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雪域麒麟

[转贴] 画眉300问 仅供参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23: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遛画眉的时间不能过长







因为遛鸟的目的主要是让鸟提提性,没发的或落了性的让它及早发起来,已经发了或发得不好的,让它巩固、提高,保持其稳定性。如果遛鸟的时间过于长了,它的情绪一直处于兴奋中,一个劲的拼死叫或上下跳跃甚至劈笼,时间一久,就会造成过度疲劳,不但性提不高或提不起来,相反还要造成落性,甚至一落千丈,长时间发不起来。按辩证法讲,这就是“过度”;任何东西都要适度才好;过度了就会弄巧反拙。“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每次遛鸟的时间最好掌握在一个半小时左右为宜。也就是说,鸟大体鸣透也就可以,不要老是让它叫个没完没了。要知道,这种长时间遛鸟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也是违反科学的。

241、上山遛鸟为什么最好不要集中挂呜







这是因为:集中挂鸣的鸟,不但“驯度”要相当,而且发性的程度要基本一样。否则的话,不是你的鸟“叫干”了别人的鸟,就是别人的鸟“叫干”了你的鸟,于人于己都不利。再说,“山老雀”往往怕和“仔雀”在一起鸣叫。原因是,“山老雀”叫得有板有眼,“仔雀”最喜欢乱来,“山老雀”不喜欢仔雀乱来。这大概也和大人不爱和小孩子一起玩似的。当然,如果实力相当,“驯度”基本相同,集中挂鸣还是有许多好处的,至少它们之间可以暗暗地比试一下,看谁叫得好,通过争鸣,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的曲调,提高自己的歌唱本领。这有什么不好呢? 总而言之一句话: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勉强。

242、上山遛鸟为什么不要远离自己的鸟







理由主要是:

(1)有时鸟挂得不牢,或者突然起了大风,倘若你走远了,鸟掉下来无人再将它扶起或挂起,等你回来时,鸟已经扑腾得不成样子了。

(2)现在社会上的小偷小摸比较多。他们为了弄到几个钱,很多想象不到的坏事都能干得出来。他可能趁你远走之机把鸟偷走。还有些坏良心的人,他虽然不要你的鸟,但把你的鸟放飞了。

(3)遛鸟的地方一般都是树木较多或森林繁茂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经常有老鹰出现。如果你远走了,发生了鹰扑鸟、叼鸟的情况时就无人打救,等你再从较远的地方赶回来时,已经“远水救不了近火”。

以上这些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时有发生。所以希望上山遛鸟者不要远离自己的鸟。

243、上山遛鸟为什么鸟笼不能挂得太高或太低







上山遛鸟,多数时间是挂鸣,这是对的,无可非议。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鸟不能挂得太高或太低。为什么?

(1)因为鸟挂高了不方便,人也够不到。在这样的情况下,挂和取鸟,势必要用手把鸟笼的底部托起来。这样一来,鸟要扑腾一阵子,而这种扑腾最容易把鸟整坏或弄伤。同时对于那些有“仰头”迹象的鸟,还会起到加速或促进其“仰头”的坏作用。

(2)鸟挂得太高了,一来不安全,二来当风,鸟鸣叫得不好。同时,行人从笼底过来过去,鸟时时警觉着,得不到应有的安宁。

(3)鸟挂得太低了,主要是不安全。因为遛鸟的地方经常有猫狗一类的动物出现,弄得不好,不是狗把画眉扑了,就是猫把画眉抓了。

鉴于上述各点,鸟要以挂得不高不低,“适度”为好。何为“适度”呢?一般来说,以平人的肩高为宜。这样,一伸手就可以挂着,即不弯腰,又不要托笼底,同时还可以避免上述所说的各种弊端。因此,要说学问,这就是学问;要说经验,这就是经验,而且都是从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十分管用。在家挂鸟亦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23: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244、遛鸟挂鸣时为什么要注意方向和光照







这是因为,鸟和人一样,都想有个好的环境。这环境,除了水边、树木之外,还包括光照、方向等。因此,上山遛鸟挂鸣时,也要给鸟找一个比较舒适的地方。这地方,尤其要讲究光照和方向。据有经验者介绍,鸟挂在通风向阳的地方(通风向阳不是当风口和烈日当头的地方),上午面朝东,下午面朝西,鸟特别叫得好。如果你把它挂在既不透风又不向阳的地方,尤其是春天朝南,冬天朝北的地方,就是平时叫得很不错的鸟,也会叫得不好或比较差。这也是经验之谈,你不妨试试。

245、上山遛鸟时为什么要让画眉吃点碎土或泥沙







人离不开金、木、水、火、土。作为鸟类之一的画眉也一样,也离不开金、木、水、火、土。土还可以起到帮助肠胃消化的作用。所以,在上山遛鸟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把画眉放在有碎土或泥沙的地面上,让它自己自由自在地吃点土。吃土与不吃土的画眉是不一样的。所以,有的人干脆在鸟的饲料中掺点碎泥土。或再增加一个食杯,在这只食杯中放点碎泥土,让画眉自己啄食。这是一种科学的喂养方法,千万不要忽视了。

