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9-22 20: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流口水于2008-09-19 15:26发表的 打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
现在的人养鸟大部分都是凭前人的经验再加以自己的经验而得出一套自己的饲养方法,对新手而言,也只能跟從前人的经验,边养边学。基本上只要有喂有6有洗,鸟就会有正常的表現,如果要求不高又或者只要求消磿时日,这当然可以自得其樂。如果你想加入打鸟的領域,那就必須不斷的学习,不斷的吸引新的知识。看看当今几只鸟王級的雀主如卡仔,杰少,华哥,灿哥,柳版,武鸟等打鸟強豪是那么的低調,主要是他们明白打鸟的学问是永无止竟的,如果当一个人以為他什么都懂的时侯,就是他要走下波之时。珠海雀苑說的好 “打鸟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这句話已成為我的座右銘。
我知到現在还有很多居予下风的人认為只是时运未到,他朝如果养到一只雀王,就必然名利双收。这个覌念是錯誤的,鸟的底子当然重要,但後天的饲养方法更是不可或缺,而偏偏这些饲养的知识在打鸟領域中又是封閉的,因為是深怕別人学去功夫,大多是保留一手避免被別人追过, 主要是有金錢利害关系,这是人性所致。既然是这栍,我就提供一个方向給大家参考,小弟从前也以為只要花錢买到好雀後,正常喂正常6就可无往不利,結果是惨淡收场。差不多5年前,我认识了一个在动物園当医生的朋友,他的专业更是有关鸟类生太保育的,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有关鸟类的习性,構造,病理等相关的知识,加上多看書,多上一些有关鸟类的网站,也常常收看如discovery, 动物星球,国家地理瓶道,只要是与鸟类有关的节目更是不会錯过,得到这些知识後再融入我的饲养方法,其效果也大大提升。只有加強自己的知识,就不会人云亦云,我更发現許多前人的经验是可以用科学的角度來解释的,比如眼砂的好坏与眼球肌神经细胞有关,毛的厚薄与皮下組只有关,鸟的建康与体內免疫功能,消化道,呼吸道有关,6鸟上火又与脑源神经滋养因子有关等等。人的科技日新月異,我们应用这些知识解決在饲养画眉上迂到的问題,更必須不斷学习和吸收新的資訊,万万不能固步自封。 理论加实践,运气加养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