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摄地点: [河南·新乡] 延津县 发布时间:2008-08-30 20:59:57
8月29日,正值农闲时节,记者在河南延津县采访时了解到,捉蟋蟀成了当地一部分农民的新行业,每晚的收入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甚至数千元,一只蟋蟀曾卖到了3000元。小蟋蟀成就了大市场,每年给延津带来上千万元的经济收入。30日清晨,虽是下雨,但在该县僧固乡德士村蟋蟀交易市场上,来此买卖蟋蟀的人们却还是熙来攘往,他们打起雨伞,身穿雨披,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一派红火的交易场面。据该县蟋蟀协会会长董瑞印介绍,近年来,由于该镇的土壤和气候非常适宜蟋蟀生长,长出的蟋蟀个大、力足、体态矫健品种多,成色好的蟋蟀每只可卖到数千元。在立秋前10天到这段时间,是蟋蟀交易的高峰期。自在该村建立了虫行协会后,制定了规范,通过正规渠道销售的蟋蟀价格为每只20—100元,极品价格无法估算。并自2006年以来,每年都有上千名来自上海、天津、山东、西安、安徽等地的蟋蟀商云集到此交易,年成交额10多万元。而在县里的住宿、餐饮、交通等各服务行业,每年中秋前后,它们生意都很火爆。在交易现场上,一正在选购蟋蟀的上海商贩说,他和几位要好的朋友自驾车来到这里,每次大约要收购300只左右,每年至少来两趟,收购成本大约在2万元左右。 一位来此交易的该镇朱佛村一农民说:“到这里卖蟋蟀的收益,一季就相当于地里一年的收成,比出去打工强多了”。 来自安徽姓郭的蟋蟀发烧友感叹道,他做此生意已20多年了,前几年曾经红极一时的山东蟋蟀之所以被河南蟋蟀打败,主要原因是山东蟋蟀优良品种大量减产,而河南黄河以北即延津、滑县、封丘一带盛产的蟋蟀黄金翅等三种“名将”品质较高。目前,来到河南交易蟋蟀的全国各地玩家的数量日益增多,该县也逐渐成了全国最大的蟋蟀产地,外地客商每年都要从这里带走成千上万的蟋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