246、遛鸟的时候为什么要给画眉喂几条虫







这是因为,遛鸟的目的之一,就是让鸟在与其主人的接触中,尤其是递虫与接虫的过程中,消除惧怕心理,使其提性、冲动和兴奋。所以在遛鸟的过程中,最好要给它递几条小昆虫或面包虫吃。这样接来递去的交往接触,画眉吃了它喜欢吃的虫,不但能够促进鸟体正常发育,更重要的是可使鸟进一步地熟人,从而达到缩短驯养时间的目的。这是养鸟人不能不知道的。为此,有的有经验的养鸟人上山遛鸟时,不是带一把小工具到上山去找虫,就是从家里带点面包虫去,以便到时候用。这些都是经验之谈,切不可忽视。

247、遛鸟挂鸣时为什么要注意你的鸟混不混性







所谓“混性”,简言之,就是画眉在山上遛鸟挂鸣中,由于受到野生雌鸟的骚扰,它的性又发不起来,于是就在活蹦乱跳中突然死去。这是常有之事,并不奇怪。所以,在遛鸟挂鸣时,要注意你的鸟是否发生这种情况。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混性”这种情况,一般来讲,只发生或多发生于要发性和快要发性但又发不起来的“驯度”中等要画眉中。“驯度”很高和“驯度”极差的画眉,一般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再说,如果发现了“混性”的情况,只要及时采取措施,还是可以“起死回生”的。这个问题,本书中有专门的一题问答,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23: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画眉“追笼”时鸟笼为什么不能靠得太近







遛鸟的地方往往是养鸟人汇集的地方,同时也是画眉比试的好场所。所以,在这里最容易和最普遍发生的事就是用鸟来“追笼”取乐。从某种意义上说,“追笼”又是比试的前奏。

何谓“追笼”呢?简言之,就是把两只或数只鸟放在一块,把笼衣敞开,让它们争鸣、扇翅、劈笼。

画眉“追笼”是驯鸟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让画眉“追笼”时,笼与笼之间要相距远一点,不要靠得太近了。因为靠得太近了,画眉伸手递脚,笼丝间隔又比较小,容易把脚(爪)或腿啄伤或扭断。这是养鸟人必须知道的。但是,鸟隔远了以后,往往又来(发性)得不好,不起劲。所以有的鸟的主人,由于性急或好面子,就把两只鸟笼靠拢起来,这是很不好的现象,要注意纠正。不然的话,就干脆抽开笼门的插签;让它打几嘴过瘾。这反而不坏鸟。因为门丝抽开后,隙缝大了,不致于只啄到脚或脚爪。这样一举两得的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249、哪几种鸟不能遛或可遛可不遛







不能遛的鸟主要是:

(1)有病或病未痊愈的鸟。包括拉肚子、生癀、感冒、肺炎等等。因为这些鸟的身体比较虚弱,缺乏抵抗能力,弄得不好,一遛鸟还遛出大问题来。

(2)身体受伤的鸟,尤其是断腿、断趾的鸟。因为遛鸟能促使鸟提性、冲动、兴奋。这样,就加剧了鸟的活动,对于治愈伤残十分不利。

(3)喉部有病或发炎的鸟,如沙声鸟。因为鸟上山后,尤其是听到其他的鸟鸣叫后,对于争鸣性和合唱性很强的画眉来说,它必然要自我表现一番,叫不出来也要拼命地叫,结果是声音越发沙哑,甚至出现失音的情况。

(4)刚入笼或人笼不久驯度很差的生鸟,尤其是“山老雀”,可以不遛。因为这种鸟驯度很差,同时野性还很重,根本还谈不上什么提性的问题,所以就是遛了也没有什么用处。甚至弄得不好还会延长它的服笼期。

(5)正处于换羽期的画眉可以暂时停止遛鸟。因为它上山活动后,肌肉收缩,耗费能量也增大,这些对正常换羽很不利。







250、遛鸟时如发现鸟发好了为什么要让它打几嘴







“物极必反”这一哲学道理大家是知道的。正因为这个道理,所以遛鸟时,如果发现自己的鸟已经发好了,斗性很旺,就应该找只合适的鸟给它来几嘴,让它消消气,不然它会气死的。

那么,“发好”有些什么表现呢?其主要的特点是:鸟扭笼丝,或劈笼不停,或自己咬自己的脚等等。有的人因爱惜鸟,看到此种情况后,就把鸟退到一边去。结果“好心无好报”,不多时,鸟因气极过分而呜呼哀哉了,主人后悔莫及。所以说,遛鸟时,如发现自己的鸟来好了,就毫不犹豫地让它打几嘴,让它消消气。这是有益而无害的,但最好不要斗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23: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画眉落性时上山遛鸟为什么最好要到有雌鸟的地方去







这是因为,异性的催促和吸引,往往是无法替代的。其他动物是这样,画眉这玩艺更是如此。比如说,一只落了性的画眉很长时间不叫了,但是,当它偶尔看到雌鸟一眼,或突然地听到雌鸟叫几声,就叫起来了,甚至久叫不停。所以说,鸟落性时,上山遛鸟,最好是到那些有雌鸟或能听到雌鸟叫的地方去,使其提性而鸣叫起来。但是,有一点特别值得指出:落性鸟听雌性鸟叫是可以的,甚至既得越多就越好。但是,落性鸟不能更多地看到雌性鸟,尤其是反复地受到它的骚扰。不然的话,就会造成落性鸟“混性”而突然死去。这也是养鸟人不能不知道的。

