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9-5 20: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师开讲
[fly]雏鸟安全成长的关键所在[/fly]
[move]江涛[/move]
经过数月的潜水和喂养八哥、鹦鹉雏鸟的实践,现总结雏鸟安全成长的关键点在此,供大家互相交流。
每年的春季就开始有雏鸟的出现和家庭的喂养,但由于春季气候变化大,而雏鸟初毛稀薄,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完善,再加上饲养管理不得法,常常造成雏鸟伤病和死亡,所以做好以下工作是保证雏鸟早期成长的关键。
1. 温度要合适。 雏鸟对温度比较敏感,出壳后2周左右的保持32℃左右,随日龄增加,以后每周降
低1-2℃;夏季注意防暑,室外高出30度时,要做好防晒、防高温工作,切不可在热日下直晒。温度适宜时,雏鸟表现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休息时分散均匀、不打堆,比较安稳。当温度过高时,表现出张口呼吸,张口喘气,羽毛蓬松,而且远离热源。当温度过低时,雏鸟则拥挤在热源底下,打堆,羽毛竖立,闭眼尖叫,身体发抖,导致死亡。
2. 饮水要及时。特别是经过长途运输的雏鸟,一定要及时饮水,否则会造成脱水。饮水与给食并举,一是用稀薄流质食;二是用软食前给水;三是注意水温要适中。
3环境要适宜。育雏环境要舒适、保温、卫生,周围不宜接近有害气体。尤其是雏鸟 生长发育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为了保温,过分密闭保温箱(育雏盒)因阻碍了空气的流通,造成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蓄积,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因此,空气流通与保温的处理一定要相互兼顾。
4.空气流通。尤其是雏鸟 生长发育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为了保温,过分密闭保温箱(育雏盒)会阻碍了空气的流通,造成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蓄积,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因此,空气流通与保温的处理一定要相互兼顾。
5.日照要合理。日照可促进雏鸟的食欲、生长, 20日内的小鸟可给予灯光照明,每天不少于12小时,既可加温,又能替代日照的功能。20天以后可视情直接日照或仍用灯光替代,但不可在高温之下暴晒,也不能在低温条件下晾晒。
6.湿度要适当。湿度利于雏鸟羽毛生长并可防止脱水, 相对湿度一般保持在55%左右。
7.保证饲料品质,禁止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喂流质料和湿拌料时要现拌现喂不可隔日,天热时室外温度达到25度以上时,饲料不可超出6个小时,发现变质时应立即弃之。
8.调整饲料结构和喂料方法。各类雏鸟饲料也有质的区别,一定饲喂合适的饲料,万不可随心所欲,同时要顺应日龄的变化,改变饲料的软硬度、温度,以及必要的副食辅助,以保证生长所必需的炭水化合物和无机盐等各类有效物质的需要,避免偏食而造成营养物质不平衡。每日喂料视情在5--8次,如八哥每2小时喂一次;鹦鹉每4小时喂一次,夜晚有条件时可喂1次,或是不喂,以后可随日龄的增加适当延长间隔时间。
9.用药要慎重。一是使用药物要对症;二是用量要适当。用量过大或药物在饲料中拌和不匀易引发药物中毒,所以预防和治疗雏鸟疾病时,一定要按剂量饲喂,各类剂型(片、水、粉)药物要均匀掺和在饲料和饮水中饲喂,切不可粗心,否则混合不均既达不到用药效果,还易引发中毒。
10.用具保洁。做好疫病预防工作,食具、水杯每天清洗;保温箱或育雏盒要及时清除杂物和鸟的粪便;笼具要经常刷洗,必要时定期消毒;夏季避免蚊蝇叮咬。
11.适时诱导 。对雏鸟要给予某些环境刺激,如光照、操作声、口令、掌声、噪声和音乐等,这有助于防止雏鸟家养期内发生应激或某些恶癖。尤其是对爆竹的敏感,平时可随着日龄的 增加,不断增加一些如双手鼓掌的音量;对具有攻击性的鹦鹉在接近时定要事先发出口令让其知晓,以防被咬等。
12.看护要周密。对雏鸟要特别注意精心看护,以防被饿死、渴死、摔死、冻死、狗猫鼠咬死及小孩掐死,还要注意观察雏鸟的精神状态及粪便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积极的解决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