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5-28 19: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麦饼
传说在南宋初,金兵大举伐宋,奸相秦郐对侵略者纳币称 臣,苟且偷安,对抗金名将却一味打击。广大爱国军民对贾似道的卖国行径恨之入骨,于是将麦粉和油放进烘缸里烤制而成。起名曰麦缸饼(卖国饼),此饼别有风味,松脆喷香。往来旅人常备为干粮。时间久了就叫成了麦饼,但是在浙江一些地区,还是有人爱叫它麦缸饼(卖国饼)。
麦饼 有甜有咸,甜的以糖和芝麻为馅,咸的内放虾皮、葱花、肉丁、香干,或掺以蛋等为馅,擀成团扇大小状,烙熟即成。在农村,手巧的农妇经常用麦饼招待客人,或在农忙的时候带上几只麦饼去田头干活,当干粮。
在浙江省天台县,麦饼是面食的主要品种之一,与饺饼筒、糊拉拖(音“他”)、麦饼头、馍糍、扁食同列。
在浙江省温州市,麦饼也是一种特产,其中以“王大妈麦饼”较为有名。楠溪江麦饼则是当地的小吃。
现在,麦饼一般自用或用于招待客人,一般要使用三根筷子。
肉丸湖麦饼
在天台粉食类中最能登得大雅之堂的,除了饼饼筒,就算肉丸糊麦饼了。它以麦粉和精肉为主料,辅以多种佐料制成。状若圆盘,直径20厘米,厚约3毫米,淡黄色,外面松软,里面香嫩,味道美极了。
在天台的家庭主妇手下,各种各样的麦饼都能做出来:豆腐麦饼、洋芋麦饼、腌菜麦饼、菜干麦饼、苔菜麦饼……,用什么副食做馅就叫什么麦饼。而肉丸糊麦饼则是巧妇们拿手的工艺。那为什么叫“肉丸糊麦饼”呢?说起来有趣。相传很早以前,有对老夫妻刚给儿子谈了一门亲事,不想女方家里的人突然登门来摸家底,家中没备好菜,临时买,路太远,两老急得团团转,只得把仅存的一碗肉丸打糊,加上佐料,遢了几个饼待客,心里还生怕对方不满意。谁料客人吃得津津有味,啧啧称奇,还要求他们传授做法呢。从此,肉丸糊麦饼就在天台民间流传开来,经过后不断改进,成了今天的粉食珍品。
肉丸糊麦饼端上桌,吃法也别具一格。不要用手拿着吃,而要用三只筷子撕着吃,类似西餐。左手拿一支筷压住饼,右手用一双筷撕饼。这里面也有故事呢。天台立县之初,正是三国鼎立之时。战祸迭起,百姓遭殃。他们敢怒不敢言,于是在吃麦饼时用上三只筷。意思是饼象征着完整的河山,三只筷子为三国,谴责魏、蜀、吴分裂国家,以泄心中郁愤。
用筷夹起金黄润亮、油香沁鼻的麦饼,蘸一蘸酱油、醋、麻油、辣酱之类的调味品,品尝一番,那才叫人惬意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