出好音。据清内务府记《帝京岁时纪胜》,乾隆时养蝈蝈,即“以雕作葫芦,银镶牙嵌,贮而怀之晚”。清朝时,上好的蓄虫葫芦价格也令人咋舌,《燕京岁时记》里说:“冬月之聒聒葫芦,油壶鲁葫芦,佳者亦数十金一对”。

其实爱好各种把玩器物同时,过程本身就极有趣味。从近说,你投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和不同层面的人打交道,从远说,你面对的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叫做“历史”的题材,它完全不同于你在书本上看到的历史,它就在你的面前,你可以用手触到它。从某种意义上说,你不仅把玩的是一件器物,同时你也收藏了一个故事。当你对物件有了进一步了解,知道了这件器物的历史源头和艺术价值,人文价值,你便拥有了别人不可能拥有的精神财富。
照片 880.jpg
发表于 2008-8-9 19: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涨知识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9 20: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9 21: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分享,学习了。
除了葫芦的食用。药用价值外,古人使用葫芦的原始盛放功能价值的时间还是比较久远的,农具中也出现过类如播种器具用途,另外还有武器等等。
范制的葫芦器使得葫芦的种植和把玩价值不断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9 21: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又长见识了!大周兄不光是收藏家,还是个有才的酒仙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9 21: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youituhan于2008-08-09 19:30发表的 :
涨知识了啊
客气了!多多互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9 21: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红道会于2008-08-09 20:47发表的 :
哈哈……,兄弟速度到蛮快啊。酒醒啦?这篇醉文堪称“太白醉酒“之后啊!张艺谋是太差劲了没喝酒。哈哈,那天我们去吗尼九楼让侬再醉一醉发挥下侬阁“跨父追月”!
跨父追月明天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9 21: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痴匏轩于2008-08-09 21:17发表的 :
感谢楼主的分享,学习了。
除了葫芦的食用。药用价值外,古人使用葫芦的原始盛放功能价值的时间还是比较久远的,农具中也出现过类如播种器具用途,另外还有武器等等。
范制的葫芦器使得葫芦的种植和把玩价值不断的提高。
前辈见笑了,在你老面前谈匏器好比关公面前舞大刀了,本想这星期写木雕的。哈哈.....映景拙作请多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9 21: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海天居士于2008-08-09 21:25发表的 :
呵呵,又长见识了!大周兄不光是收藏家,还是个有才的酒仙喔!
老酒一吃,糊里糊涂,瞎想八想,见笑见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0 07: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威廉大周于2008-08-09 21:54发表的 :

前辈见笑了,在你老面前谈匏器好比关公面前舞大刀了,本想这星期写木雕的。哈哈.....映景拙作请多指正。
版主不要这么说,小弟实在不敢当
在笼具等版块看到您的藏品和讲解,让我了解了很多,佩服您的收藏的态度,更佩服您通过收藏自己获得的知识经验,乐于与朋友分享更是您心胸开阔的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