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一哥

康熙青花人物粥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6-6 22: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aki9252于2009-06-06 22:05发表的 :
楼主不生気、我就説説。
画的是工整、不過人物看上去嫩、無有康熙人物の高古味。

哪里会生气。都是喜欢痴迷瓷器的同道。

康熙瓷器相对比较容易鉴定,从发色、画工、胎釉、工艺。
这也是康熙瓷器高居不下的原因。
很多康熙瓷器是一眼大开门。底都不用看。直接掏钱。

不信,兄可以上几件,里面参杂有新有老。
看看大家能不能一眼分辨真假。

说句实话,你还需要练眼。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22: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仿品也是康熙最多、掙的就是和楼主想法一様的銭。

不知所以、看多了也白看。越看越糊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00: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aki9252于2009-06-06 22:57发表的 :
仿品也是康熙最多、掙的就是和楼主想法一様的銭。

不知所以、看多了也白看。越看越糊塗。

新的。老的。都要多看。
熟真才知假。

康熙瓷器都迷糊。
越往上会越糊涂。

兄弟,玩瓷也需要与时俱进。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以前仿古是农民对专家PK.
如今是专家对专家火拼。
每年都有新品种上市,一段时间被识破露馅不灵后,
马上新品种跟上,不是危言耸听。

其实,眼力最好的是一线盗墓、下地挖瓷片的基层好古人。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圈子。你就是打通任督二脉般,眼力功力大增。
别不信。
所谓老不玩古瓷。

最后,看了一些你的评瓷贴。只能说,兄悟性不佳,
都是实话。
我对青鸟是有感情的,来瓷器版就是来青鸟走走看看。
无他。看兄也是痴迷瓷器。所以多说废话了。
兄保重。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7 09: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开门,康熙精品,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7 10: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幾個康熙民窯人物参考。楼主自己比較一下。
無論青花、図案、像不像?

楼主聞我的没錯、這種東西以後不要玩、焼銭。
c1hpdipc.jpg
c1jban7c.jpg
c1jn641c.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7 11: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還有、楼主一番話説得苦口婆心、可惜我甚不賛同。
我不学盗墓、要此類朋友如何。
再説盗墓人要成為盗墓専家、要研究古墓、対古墓精通。只要是原封的墓、盗出来的就是真品。
不要鑑認、所以説盗墓人対墓里的東西是一竅不通。也成不了古陶磁専家。

要是有盗墓朋友拿好東西来、你也要想想此物是否会従墓里出来。除非墓的主人是個古代発焼友、来世想喝粥、帯個粥缶去。

学骨董最重要的是学習古代文化和制度、要多看古代文献記録。
比方説:宋朝修了本<宣和博古図>、記載了宋朝廷保管的青銅器800多点、看了、基本上対各代青銅器的面貌有了理解、可以作依拠。不用只知表的銅錆、不知里面的銅。

我説此話、想是対大家有益的。要学会分析、不要跟感覚走。否則成不了専家、要成朗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11: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你继续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7 16: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7 16: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和一哥闘。感謝板主好評、算是個機会、大家研究研究:

我説説的明清早期的絵本挿画的要点:
早期的版印画有個得点、刷色少、線描+墨塗。此等風格非常適合磁器画。再説当時的文人不和景徳鎮職人去一流、所以職人只有従絵本学画。
民間的絵本流傳広、画的是如何故事、大家一看就知道。也是個原因。

当時的版画的表現的重点是場面、場景。人物面貌有定局、細部表情不重要也不作表現。衣装、道具都為説明故事背景起作用、点到即止。節約材料。

所以康熙人物不看細部、雍正是工筆、講究陰陽表現、到乾隆是細描密写、只怖花銭太少、不好向皇上交代。嘉道是有心無力、同光是図個高興、光緒不知如何是好。到民国従頭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7 20: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aki9252于2009-06-07 16:21发表的 :
我不是和一哥闘。感謝板主好評、算是個機会、大家研究研究:

我説説的明清早期的絵本挿画的要点:
早期的版印画有個得点、刷色少、線描+墨塗。此等風格非常適合磁器画。再説当時的文人不和景徳鎮職人去一流、所以職人只有従絵本学画。
民間的絵本流傳広、画的是如何故事、大家一看就知道。也是個原因。
.......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