252、上山遛鸟时为什么不要老吹哨子逗鸟叫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其他事物是这样,上山遛鸟老吹哨子逗鸟亦是如此。因为吹哨子一般都是学雌鸟叫。在一般情况下,异性的吸引和催促,往往是其他办法不可比拟的。所以,有的鸟平常不叫或很少叫,但一听到学雌性鸟鸣叫的哨声后,就坐立不安,叫个不停,就是这个缘故。当然,开初时,鸟不叫,吹几声哨子,逗引它叫起来也是可以的和必要的。但是,当它开口鸣叫起来以后,就不要再吹哨子引逗它了。否则,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以后,你吹哨子或它听到雌鸟叫,它都会叫,次数一多,反而不叫了。这是许多画眉爱好者有过的深刻教训,我们要引以为戒。

253、上山遛鸟时为什么要把来的鸟和不来的鸟分开提







这是因为,来的鸟已经发性或性已经发得很旺了,它一听到它身边有别的鸟在活动,不是叫就是拉笼衣,甚至“当当”地劈笼。这样,还没有发性的鸟听了或看了,就更加怕,就打起落声来。同时,越是这样受压,它就越提不起性来。长此下去,以后它听了发性鸟的鸣叫声,它就不敢开口了。所以,上山遛鸟时,发了的鸟和没发的鸟要分开提,不要弄在一起,以免没发的鸟进一步受压。

254、上山遛鸟时一人要提三只鸟笼怎么提







民间有句俗话说,“一头牛是看,两头牛也是看”。其意思是说,既然放牛时去看守,多看守几头又何妨呢?大概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或支配,有的人家有三只鸟,遛鸟时也想、三个鸟笼一起提了去。但由于没有办法或办法不佳,把两只鸟笼的提手合在一起来提,结果不是倒了饲料就是泼了画眉水杯里的水,真是有些难办。笔者在一些遛鸟场上发现,有的画眉爱好者开动脑筋想办法,终于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选一节一尺多长的不太大的竹子,再根据两个鸟笼提手并起来后的宽度,用锯子在同一方向的两头左右侧轻轻锯一下,然后打通两个小眼。这就是两只画眉笼提手插入的地方。上山遛鸟或遛鸟回来,就把两只鸟笼挨在一起,用这节竹子挑着。这样,他一只手提两笼,另一只手再提一笼。便解决了提三只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样挑起,既稳当、可靠,又不倒米泼水。如果你有这方面的困难,不妨照此试试,准保你满意。

255、上山遛鸟为什么最好要有个伴







上山遛鸟,一般来讲,一个人单独行动也是可以的,但最好要有一个伴,尤其是年长的老人。为什么呢?理由如下:

(1)上山遛鸟有个伴,万一出现了坏人偷鸟的情况,才有人互相照应着,不然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2)上山遛鸟有个伴,万一出现了摔跤等情况,尤其是昏倒、出血、鸟放飞了等意想不到的情况时,才有个人帮忙或报信,以免出现大问题。

(3)上山遛鸟有个伴的好处还在于,把鸟挂鸣后,大家聚在一块,可侃门子消磨时间,可互相交流养鸟经验。必要时还可把鸟提起来追追笼,或让鸟来它几嘴,一来有利于鸟提性;二来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改善人际关系。综上所述,上山遛鸟最好有个伴,以防止万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23: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气太冷和天气太热为什么不要去遛鸟







这是因为:

(1)天气太冷和天气太热,遛鸟的效果都不好,甚至会适得其反。

(2)天气太冷,人受不了,鸟也受不了,甚至二者都会感冒或生病。

(3)天气太热,人受不了,鸟也受不了,甚至二者都会中暑或生病。

257、为什么说训练画眉打斗是遛鸟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知道,画眉有两种天生的本能,即善鸣与好斗。如果只发挥其善鸣的一个方面而埋没其好斗的一个方面,不仅使画眉饲养者失去喂养画眉的另一种乐趣,更重要的是使画眉失去好斗的机会和场所。其结果,必然导致画眉叫性大落,令人不满意。这是其一。

其二,善鸣好斗的画眉,其“鸣”与“斗”是互相联系的。也就是说,通过精心喂养的画眉,它大鸣大叫之后,天生地就要求打斗;并在打斗的过程中争鸣,又通过争鸣来促进打斗。所以,在通常的情况下,画眉的鸣叫与打斗是成正比的。打斗得好的,鸣叫也就好;鸣叫不好的画眉,打斗也是不好的。

其三,从画眉的价值来说,叫鸟不值多少钱,值钱的主要是打鸟,尤其是能鸣善斗的好画眉。

综上所述,喂养画眉必须训练画眉打斗。而训练画眉打斗的任务,必须在遛鸟中来实现。

258、画眉打斗的方法有哪些







画眉打斗的方法不多,现在比赛采用的方法,都是传统的三种方法:

打滚笼——这种斗法,就是把两只鸟的笼门签全部抽开, 让两只鸟进入一个鸟笼里打斗。因为打斗时,两只鸟常常抱成一团,在笼子里滚来滚去,互相啄咬,所以称为“打滚笼”。

打隔丝——这种斗法,就是两只鸟连鸟带笼门对门地放在一块,只将鸟笼上的插签抽开,还留着两个边丝和一个中丝,让它们隔着丝打斗,故此得名。

打边丝——这种斗法与打隔丝的斗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一点是:一只鸟笼留着丝,一只鸟笼不留丝,全部抽开。即一边有丝,另一方无丝,故称为“打边丝”。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前两种是现在画眉打斗比赛常采用的方法。后一种,因为有点不公平,遛鸟斗做玩的时候,因某种条件不具备而临时采用,正式比赛时不采用此法。

259、训练画眉打斗要注意哪些问题







训练画眉打斗要注意如下问题:

