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贴子最后由鱼的翅膀在 2005/03/15 03:20pm 第 2 次编辑]
珍奇坊原创《鸟笼的故事》,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著作人:老牛
太平盛世收藏热,太平盛世休闲多。养鱼、养鸟、养虫,是老北京人的休闲方式之一,最早起源于皇宫里…… 为此还在宫中成立了“造办处”,专门督造这些玩物的物件…… 说起养鸟,就要有相应的鸟笼,养什么鸟用什么样的笼,配什么样的钩、盖板、罐、杠、菜插果插等,可有讲究了…… 北京有句老话儿:靛颏笼子养百灵——“没治啦!”的歇后语(俗称俏皮话),便知是有严格的区别的,下面从鸟笼开始聊聊:
鸟笼在以前讲究的是“行(hang)活笼”和“定活笼”,行活笼一般是“笼子铺”用自己的材料生产的笼子,比较粗糙。定活笼则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样式加工而成,所以生产的笼子比较细。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定活笼:
靛颏笼:靛颏鸟因项下的颜色得名,红色的为红靛颏,蓝色的为蓝靛颏,鸣叫的声音也有所不同,凡定活笼子讲究用白茬水磨细竹,尤其是多年老竹子为佳,可见其质地不能有一点瑕疵,如果有“脏儿”的可以用来做“漆笼”。据说前清有专做紫漆笼的姓付,行三,人称“付三”紫漆,尤其以做靛颏笼有名,因其所做的紫漆笼是以白茬竹子做笼,反复擦漆数十遍,然后再进炉中烤,将漆烤熟,做出的大漆笼子表面油漆光泽圆润,用指甲按压有弹性,掉地下也不会坏,经久耐用。像这样的笼子每张卖一二十元钱(鸟笼一个称为一张),靛颏笼子在清末直径为八寸五分,到民国长至九寸至今日。鸟笼竖着的竹条称为“笼条”,横用的圆竹称为“笼圈”,有带“土档”的,也有不带土档的。“土档”是在笼底上部加一道柳木圈,宽1寸上下(现在用竹皮子做土档圈),以便储备沙土用……
下周接着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