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奇坊原创《鸟笼的故事》,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著作人:老牛
上回说到紫漆靛颏笼,今天继续竹制靛颏笼……
早年的靛颏笼因为直径小故为48根条,条粗2-2.2毫米,近年老因为直径加大,而且把笼子规格根据养什么靛颏进行了细分,红靛颏笼为52根条,蓝靛颏笼为56根条。鸟笼的笼条必须是双数。
关于笼圈早年盛行的是五道圈,没七档板底,到民国时才有四道圈带七档的,早年四道圈的没有五道圈的讲究,有土档的是板底,没有土档的是条底,条底又分太阳底和排叉底,太阳底就是以竹子旋成一个大约3.5公分到4.5公分,原约4-5毫米圆板,象太阳放射光芒状插成圆条底。排叉底则是在大圆竹圈内均衡插两根主脊,然后用笼条横穿之,形成排状称排叉底。
这两种底配以软布垫,俗称屎垫,它是用白厚帆布,剪成与笼内径大小,然后用白卡其布沿边,做成,或是用多层白卡其布“手缝”或“手纳”,然后沿白布边,因其后者纯手工制作,有的纳成花的,有纳成图案的,根据自己爱好来做,更显个性和讲究了,一般玩者板底用起来方便便宜,但是玩鸟的行宗石认为靛颏是玩鸟界的最高境界,而是由于靛颏鸟本身是野鸟,但此鸟高贵色泽艳丽,鸣叫高雅,从捕捉到养熟鸣叫非常难,需要大量功夫。
自古以来均在皇宗达官贵族中流行,又固其笼具极其讲究,故一般平民是喂不起的……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