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青岛教师

[原创] 就鸟友《相思岁月 -- 闲谈点颏》转红点颏驯养之山东篇  (作者 梅兰香 )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9 21: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又一村于2009-04-09 16:26发表的 :
学习了,我同意靛颏是有民间到宫廷一说.靛颏从民间传入宫廷后,被达官贵人奉为宫廷玉鸟,相互间也会发生攀比,特邀民间高人进宫专门从事饲养、摆盘,也就是后来人们说的“鸟把式”,为保证自己饲养鸟能使主人满意,“鸟把式”认真总结,相互切磋,形成了被流传下来的一整套理论(品相、盘熟、鸟的毛病的划定)等,但基础还是民间的,自己的看法,不对请指正!

支持村长鸟把式的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21: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青岛教师于2009-04-09 16:02发表的 就鸟友《相思岁月 -- 闲谈点颏》转红点颏驯养之山东篇  (作者 梅兰香 )谈我的一点看法 :
红点颏驯养之山东篇 (作者 梅兰香 )原文:
靛颏的饲养是如何从宫廷流入民间,已无从考究。但当初流传并不广,也只限于官宦商贾人家饲养;因靛颏是要吃虫吃肉的,过去无虫可买,都是以新鲜牛羊肉切条拌克食面来饲喂的,平常人家哪里舍得,人都吃不上呢,怎会用肉来喂鸟雀这些玩物!如此便把这东西给局限住了。
  然而,靛颏从京城传入山东,据说却是与梨园戏班有着极大的关联。在上世纪初,便有很多京城京剧界的艺人开始养靛颏来消遣了。在过去,山东的京剧票友在全国是很有些名气的(现在也还是这样的),常有京、津戏班到山东演出;当时的戏班到外地演出串场,除了要和当地的戏院处好关系,还要常到当地的官宦、乡绅家里走动;特别是那些在黑白两道都很混得开、专吃戏饭的“地包”,就更是得罪不起了;有这些人亲到剧院给捧场,也就把场子给镇住了;即使扮相、唱腔中出现些纰漏,也不会出太大的乱子。否则,轻则起哄给喝了倒彩儿,重则还会连戏场子都给砸了,那以后可就甭想再来了。
  由于戏班中有些“角儿”们是要人到哪儿,鸟就要跟到哪儿的主儿,下得台来更是要喝着沏好的“香片儿”,逗逗鸟儿开心的;随着来的频了,也便与当地官宦乡绅及“地包”走动的也就熟了,这一来二往的,养鸟的方子便也就一点点的留了下来。现山东各地养红靛颏的方法也多是以此演变而来的。以上只是民间流传,想必不会是空穴来风,但亦无从考究了

  
.......
赞同支持老师的观点,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21: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19840220于2009-04-09 17:53发表的 :
同意老师的看法.靛颏应该先出自民间.书上的东西有很多不对的地方.就是关于如何饲养靛颏都有很多不对的地方.因为写书的我估计他没养过鸟,全是听别人总结来的.我这胡说了.也是我个人的观点.
    同意15楼的说法, 的确有很多的关于养鸟书籍的作者没有养过鸟, 至少是养的种类不多, 时间不长, 我在部队时的一位老领导,官至少将, 离休后,养过几年鸟, 也出了一本养鸟的专业书籍, 漏洞颇多. 有些内容是以讹传讹,看了让人十分不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21: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21: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21: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09: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10: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13: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14: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有各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