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军的核雕作品<古道独行>和<清明上河图>, <清>复杂精细构图困难,<古>简约却意境深遂.有点意思
您的位置: 首页>>福建乡音>>八闽文化 福州:乌榄核上雕刻《清明上河图》 福建东南新闻网 | 时间: 2007-10-19 09:34:28 | 文章来源: 福建乡音网 福建乡音网消息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卷长五米多,共绘有数百个人物和往来船只、酒坊当铺,景象繁华场面浩大。但是,你能想象将这幅巨作中的景致微缩到一个小小的乌榄核上吗?在“藏云堂”雕艺工作室,记者就见到这样一个已创作完成的榄核微雕。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 家张择端惟一存世的一幅精品,在全画的中段,描绘的是繁忙的汴河码头。作为北宋国家漕运枢纽,汴河两岸人烟稠密,河中粮船云集,船只往来,首尾相接。在这一枚直径2.5厘米,长4.2厘米的乌榄核上,雕刻的正是《清明上河图》中这段最为经典、构图最富戏剧性的场景。 记者见到,这个拇指大小的乌榄核上,共雕刻有109个人物,4头驴,4匹马。人物纤细如发,各具形态:或为挑担货郎,或为纤夫牵拉,或为船夫摇橹。船只上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一只正待过桥的大船上,船夫们有用竹竿撑开河岸,有用长竿钩住桥梁,邻船的人身体倾斜,像是在指指点点,桥上的人则探头观看船过桥洞的紧张情景。横跨汴河的拱桥再现了画作中的精巧结构——状如飞虹,桥上商铺陈货历历可见,桥边树木枝桠清晰,河中水流湍急。 由于采用的是高浮雕的雕刻手法,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景象在方寸之间皆立体可观,令人叹绝。作者林建军介绍说,这枚核雕所用的材质是来自广东增城的乌榄核,并且是乌榄核中万里挑一的大核。尽管作品不过拇指大小,创作时间却足有一年多。这枚微雕作品目前已被台湾收藏家订购,并且正在向上海吉尼斯申报世界纪录。(翁宇民) 相关稿件 查看文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