(1)小鸟(仔雀)要与小鸟打斗,不要用小鸟去与成鸟尤其是山老雀打斗。不然小鸟招架不住,几嘴就败下阵来;而且以后它就不敢再打斗了。

(2)生鸟要与生鸟打斗,不要用生鸟去与熟鸟打斗。因为生鸟比较怕人,加之熟鸟有了打斗的经验,生鸟缺乏打斗知识,弄得不好,它就会吃哑巴亏,造成以后不敢再打。

(3)轻量型的鸟不要与重量型的鸟去打。所谓“轻量型”或“重量型”,是根据鸟的个体的大小、能量的强弱来进行的全面分析、衡量后评估的,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在进行画眉打斗时,尤其是训练新画眉打斗时,要注意它们的个体、力量、技能等基本相当,不要悬殊过大。

(4)开始的几次打斗,尤其是第一次开斗时,时间不宜过长,打一两分钟,试试嘴就可以了,不要让它打败。这样,通过多次的训练之后,画眉的胆量、斗技及其打斗的欲望就会逐步地积累和激发起来,使鸣叫声显得更加威武雄壮,斗志更加增强。否则,将是“一年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导致落性而不敢争鸣好斗。

(5)在训练画眉打斗的过程中,饲养者必须具备极大的耐心及细心,万万不可鲁莽和急躁。否则,将是“欲速则不达”,甚至会出现一些使人不快的意想不到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23: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认定画眉打斗有没有技术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三言两语很难说得清楚。但是,主要的不外乎以下几点:

(1)看它会不会“单抱”或“双抱”。所谓“单抱”,就是看它会不会用一只脚去抓对方,尤其是抓对方的脑壳。所谓“双抱”,就是看它会不会用双脚去抓对方,尤其是对方的脑壳。

(2〉看它会不会“插黄”。所谓“插黄”,就是画眉在打斗时,趁对方不备之机,将嘴啄人对方的口腔内。这是极其厉害的一招。被插黄的画眉往往因口腔出血不止而败逃。

(3)看它会不会“拉脚、放拐”。所谓“拉脚、放拐”,就是画眉在打斗时,一只鸟将脚伸出去准备抓对方的时候,另一只鸟就趁势将其紧紧抓住,狠狠地叮啄对方的脚拐子,以治服对方。

(4)看它会不会“解脚”和“锁脚”。所谓“解脚”,就是对方鸟抓住它以后,它想办法及时将其解开。所谓“锁脚”,就是它抓住对方的脚以后,想办法把它锁住,让它退不脱。然后就狠啄其脚。

(5)看它会不会“扭环子”。所谓“扭环子”,就是扭对方鸟的脚爪子。有的鸟一抓到对方鸟的脚以后,就拼死地啄扭其脚爪子,使对方鸟的脚爪子当场断脱。会上述打法的,叫打斗有技术或打斗技术好;不会上述打法的,叫打斗无技术或打斗技术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23: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像其他行业一样,笼养画眉这一行,也有不少的行话。养鸟人尤其是画眉爱好者,对其行话不但要听得懂,而且要会应用,现在不少画眉爱好者,尤其是近年来才学养画眉的新手,对画眉行话似懂非懂,有的洋相百出,甚至闹出不少笑话。为此,现将人们常用而不好理解的画眉行话,分类摘录并简要解释如下,供养鸟者参考。

1、综合类





生雀——指喂养时间不长,没有换家毛,或换了一届家毛,还没有驯养成熟,野性较大,没有发性,还不能参加鸣叫或打斗比赛的画眉。

熟雀——指喂养时间较长,已经换了一两届或多届家毛,发了性,能鸣叫和打斗比赛,或发性后由于其他原因暂时落性,暂时不能参加鸣叫和打斗比赛,但已经驯养成熟了的画眉。

仔雀——指窝雀和仔山雀一类在山上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就入笼喂养的青少年画眉。这类画眉,不管你喂养了多长时间,那怕是三年五载,仍然叫“仔雀”而不能称为“老雀”。

老雀——山毛雀、老山雀和山里老一类在山上已完全发育成熟后才入笼喂养的壮年和老年画眉。这类画眉,不管你喂养的时间再短,那怕是前几天才入笼的画眉,也称“老雀”而不能叫“仔雀”。

打雀——主要指最能打斗的画眉。然而,这种“打雀”,一般来说,也是能鸣叫的,但它不像“叫雀”那样,长时间、稳当当地站在站棍上鸣叫,叫的有板有眼。它叫几声或叫一下以后,就要劈笼、鼓气找鸟打架,甚至自己啄自己的脚,斗性很旺。当然,这种“打雀”经过几年打斗或屡战屡败后,有的可以成为“叫雀”。

叫雀——主要指最能鸣叫的画眉。然而,这种“叫雀”,一般来说,只要喂养得法,也是能打斗一点的,但它不像“打雀”那样经得痛,连遭对手啄几下以后,它就败下阵来,不敢再斗了。但是,它叫得相当好,声音高亢宏亮,婉转多变,有的甚至还会“打机枪”——喳喳喳、喳喳喳地歌唱着,韵律特强,鸣声清脆悦耳。

