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跑动者

[原创] 新收:马俊华(羊角山人)大红袍自然开片之清源250CC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9 00: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又见开片紫砂,身边有朋友将此类壶当做珍宝,本人对此类非传统紫砂文化始终有抵触,或许是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吧。
这样的发明专利,也许会迎合时下某些对仿汝窑开片茶具的追捧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02: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蓝网童于2011-12-09 00:17发表的:
呵呵 又见开片紫砂,身边有朋友将此类壶当做珍宝,本人对此类非传统紫砂文化始终有抵触,或许是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吧。
这样的发明专利,也许会迎合时下某些对仿汝窑开片茶具的追捧吧。
同意此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11: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花入各眼本着接受新生事物的态度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20: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20: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20: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0 09: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跑动者于2011-12-09 20:57发表的:

蓝版不用抵触,新的东西也未必不好,这个工艺我想你也应该听说了,做出这样的壶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作者真真切切的实践得出。
我前面已经说过,个人喜好而已。
呵呵 没错,这个属于个人喜好问题,原本对这种泥没有太多感受,
几个月前在本地一个玩儿壶的朋友那里看到这样一把“开片泥”,
他已经泡茶养护了几个月的时间了,但是壶身和壶盖色差很大,
壶身已经变色较深、油润有度,但是壶盖却基本上没什么变化,端在手里感觉怪怪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5: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0 16: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我是相信不少被今人视为属於古老或古典的工艺制作,也许包括景泰蓝,在刚面世之时也曾引起涉及是否违反了传统或是否离了经叛了道的争议。也许景泰蓝工艺制作技术最终成功在工艺发展史上成了大器,亦绝非处身於它刚面世的时代的人能预见的。"传统" 如沉积岩,其实也是一个接一个的"创新"(即便最终被淘汰,或被保留下来,又或演变成另一样东西) 堆积而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0 17: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鲜事物成为传统是要经过时间的检验的,
只有那些真正经历了历史的检验而经久不衰的,
才能够成为经典和传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