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位鸽友在一次来访闲聊中,提到一个“重要”的发现:几位鸽界强豪集思广益的结果:认为同处台湾中部的东海赛事顺利;西海比赛却常常“不见弹”,最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使得东海的归返鸽除了自己出力飞外,地球自转会拉近归返距离当然轻松回巢,而西海的归返鸽就可怜了,必须多花更多力气才能追上地球的转速而返回鸽舍,此所以西海赛事多以失格结束之主要原因。真是大哉斯言也! <br /><br />其实地球的自转是带着大气层一起转动的,所以飞行高度最多数百公尺的赛鸽,是不可能有前述情形搭地球自转顺或逆风车的,如果硬要比喻的话,大概地球像蛋黄,大气层像蛋白,旋转鸡蛋时,两者以将近同速而运动,否则岂不成了“混蛋”?又如果上述条件成立;那么由台北去美国只要坐直升机或轻气球上天,在天空中等上半天,美国就自动转来报到了,您想可能吗?除非能离开大气层上太空去等,否则您是不可能脱离地球的整个磁场环境的。 <br /><br />虽然这个理论可以证明是错误的,但是这种探讨的态度总是值得鼓励的,只是大胆假设之余,还是需要旁征博引去小心求证才好。其实赛鸽界一直存在许多似是而非的说法与观念,“老鸟槌”听听也就算了,或信一段时间自然“看破了解”,影响不大,怕的是有些资历较浅的“菜鸟”鸽友,把这些观念奉为终身不渝的圭臬,一错到底,在现在竞争激烈的鸽界,不做炮灰大概也难。所以敝人不才,想把曾听说过而不甚赞同的一些理论,提出来供大家辩证一番。 <br /><br />系统的迷思 <br />首先是系统﹝血统﹞的迷思:某鸽友在某会某季以某鸽系异军突起后,众鸽友马上开始千里寻鸽,明年这一季,许多鸽舍都换上相同的鸽系开始抢攻,结果除了原来的“某鸽友”及少数幸运者外,绝大多数引入同系统的鸽友仍然扛龟了结,甚至引入种表现比原来他们已有的鸽系还差,这样的引种态度失败在那里?如果我们用人类姓氏来比喻鸽种,姓陈的满天下,可是现在也只有阿扁一位姓陈的做总统,其他姓陈的成功人士固然尚有;流浪汉、超级贫民里姓陈的也不少,如果找同系找到垃圾堆里,系统相同又有什么意义?大家都可以说出某系某系放海上不错,可是如果问大家有哪一种系统海翔如君临天下,所向披靡的?大概也没有定论,全省统计下来,各大名系外包括“天赐系”﹝捡到或自己迷入舍的﹞、“二百系”﹝鸽店二百元买的﹞及其他不晓得什么祖先而自封的系统几乎都有人入赏。可见引种最重要的是引入哪一只,而不是哪一系﹝如姓陈的里面找到阿扁,最起码子女都蛮会读书;但不保证一定能做总统﹞,系统只是综合特性及祖先优良特性的保证,其他实在没有什么绝对意义。 <br /><br />另外对于系统的特性有些鸽友也死板的可以,总认定3546就是稳而不快,势山只能等阴雨天才有机会,单关一定插詹森……,因此想晴天超速、坏天伯马就用快的配稳的,确实有些鸽友如此配成功了,也在鸽刊访问时大方的公开出来;可是鸽友们知道有更多采用相同配法而失败的吗?尤其以前陆上比赛,稳又快的鸽子确实时有耳闻,现在海上竞翔请恕敝人见识浅薄;倒还没有见过。友人曾经与敝人辩论说他的鸽子第一关单关有入、最后一关会里回来二十几只它也回来入赏,应该算稳又快的了。其实当季情形是这样的:第二关煞关;他那只第一关单关二十几等的鸽子是在失格前十几分回来;输人家一个多钟头!当关全会有格鸽也不过五十几只﹝大多第一关未入赏的慢速鸽﹞,三、四两关却是大晴天,高分速时被它追回几十分反而倒赢回来而进入入赏范围﹝反正最快的那一批第二关已通通阵亡,还有谁比它快?﹞,第五关又因东风全灭无成绩,就这么决定成绩而入赏了,您说如果没有加上点运气,天气再差一丁点儿;它会不会在第二关也失格?或在第五关别人有格而脱队失格?遑论事后的入等。当然我们不会因为酸葡萄心理而否定它得奖的成就,不过要认定为好坏天都一流,未免还差了一些吧!只能说综合性还不错,而这就是敝人认为比赛入等的“运气”──即正好准备了合适这次比赛天候组合的选手鸽﹝不过程度不足的鸽子在比赛中除了作弊;是没有任何“运气”去入赏的﹞。