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圆亦称龙眼,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还可治疗病后体弱或脑力衰退。妇女在产后调补也很适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对桂圆倍加推崇。据药理研究证实,龙眼含葡萄糖、蔗糖和维生素A、B等多种营养素。其中含有较多的是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矿物质。这些营养素对人体都是十分必需的。
特别对于劳心之人,耗伤心脾气血,更为有效。服法如下:
1.每晚睡前吃10个桂圆,可养心安神,治疗心悸失眠。
2.龙眼30个取肉,红枣10枚撕破,用粳米100克,煮粥2碗,加适量红糖,早晚各吃1碗。可补脾生血,养心增智,老年人尤宜。
3.每晨用龙眼10枚取肉,煮荷包蛋2个,加适量白糖,空腹吃。补脾养心,生血益气。
4.龙眼肉200克,加高梁白洒500毫升,泡1个月。每晚临睡时饮15毫升。可恢复疲劳安神定志。
储良龙眼
储良龙眼是当地著名的优良品种,果穗中等大,果粒大小均匀。着果较密。果实大,扁圆形,果皮黄褐色。单果重12-14.7g,最大28g。果肉厚0.44-0.75cm,果肉乳白色,不透明,肉质爽脆,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21%-23%,可食率74.3%,在100亳升果汁中,含维生素c52.1毫克,全糖18.6%,品质上等,是鲜食和加工兼优的品种。种子较小,扁圆形,棕褐色,丰产稳产。嫁接后代早结,丰产稳产,优质,遗传性稳定,植后3-5年挂果。七月下旬至八上旬成熟。
双孖木龙眼
双孖木龙眼抗逆性强,较耐瘦瘠,树冠圆头形或半圆形,开展。节间较疏。叶片深绿色,长椭圆形较宽大。果穗中等偏大,果枝节间较疏,果粒大小均匀。果实大,扁圆形。果皮黄褐色较厚。果肉厚0.45-0.5cm,乳白色,肉质脆,果汁较少,味清甜香。可溶性固形物22%,可食率70.3-73.9%,在100亳升果汁中,含维生素c92.6毫克,全糖20.7%,品质上等。种子较大,扁圆褐色。生长快,结果早,丰产稳产。较耐瘦瘠,抗性强,是上山的良种。果实七月下旬至八月上中旬成熟,属早中熟品种。
年挂果。七月下旬至八上旬成熟。
青皮龙眼
青皮龙眼树势生长强壮,树冠半圆形,开展,枝长节疏。叶绿色,长椭圆形。果穗中等大,重300-600g,果粒均匀,果实中等大,阔卵形,单果重7.5-8g,果皮灰褐色,中等厚。果肉中 等厚0.41cm,肉色乳白,肉质脆稍韧,果汁较少,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21-25%,可食率62%,品质中上。种子中等大而扁圆形,黑棕色。丰产稳产性好,是鲜食和加工良种。八月中下旬成熟,为中迟熟株系。
大乌圆龙眼
大乌圆龙眼的特点是果大。平均单果重为15.69克,可食部分占全果重的72.0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单核重2.39克。果实歪扁圆形,果肩微耸或一边高一边低,果皮黄褐色,皮韧;果肉与核极易分离,肉色蜡白色,半透明,肉厚爽脆,不流汁,味甜稍淡;核扁圆球形,棕黑有光泽,种脐中等大。
大乌圆龙眼树势强壮高大,适应性强,抗病力亦强,果实8月中、下旬成熟,适宜鲜食、制罐、鲜果上市极受消费者欢迎,卖相好,该品种丰产性好,但稳产性较差。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深翻改土和疏花疏果等农业技术措施,稳产性是可以提高的。
石硖龙眼
石硖龙眼最大的特点是品质好。据1988年全广西龙眼评选测定,平均单果重为8.69克,可食部分占全果重的67.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1.7%,平均单核重1.45克。果实近圆形,果肩平,果皮黄褐色,表面具黄褐至灰黄褐斑纹,粗厚脆,果肉与核极易分离,果肉乳白色,肉质爽脆,半透明,不流汁,味芳香,含糖高,品质佳;核小近似圆球形,种皮红褐色,种脐大。
石硖龙眼树势中庸,适应性强,果实8月上旬成熟,适宜鲜食、制罐、加工桂圆干和桂圆肉,肉厚、种小,焙干后,出肉率较高;皮厚,坚硬,较耐贮运。该品种在广西平南县大新乡分出了三个品系:黄壳种,品质佳;青壳种,品种较差,但丰产稳产性较好;白壳种,介于黄壳种和青壳种之间。
石硖和大乌圆也是广东省主要的优良栽培品种。
福眼龙眼
福眼龙眼的平均单果重是10.63克,可食部分占全果重的64.1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平均单核重1.59克。果实扁圆形,果肩微凸,果皮黄褐色,皮韧,果肉淡白色,透明,肉质稍脆,肉核易分离,不流汁,味甜稍淡,核扁圆形,紫黑色。
福眼龙眼树势强壮高大,适应性强,抗病,在当地果实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该品种丰产但不稳产。适宜制糖水罐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