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11|回复: 4

[求助] 茶叶罐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 22: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2-2 09: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茶叶确实容易因保存不当而出现变质或者影响口感与香气的情况。有资料显示,当茶叶保管不当时,在水分、温湿度、光、氧等因子的作用下,会引起不良的生化反应和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导致茶叶质量的变化。以下储存方法不妨一试。最好的保存条件是在室温、避光、无异味的环境中保存。如果茶叶含水量较高或已受潮的,可以经80度左右烘干或炒干摊凉后再贮藏。茶叶数量较多的可以分0.25—0.5公斤一份用白纸包好,放入干燥的罐、坛中,底层可中间放些干燥剂, 干燥剂的种类可依茶类和取材方便而定。贮存绿茶可用块状未潮解的石灰,红茶和花茶可以用干燥木炭,有条件的也可用变色硅胶。罐、坛口盖多层草纸并压紧,以防潮湿空气进入。如果茶叶数量不多,也可用纸包好后,再用两层聚乙烯食品袋包装密封好,放在饼干箱里盖紧箱盖。为了避免茶叶吸收异味,切忌将茶叶与有严重异味的物质放在一起,诸如樟脑丸、香皂、香水、香烟等都不宜与茶叶混放。新买来的茶叶筒罐,筒内金属表面常有一层油脂,必须擦净晾干,再以少量废茶擦过,除去异味后才能装茶叶.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的茶叶,也应分类存放。临时饮用的茶叶和一时用不着的茶叶也要分开包装,减少与空气的接触。名贵茶叶最好装入密封的特制器皿中,尽量装足,不留空隙,有利于保持茶叶的品质。

  保存茶叶的器具,以锡制罐为好。其他如竹盒、木盒、铁盒、玻璃瓶罐等均可。南方适用竹盒竹筒,竹盒在北方易于干裂漏气;北方适于用木盒、铁盒,木盒可以防潮,铁盒既严密又美观,取用方便。
  需要较长时间保存的茶叶,措施更要严密一些,装好茶叶的器具加盖后,盖口缝要用胶布封紧,罐外再套上两层尼龙袋,扎紧口袋。茶叶数量较多,可以贮存在陶瓷坛里。入坛前,先用白纸将茶叶包成数包用绳扎紧,放入坛的四周:中间放一小袋石灰,用以吸潮气。用草垫棉垫压紧,盖严坛口即可,一两个月换一次石灰袋。千万不要用报纸包装茶叶,因为报纸上的油墨会污染茶叶,喝了对身体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 09: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茶叶在存放中陈化变质的原因
    茶叶在存放中陈化变质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茶叶具有“后熟”的特点,即贮藏过程中茶叶的许多化学成分发生氧化作用,导致茶叶陈化和劣变。影响品质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叶绿素、茶多酚、维生素、胡萝卜素、氨基酸以及多种香气成分等。
   1.叶绿素的变化 叶绿素是形成绿茶色泽的重要成分。叶绿素在嫩芽叶中含量较高。它由呈蓝绿色的叶绿素 a和呈黄绿色的叶绿素 b两大部分组成。在茶叶中两者比例和保留量决定了成品茶的色泽。然而,它又是一种很不稳定的物质,在光和热的条件下(尤其是紫外线的照射下),易分解,因失绿而变褐,形成脱镁叶绿素。一般情况下,脱镁叶绿素含量占70%时,茶叶色泽出现显著褐变。
  2.茶多酚的氧化和聚变 茶多酚与茶叶滋味、汤色的关系最为密切,它的含量多少决定着茶汤的滋味浓度。茶多酚本身无色,但在红茶加工过程中被氧化、聚合形成茶黄素与茶红素,进而成为褐色素(高聚合物),使红茶汤色加深变暗。在绿茶中,茶多酚的保留量较多,同样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氧化,生成醌类化合物,导致色泽变褐。同时这些物质还能与氨基酸类物质进一步反应,促使滋味劣变。

  3.维生素C减少 维生素C是茶叶具有营养价值的重要成分,其含量多少与茶叶品质关系密切。维生素C也是一种易被氧化的物质,越是高级的绿茶,含量越高,也越难以保存。维生素C被氧化后生成脱氧维生素C,它与氨基酸相互作用,生成氨基羰基,既降低了茶叶营养价值,又使颜色变褐,同时滋味也失去了鲜爽味。如果绿茶中维生素C保留量达80%以上,绿茶品质不会发生变化;一旦下降到60%以下,品质就明显变劣。

  4.类脂物质的水解与胡萝卜素的氧化

  茶叶中约含有8%的脂肪类物质,在贮藏过程中同样会被氧化、水解而成游离脂肪酸、醛类或酮类,进而出现酸臭味。已有研究证明,随着茶叶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不仅茶叶香味显陈,而且汤色也会加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08: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3 08: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金条于2009-02-03 08:38发表的 :
说的很明了 谢谢了
不客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