身法——指画眉身体各部长得匀不匀称或匹不匹配。各部匀称匹配的叫“身法好”;不匀称匹配的叫“身法不好”。

毛色——指画眉身上羽毛颜色。如大青毛、青油红毛、紫毛、黄毛、大红袍等等。

白画眉——这是变异型画眉中最珍贵的稀有品种,万中难以挑一。其特点主要是,画眉全身羽毛雪白或米白色,红眼、红脚或黄眼、黄脚。否则,就有假冒之嫌。

黑画眉——这是变异型画眉中仅次于白画眉的珍稀品种,万中亦难挑一,故有“白者为王,黑者为将”之说。其特点主要是,画眉全身羽毛青黑或乌黑,黄眼、黄脚或白眼、白脚。否则,便有假冒之嫌。

背剑画眉——这是变异型画眉中的一个品种。其特点主要是,在画眉上背中间处,不偏不倚地长着一片雪白的羽毛。而且是惟一的一片。

满架葡萄——这是变异型画眉中十分少见的一个品种。其特点主要是,在其全身青色或青黄色的毛片上,长着累累白点。

千种粟——这是变异型画眉中非常少见的品种。其主要特点是,在其青红色的毛片上长着黑点,并遍布全身。

万点金——这是变异型画眉中不多见的品种。其主要特点是,在其全身淡青色毛片上,黄斑点点。

五花画眉——这是变异型画眉中比较难得的品种。其主要特点是,在其各部褐色的羽毛中,很有规律地长着一些白毛。

汗毛——这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好,或饲料中缺乏色素饲料,换羽时出现的缺陷。其特点主要是,画眉换羽前无白毛,换羽后,翅羽和尾羽出现部分白毛或灰白色的羽毛。这与“变异”型画眉完全是两码子事,不可取。

虎板毛——指生长于画眉颈部两侧的那部分羽毛,有的画眉的“虎板毛”丰富明显,有的画眉的“虎板毛”很少甚至看不出来。

胆毛——指生长在画眉下腹部,颜色呈灰白色的那部分羽毛。有的画眉“胆毛”丰富明显,有的画眉“胆毛”很少,甚至看不到。

包裆毛——指生长在画眉下腹部两旁、胆毛外面结坨坨的那部分羽毛。有此毛者,多数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好,或上年换羽不好所致。

亮拐——主要是指画眉的大腿和小腿之间的拐拐处没有或根本不长羽毛,其拐拐全部裸露在外,故称“亮拐”。

护尾毛——指的是生长于画眉尾羽根部上面和下面较短而细的那部分羽毛。在其上部的称“上护尾毛”,在其下部的称“下护尾毛”。

眼堂——指画眉眼睛周围与眉花间隔处。有的画眉的眼堂大而长,有的画眉的眼堂小而短。其间生毛的称“毛眼堂”,不生毛的称“肉眼堂”。

眼水——指画眉眼球及其外部的水分。有的画眉眼球较干,有的画眉眼球较水。行家们说画眉眼水好不好,就是根据画眉眼水的多少来说的。

眼沙——指生长于画眉眼球内、眼底色上像沙粒一样的小斑点。画眉眼沙各不相同,有的多有的少,有的粗有的细,有的是红色或黄色,有的是白色或绿色,并以颜色而得名。

痣——指生长于画眉眉花上的小黑点。有的鸟有,有的鸟无,其多少也不一致。生一颗的叫“单边痣”;两边眉花上各长一颗并对称的叫“通痣”,不对称的叫“塞痣”;一边或两边眉花上生两颗或多颗的叫“烂痣”。

风羽、雨覆羽——泛指画眉的翅膀毛。其中,上面短的部分称为“雨覆羽”,下面长的部分称为“风羽”。

窝雀——指小鸟还没有出窝,就被人们捉来,在家里靠人工喂养长大的“宝宝”画眉。

笼钵——指当年的小鸟,出窝并长齐原毛后被人们捉来喂养,并在笼子里换羽毛(原毛)的“幼儿”画眉。

夹钵——指当年的小鸟,在山上换了部分羽毛,被人捉回来喂养后,在家里继续换尚未换完的那部分羽毛的“少年”画眉。

仔山雀——指当年的小鸟,在山上换于第一次羽毛,但还没有越冬、度春,就被人们捉来喂养的“青年”画眉。

山毛雀——指头一年的画眉,在山上换了一届山毛,过了冬度了春,第二年开春后就被人们捉来喂养的“成年”画眉。

老山雀——指头一年或头二年的画眉,在山上已经换了一、两次羽毛,养过儿育过女,当过爹妈的“壮年”画眉。

山里老——指在山上生活多年,换了多次山毛,养育过多次儿女的老龄画眉。

站相——指画眉在笼子里,尤其是站在站棍上所表现出来的姿式、仪表。姿式、仪表好的没有毛病的称“站相好”,反之则是“站相不好”。

叫相——指画眉在笼子里,尤其是站在站棍上鸣叫时所表现出来的姿式、仪表。姿式、仪表好的没有毛病的称“叫相好”,反之则是“叫相不好”。

跳相——指画眉在笼子里,尤其是上下站棍、上门和反跳时所表现出来的姿式、仪表。姿式、仪表好的,没有毛病的称“跳相好”,反之则是“跳相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23: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身法、体型类





