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近日审理了一起通过ATM机存入12万假钞换取8.62万真币的案件。案犯获知ATM机靠钱币上的条码来识别真假,于是把用高科技制作了“真条码”的假币12万存入一台ATM机,然后再从别处取出。
在对犯罪分子“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感慨之后,不妨回过头来看一则半年前的新闻。《南方日报》报道,今年3月3日下午,在东莞打工的李先生在东莞商业银行的ATM机里取了500元人民币,但在随后的使用中屡次被告知是假钞,在打电话与银行协商未果的情况下,李先生持砖怒砸银行ATM机。尔后,李先生被派出所拘留。银行对此的反应是,“这种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据其介绍,根据有关规定,钞票从银行内部到ATM机,需要经过手工和设备的多层把关,整个过程均在监控设备的监控下,由两人或两人以上来完成。同时,ATM机本身也具备辨伪功能。事实上,关于银行ATM机吐假币的新闻可谓层出不穷,而表示有过类似遭遇的市民更是屡见不鲜。毫不例外,面对每一起投诉每一个置疑,银行都给予了相同的借口,要么一口咬定“不可能”,要么善意提醒被人调换,要么含蓄表示讹诈银行。现在看来,银行还敢口口声声喊不可能吗?
“存12万假钞取8万真币”是对银行信誓旦旦的莫大反讽。当然,谁也不能说银行内部人士故意以假换真,坑害客户。但对银行一直很放心的具有辨伪能力的ATM机而言,如果真是无隙可乘,那么这起“以假套真”案件为何又会发生?既然能够存进假币,银行又何来的底气不会吐出假币?此时回过头看诸多储户投诉,银行还敢那么肯定吗?
当然这样的事件谁也不希望发生,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我们也相信银行内部人士不会如坊间传言那样,真的以假换真,故意坑害储户。但既然银行存在漏洞,尤其ATM机存在巨大漏洞,在这一现实下,银行还装纯洁、扮若无其事,把所有的责任都不问青红皂白地推给储户,这样的银行除了让人失望还能有什么?
这起“存12万假钞取8万真币”的案件告诉我们,犯罪分子很狡猾,甚至还很富有智慧。希望银行能够听进储户的声音,正视储户的投诉。
“存12万假钞取8万真币”让人无言。有储户曾经建议银行在ATM机旁设置验钞机,当时银行曾表示,没有必要。现在看来,还是很有必要的,起码能体现银行自证清白的诚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