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微旅游”就是指短小的旅行,随时可以出发。不需要太多的行装,不需要长时间精心计划和刻意安排;可能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走一条陌生的小路,看陌生的一切;也可能逗留在生活的城市,逃离电子产品,只是读读书、晒晒太阳、发发呆,甚至只是慢慢享用一顿可口的大餐或在丝瓜棚下尝尝农家土菜。这种旅游方式很有可能在以后成为一种趋势。
“工作太忙,国庆还要加班,只能抽两天找个地方放松放松,回来就可以原地满血复活。”这是宋先生在国庆前写下的微博。在北京一家咨询公司工作的宋先生决定10月5日、6日“逃”到郊区的农家乐住一晚,电脑、衣物统统不带,只是为了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散步,望望天上久违的星星。在大城市,越来越多像宋先生一样的白领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到附近放松身心,自助驾车或者报一个旅行社的短途旅行团,这种不需要过多筹备、报名手续简单、行程短小的“微旅游”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近年来包含微旅游在内的自助游市场增长迅速,同样的旅游目的地,自助游线路的数量是跟团游线路的3倍以上,每逢周末、小长假等3天以内的短假,绿色、健康的郊区游、温泉游产品更是占据了旅游网站的醒目位置。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2010年国内旅游人数约21亿人次,同比增长12%,但平均每人出行仅1.6次,繁琐的长线游规划让很多旅游者望而却步。根据测算,传统意义上的旅行需要提前订机票、制定行程安排,通常整个旅程需要花费5至7天。一次飞行距离600公里以上的国内中长途旅行,游客通常提前3至4周搜索预订机票,提前1至2周时间预订酒店。出境游用户规划行程的时间更长,通常为1个月至2个月。 相比之下,当人们越来越习惯在微博上记录生活,在微电影中体会情感,旅游的微时代正悄然到来。
“平时的生活太累太单调,微旅游就是一种调剂。”家住北京永定门的李女士在微博中写道。中秋过后,李女士在微博上看到同事发的去柳沟吃豆腐宴的照片,就立刻动了心,9月30日就开车带一家人去了柳沟。李女士表示,自己平常在微博上喜欢看别人分享的旅游心得和美景,有时候看到一个地方的照片就会萌生出游的想法。 一名叫“由峰”的网友在微博上说,许多事情都发生着从加法到减法的变化。对于现在的上班族来说,周末是他们出游的最好时机,哪怕是周五晚上突然蹦出想出去走走的念头,只需在网上搜些攻略,周六就可以背上背包出发。 微旅游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旅游业态,但要让都市白领们在短途旅行能感受到几分有别于闹市喧嚣的静谧,抛开工作及紧张情绪而投向更舒适的环境,符合这些要素的地方并非想象中那么多,也并不是每个城市周边都具有这样的条件,这也给微旅游的产品设计带来一定难度。 他表示,现在更多的年轻人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方式已经改变,微博上的海量信息很大程度上会对人们选择旅游目的地产生影响。就像微博是随心而发一样,微旅游也是“心向往之”而达成的出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