五长雀——画眉体型中的一种。其特点主要是,这种画眉的头、嘴、身、尾、脚各部都比较长,故称“五长雀”。

五短雀——画眉体型中的一种。其特点主要是,这种画眉的头、嘴、身、尾、脚各部都比较短,故称“五短雀”。

葫芦身——画眉体型中的一种。其特点主要是,这种画眉的身体上部小,下部大而圆,形如葫芦,故名。

虾子形——画眉体型中的一种。其特点主要是,这种画眉的背部是拱的,形如虾子,故名。有的地方索性称它为“梳子背”,因为它的背部形如梳子。

梭子雀——画眉体型中的一种。其特点主要是,这种画眉两头尖,中间粗,形如织布用的梭子,故名。

刀把子雀——画眉体型中的一种。其特点主要是,这种画眉身子是圆形的,前后一般粗,羽毛裹得特别紧,经常平平站着,形如刀把,故名。有的地方干脆称它为“黄瓜身”,因为它的身子像一条黄瓜。

馒头雀——画眉体形中的一种。其特点主要是,这种画眉的身体,腹部明显比背大,且流线形十分明显,犹如馒头,故名。

八哥形——画眉体型中的一种。其特点主要是,这种画眉,个子较大,翅膀比较突出,头部较圆,羽毛较厚,腿较粗,形如八哥,故名。

大方头——画眉头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头部不但比较大,而且比较方而平,形如一块麻将牌,故名。

小方头——画眉头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头部虽然不很大,但是比较方而平,形如一块小麻将,故名。

深长头——画眉头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头部不但比较长而圆,而且特别长,其长度直达后脑,故名。

橄榄头——画眉头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头部不但比较窄,而且是椭圆形的,形如一颗油橄榄,故名。

蛤蟆头——画眉头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头部不但比较宽而平;而且比较扁,形如蛤蟆的头型,故名。

钉子嘴——画眉嘴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嘴甲不但比较直,而且比较尖,形如一颗钉子,故名。

拱桥嘴——画眉嘴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嘴甲不但比较长,而且比较弯,形如拱桥状,故名。

瓜米嘴——画眉嘴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嘴甲不但比较短,而且比较宽厚,形如一粒南瓜籽,故名。

菱角嘴——画眉嘴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嘴甲不但比较粗,而且轮廓十分突出而明显,故名。

竹笋嘴——画眉嘴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嘴甲,一是根部较粗,二是较短、直而尖,形如刚出土的楠竹笋,故名。

黄蜡嘴——画眉嘴型中的一种。这种嘴型是按其颜色来划分的。其特点是黄红相兼或黄中透红,犹如黄蜡色,故名。

白米嘴——画眉嘴型中的一种。这种嘴型是按其颜色来划分的。其特点是灰白相兼或白中带灰,犹如大米色,故名。有的地方称这种嘴为“白玉嘴”。

铜青嘴——画眉嘴型中的一种。这种嘴型是按其颜色来划分的。其特点是,黄黑相兼或以黄为主,略有点黑色(常常是下嘴甲是黄色,上嘴甲是黑黄色),犹如古铜钱色,故名。

牛角嘴——画眉嘴型中的一种。这种嘴型是按其颜色来划分的。其特点是以黑为主兼有少量白色,犹如牛角一般的颜色,故名。

铁嘴——画眉嘴型中的一种。这种嘴型是按其颜色来划分的。其特点是纯黑色,又称纯青色,犹如铁的颜色一般,故名。

一线眉——画眉眉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眉花,不但比较细,而且比较直,犹如一根银钱,所以有的地方干脆称它为“银线眉”。

飘带眉——画眉眉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眉花,其眉尖略向上翘,画眉活动时,仿佛有动感,故名。

羊角眉——画眉眉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眉花,尖端分成两叉,形如羊角,故名。

拱桥眉——画眉眉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眉花,不但比较长而细,而且是月牙似的往下弯,形如拱桥,故名。

垂珠眉——画眉眉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眉花,其后部断断续续,形如断了线而撒落下来的珠子,故名。

倒勾眉——画眉眉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眉花,其眉尖是向下往后弯的,形如倒勾,故名。

扫把眉——画眉眉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眉花,其后部分成若干叉,形如扫把,故名。

秋蝉翅——画眉翅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翅膀(羽),不但比较短而圆,而且相当薄,形如秋蝉的翅膀,故名。

超翅——画眉翅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翅膀(羽),不但比较尖,而且特别长,往往左右相超于尾根处,形成交叉状,故名。

单蓬翅——画眉翅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翅膀(羽),一边天生是蓬起的,一边不蓬,故名。

双蓬翅——画眉翅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双翅,天生的是蓬起的,犹如人背上一个雨蓬,故名。

牛筋脚——画眉脚型中的一种。这种脚型是按其颜色来划分的。可分为黄牛筋脚和白牛筋脚两种。也就是说,颜色是黄色的,称为“黄牛筋脚”;颜色是白色的,称为“白牛筋脚”。

乌木脚——画眉脚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脚杆的颜色是乌黑的,形如乌木,故名。有的地方又把这种脚型称为“紫竹脚”。

铁脚——画眉脚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脚杆的颜色是青色或黑色的,好似铁的颜色一般,故名。

苋菜脚——画眉脚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脚杆的颜色是浅红色的,形如苋菜菜杆的颜色,故名。

柴块脚——画眉脚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脚杆,不但宽而扁,无光泽,而且起松皮或姜皮,像柴块一般,故名。有的地方,干脆称这种脚型为“松皮脚”或“姜皮脚”。

猫爪脚——画眉爪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爪子,包括前爪和后爪,不但短而粗,光泽透明度好,多为白色,而且十分尖利,形如猫的爪子,故名。

藤爪——画眉瓜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爪子,包括前爪和后爪,不但细而长,而且无光泽,多为灰色,不锋利,甚至瓜尖是秃的,犹如树藤一般,故名。

