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你问到钩子的问题,就我所知道的粗浅地聊聊。蹲鸟的糙笼子用的糙钩就不说了。
钩子装在笼子上要考虑其整体的协调性。就说小型鸟的素笼(北笼)吧,外观尺寸:径29.5cm,高21cm。72根条的粉眼、64根条的红子、52根条的颏儿笼子外观尺寸基本都是这个数。这时候你再看看市面上的钩子,问题来了。
适合这个尺寸笼子的钩子丝大体有几种规格:3.5、3.6、3.8、4.0、4.2、4.5 ,丝的尺寸过小到3.2或过大到5.0,都不太适合这个尺寸的笼子。3.5和3.6的钩子适合粉眼、红子笼,3.8至4.5的钩子适合颏儿笼子。我们单说素腔子,为什么钩子还有这么多的规格呢,这就要看个人的审美取向和笼子整体的协调性了。
钩子有很多版型,其原始出处主要在清宫,清末、民国民间亦有改进。现在所说的首饰杨、老小张、郭子钩等都是旧时的款型,今天的一些制钩名家也多有吸收、借鉴前人的风格,渐进形成了自己的款型(如果有机会能看到一位现今的名家早期至成名阶段的连续作品,你就能明白其风格发展、变化、形成的过程)。
选钩子一定要考虑其所配的笼子和板儿的因素,要兼顾到整体的协调性,看看哪一家的风格、款型适合你。
说说钩勺,勺型有虎眼、凤眼之分。虎眼霸气、豪放,郭子钩属于这一类。凤眼妩媚、冷艳,现在市面上这一类完美的作品很少(我在4050的网店里看见一把小褚的方丝钩子,属于比较完美的凤眼勺型----07年2月的帖子)。以装颏儿笼子为例,如果是红颏儿笼子,一般笼条粗1.9至2.2。1.9、2.0的条用钩丝3.8、4.0、4.2为宜,花、素板子均可。考虑到协调性,不宜选高浮雕及镂空高浮雕的花板,钩型不限(如果配有蓝颏儿笼,郭子钩是首选)。如果要配2.2粗的笼条,钩子最粗可以选4.5的郭子钩(其他的款型也可以,但凤眼钩勺的不合适)。为了强调霸气,可以选镂空高浮雕的板子,而钩子的腿子要用蚂蚱腿。这样笼子整体的协调性就很好的体现了。
72根条1.4虾米须的粉眼笼清秀、纤细,郭子钩和镂空高浮雕板儿就不适用了。选一把小花篮凤眼钩勺,韭菜叶的苗子纤细一些的钩子,钩丝3.5为宜。根据个人的爱好,素板子、三镶、平錾花板都可选。这样装配出来的绣眼笼子就趋于完美了。装配红子笼和绣眼笼相似,但相对要宽泛些。过去的红子笼笼条最粗有2.0的,也有人用郭子钩。
钩子的苗子、钩勺、缠脖、肩膀、跪腿及腿子多有变化,苗子、钩勺变化更多一些。素钩的线条简洁,但准确把握、体现老款的神韵很难,这需要现在的制作者真正地吃透、领会老款钩子的灵魂和其表现的形式。如果某些部位的线条、曲线稍有不当的改动,则原款的神韵顿失。看见一款新钩子,勺型圆阔,中规中矩,但神没了。
传统的中式家具有京作、苏作、广作三个流派。世间公认最完美的当属京作明款,其线条简洁、清秀,添一分则画蛇添足,减一分神魂俱失。传统中国画大写意最难表现的意境是留白,简洁、素雅的东西最难表现。素钩子的结构、线条的艺术性和家具、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它原始脱胎于宫廷造办处的艺术匠人。
虎眼、凤眼指钩勺的上半部。由苗子向勺的后部拉一条线,上部成半圆。虎眼勺儿的顶部高耸,似虎睛圆睁,威严中不失灵秀。最难表现的虎眼钩子是苗子不过肩,曲线的变化不易掌握。凤眼勺儿的顶部比虎眼低,似菱形,犹如丹凤眼,苗子纤细、修长,苗梢微挑。钩勺妩媚、冷艳,准确的把握有难度。
蚂蚱腿的腿子比普通钩子的腿高,适用于高浮雕的花板子。装配后,板儿和腿子的间距不会变小。
选钩子要看钩子整体的协调性,结合自己爱好、条件及使用搭配,通盘的衡量再决定。我偏爱白茬本色,养出来的东西古朴、厚重大气,尽量不选做旧的。首选钢钩,其次是青铜的。小焊的钩子尽量不考虑,过去讲:锡镏铜,对付穷。
建议你多看看老钩子。现在一些名家的东西也有相当不错的,比如天津小王----王同益的。老味足,大气、浑厚。
聊了点闲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汉风堂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