鹰瓜——画眉瓜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爪子,包括前爪和后爪,不但长而粗,弯度大,而且颜色多为青黑色,十分锋利,形如鹰的爪子,故名。

朱沙眼——画眉眼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眼球中的眼沙是深红色的,有的红得发紫,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犹如朱沙,故名。有的地方干脆称它为“红沙眼”。

银沙眼——画眉眼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眼球中的眼沙是深白色的,有的呈鱼肚白,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犹如银沙,故名。有的地方干脆称它为“白沙眼”。

鸡公眼——画眉眼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眼球中的眼沙,红黄相兼,黄中透红,犹如公鸡的眼球一般,故名。有的地方又称它为“樱桃眼”或“桔红眼”。

绿豆眼——画眉眼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眼球中的眼沙是绿色的,包括深绿、淡绿两种,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犹如绿豆一般,故名。

黑葡萄眼——画眉眼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眼球中的眼沙是深黑色的,犹如一颗成熟了的黑葡萄,有一定的光泽度,故名。

铜青眼——画眉眼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眼球中的眼沙,黄黑相兼,以黄为主,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犹古铜币的颜色,故名。有的地方干脆称它为“黄铜眼”。

蛤蟆眼——画眉眼型中的一种。这种眼型是以形状来划分的。其特点是,眼球向外突,眼皮很厚,甚至是双层的,不很光滑,形如豆角,好像蛤蟆的眼睛,故名。

三角眼——画眉眼型中的一种。这种眼型是以形状来划分的。其特点是,眼框呈三角状,眼皮较厚,形如人的三角眼,故名。

老鼠眼——画眉眼型中的一种。这种眼型是以形状来划分的。其特点是,眼睛特别小,眼皮较薄而紧,犹如老鼠的眼睛,故名。

弹子眼——画眉眼型中的一种。这种眼型是以形状来划分的。其特点是,眼睛大而圆,眼皮一般,眼珠较突出,犹如一粒弹子,故名。

扇子尾——画眉尾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尾巴,在跳动时,尤其是奋力鸣叫时,是张开的,形如一把扇子,故名。

铁尺尾——画眉尾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尾巴长短适中,除极个别特殊情况外,平时都是收拢的,且前后一致,形如一把铁尺,故名。有的地方干脆称它为“一字尾”。

长尾、短尾——两者都属于画眉尾型中的一种尾型。所不同的是,前者尾巴偏长,后者尾巴偏短,故名。

尾轻、尾重——两者都属于画眉尾型中的一种。所不同的是,前者尾巴偏少,往上扬,看起来是轻飘飘的;后者尾巴偏多,并往下垂,看起来是沉甸甸的,故名。

拖尾——画眉尾型中的一种。其特点是,这种画眉的尾巴(羽)特别丰富,即多又长,总是平直不起来,经常都是拖着的,故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23: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饲养、调教类





家毛雀——泛指笼养时间较长,已经在家里换过羽毛,即换了一次以上“家毛”的画眉。

山毛雀——泛指笼养时间不长,还没有在家里换过羽毛,身上的羽毛还是“山毛”的画眉。

来没来——这是画眉爱好者使用最多的一句行话。所谓“来”,就是画眉发性了,可以进行打斗的意思;所谓“没来”,就是画眉还没有发性,还不能进行打斗的意思;所谓“来一点”,就是画眉开始发性,但还不能打斗;所谓“来得好”,就是画眉的性发得很旺,打斗不成问题的意思。

照鸟——泛指掀开部分或全部笼衣,用两只鸟来照一照面,看它(们)“来没来”。通常是用一只“来”了的熟雀去照另一只不知底细的“生雀”,也有用两只“生雀”或两只“熟雀”相照的。

扇翅——就是“照鸟”、“追笼”或斗鸟时,两只鸟直接见面后,发了性或开始有性的画眉,尤其是“仔雀”,就自然而然地扇起翅膀来,并伴之以“嘀嘀”的鸣叫声。这是画眉发性的一种表现。

答嘴——就是“照鸟”和“追笼”或斗鸟时,两只鸟直接见面后,发了性或开始有性的画眉,尤其是“老雀”,就自然而然地答起嘴来。这是画眉有性的一种表现。

追笼——就是用两只发了性的画眉,掀开笼衣后面对面的放在一起,让它们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在各自的笼子里追赶,欲斗则不能。因为两只鸟笼还隔着一定的距离,所以只能是“干着急”。

封笼——一般指入冬以后,不再让画眉进行鸣叫或打斗比赛,把它“封”起来置于家中,并精心照料,保护它安全过冬。

蹲鸟——一般指不遛鸟、不挂鸣的时候,把鸟蹲在沙盘里或沙盘上,让它少活动的情景。

遛鸟——泛指利用一早一晚或其他工余时间,把画眉提到公园、郊区或村寨旁有山、有水、有树木的地方去走一走,或找个适当的地方把鸟挂起来,让它看看大自然的风光,呼吸新鲜空气,或喂它几只虫,或让它与其他人的鸟争鸣、追笼等,其目的是使画眉发性或性发得更旺。

挂鸣——一般指在家里或在室外,把鸟笼挂起来,让它自由自在地自己鸣叫。

架鸟——指在遛鸟的过程中,把自己的鸟与他人的鸟挂在一起,鸟较多,让它们争鸣比高低。

试嘴——泛指还没有经过比赛或个别打斗,自己对自己的鸟能不能打斗心中无底,于是就物色一只条件相当的鸟与它斗几下,开个嘴,看看情况到底怎样。

过笼——就是把鸟从这只笼子里换到另一只笼子里去。

换食——泛指用不同于原来的饲料来喂养画眉,包括调整配方比例和加工新的饲料。

沙盘——泛指用木板或其他材料、代用品做成能放进鸟笼,形如盘子,中间装着沙子的一种专门装置。其沙子要经常换。平时就把鸟放在盘中的沙子上,两三天打扫一次,以保持清洁卫生,又有利于画眉健康成长。

防风箱——泛指为了保护画眉安全过冬,用木板、纸板或其他材料、代用品做成的能放进鸟笼的长方形的箱子。其上下左右和后背钉牢,前面一方作为门。一到寒冬季节,就把鸟放进箱内,以避风寒。

笼衣、笼布——泛指搭在鸟笼上的那块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爱美,有的人用人工或机器把这块布缝起来,并安上拉链,正正规规地套在鸟笼上,即称“笼衣”。

排笼——专指用来搞长途运输用的格子很多而连在一块的笼子。每只笼子能装几只或十几只画眉的“大笼”。

澡笼——专指用来给画眉洗浴用的平时不关鸟的一种笼子。

蚂蚱笼——指装置于鸟笼内,专门用来装各种虫子尤其是蚂蚱喂鸟的一种小而长的笼子。

啄木——专用布包起来的较软之木块,装置于鸟笼内左前侧或右前侧,这是鸟发性劈笼时,让它往这里啄,使其不把嘴甲弄断,又保护笼子的一种特殊装置。

笼勾——泛指鸟笼的“提手”。鸟笼“提手”多数是金属的,如铁勾、铜勾、不锈钢勾等等,也有少数是木质勾或牛角勾,有的还仿雕成某一种鸟,甚为美观。

站棍——泛指安装在鸟笼内给鸟跳动与栖息的那根木棍或竹子。多数雕刻着花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23: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打斗、鸣叫类





斗鸟——指用笼养画眉进行打架。在这里,它与“打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打滚笼——画眉打斗或比赛的一种方式。其特点主要是,将两只进行打斗的鸟的笼门丝全部抽开,然后把两只鸟笼并到一块,让鸟冲进一个鸟笼中去打斗;打斗的两只画眉,你抓住我,我抓住你,在笼子里滚来滚去,互相啄咬,直到分胜负为止,其间不中断,故名。

打隔丝——画眉打斗或比赛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将两只对打的鸟的笼门抽去插门丝,留下中丝和边丝,然后将两只鸟笼并到一块,让它们在自己的笼子里,隔着中丝啄咬对方。这种斗法,可以斗到分胜负为止,也可以中断打斗,不要分胜负。

打边丝——画眉打斗或比赛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将两只打斗鸟中的一只鸟的笼门丝全部抽开,另一只鸟的笼门,只抽去插门丝,保留中丝和边丝,然后将两只鸟笼并到一块,让它们隔着一个鸟笼的边丝进行打斗。这种斗法与“打隔丝”基本相同。

上门——指画眉在“照鸟”或打斗时,将两只鸟放到一块,欲斗或斗性较旺,能主动跳上笼门者,称为“上门”,反之,则是“不敢上门”。

劈笼——指“照鸟”、“追笼”或画眉打斗时,鸟生了气,但又得不到打斗时,就用嘴啄“笃笃笃”地使劲啄笼门或笼丝,故名。

背笼——指画眉在“照鸟”、“追笼”或打斗时,性发得不好或斗性不旺,见了强鸟以后,不敢再来,于是就从笼门上或站棍上跳下去,头朝笼后,尾朝笼门,想找地方躲藏,故名。

败笼雀——泛指斗败后,不敢再斗的画眉。

插黄——画眉打斗的技巧之一。其特点是两只画眉交手时,一只画眉巧妙地把嘴甲插入另一只画眉的嘴中,使其受伤、流血而败退,这一招非常厉害,故名。

单抱、双抱——画眉打斗的技巧之一。其特点是,打斗中的一只画眉或两只画眉,用脚将对方的头部抱住,然后狠狠地啄,使对手招架不住而败逃。其中用一支脚抱的称为“单抱”,用两支脚同时抱的称“双抱”,故名。

锁脚——画眉打斗的技巧之一。其特点是,两只打斗中的画眉,看见对方露脚以后,就用双脚把对方的脚紧紧抓住,并将其脚锁起来,动弹不得,然后就使劲地去啄对方,故名。

封喉——画眉打斗的一种技巧。其特点是,两只打斗中的画眉,看见对方露头时,就用脚把对方的颈部抓住不放,并使劲抓紧,使对方换不了气。有经验者,可把对方治死,故名。

大叫——画眉鸣叫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音量大,嗓门高,声音宏亮,但转口不多,不成调子,这多半是未发性画眉的叫法。

细唱——画眉鸣叫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嗓门底,音量小,转口多,调子也不错,但就是细声细气,往往远点就听不见,这多半是“生雀”或画眉落性后的叫法。

独独句——画眉鸣叫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音量也大,嗓门也高,但就是不连句,单声叫,不久又叫几声。这多半是入笼不久的“生雀”的叫法。

拉排叫——画眉鸣叫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声音时高时低、有快有慢,变化多、转口多,有强烈的韵律和节奏感,声音清脆、甜润、宏亮,有板有眼,没有个完。这多半是发了性的“熟雀”的叫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