如果您一向配对都是照系统表而不参考鸽子条件却能对对成功,只代表您很幸运;舍内这两系统正好适合互配而已,别人可能没您那么好运,照方抓药可能死得很惨。再说鸽子系统本来就像人种情形一般:美国人普遍都高大可是不见得每一个美国人都相同,台湾人里也有很魁梧的,甚至现在NBA篮下的大高个儿中国人姚明,逼得美国球员也不得不仰望他!所以系统只有“普遍性”没有“绝对性”,您手上那一只X系统种鸽特性还是要参考它本身条件比较准;不见得一定是您所认知的该系统特性;更不见得会像它最好的那只兄弟那般厉害。 <br /><br />羽色的坚持 <br />很多人对羽色也非常计较,鸽坛上坚持羽色的顽固鸽友也蛮不少,詹森兄弟早年刚接手家族的养鸽事业时,第一件事就是把红色鸽从鸽族内逐出;即有名的“詹森灭红政策”,所淘汰出的红色鸽大多卖给凡得.福拉斯。自此以后,阿连栋克地区,凡得.福拉斯用红詹森屡次战胜詹森本舍,詹森兄弟用“灭红”前的一只红鸽﹝VOS49,配完也卖给福拉斯﹞作出后来系统中心的斑格51,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在配对上都有无力感,好像不像以前配合红色鸽那么有变化;才觉悟当时的决定好像错了,开始致力于红色鸽的复兴,也私下由凡得.福拉斯处又引进一部份红詹森。红色詹森中号称世界第一名配对的“战斗机X红蝴蝶”这对鸽子,就是罗曼先生在拍卖会购入凡氏红詹森而作出,以后庞帝罗莎的05及史妙特的08等,都是鸽史上最被人称赞的红詹森后代,詹森以后一直在鸽舍内保留红色及烟灰色的鸽子供改良用,也变成饲养詹森鸽的铭家们熟知的配对公式了。 <br /><br />欧洲的许多伟大养鸽育种家也一直知道利用红色、白翅甚至白色鸽改进种鸽羽质及眼睛色彩的方法;所以欧洲鸽系近亲常会生出与父母颜色不同的红、银鸽、白翅甚至白色黑眼鸽子,只要对整体鸽质提升有帮助的方法,都不应该固执己见而不愿去尝试;您的鸽系才会可大可久。应该坚持的是“系统优质特性”并能持续进步而不是“系统固定羽色”才对。 <br /><br />敝人一位朋友也是“羽色坚持”的顽固派,海翔成绩还不错的他有时也有一些“仰慕者”拜托他“点鸽”,不过事后了解好像风评不是非常准,也不知道问题出在那里?为什么点自己鸽系还不会漏气,别舍会入赏的鸽子却看不出来?有一次好心约敝人一齐前往,敝人看上一羽各方条件均优的黑班白翅小母鸽,应该很有前途,好心小声提醒友人注意,他却大剌剌回答:“我早看到了!可是羽色不好;最好不要插!”嗐!这是什么理论呀!友人看见众人不解,越发得意的上起课来:“六月季大多酷热天,海水也很热,鸽子飞在上下都热的环境中好像在烤箱里,灰色较反光而黑色会吸热,所以六月酷热中最后能飞回的都是灰色的,因为较耐热之故!”吞一口口水,又补上一句:“像我鸽舍,每次夏季入赏的都是灰色鸽,黑色鸽都打枪!”见到众股东猛点其头,敝人也不好意思当场给他漏气,回程的路上再“晓以大义”,跟他讨论羽色问题,分析他夏季入赏鸽与冬季入赏品种特性之不同,及两种不同品种本身羽色的变化,以证明与羽色没有直接关系。奈何友人咬死不认同,一直认定是羽色在决定入赏,敝人也有点上火,质问他:“白色或银色不是更反光吗?你怎么不干脆改选这两色鸽种来参加夏季赛不是更厉害?”见他一时语塞,敝人放慢语调和缓的跟他解释:“以轿车来说,如果一台欧洲防冻规格的白色车和一台热带防热规格的黑色车一齐在大热天下赛车,最早出现冷却问题而故障的应该是水箱小的白色欧规车;黑色车因为有较高规格的散热系统,相较之下就更耐操你说对不对?每一只鸽子因为结构及遗传问题耐热情形也不一样;羽色有一点点影响,可是绝对不是决定因素!我鸽舍就常有黑色鸽夏季入赏的例子,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友人回到家后拿起电话告诉对方:“那只小黑母鸽加减插几空;应该也不错!”两个多月后,友人来邀约敝人去让对方请客,当季在炎热无风的最后一关,全会回来二十五只里小黑母鸽以该舍唯一归还排综合七等而赢得大赏,插花部份赢得七位数的奖金;好在没有白板漏气,从此这位友人再也没提过他那套夏季入赏的羽色理论了。 <br /><br />不公平的比赛 <br />绝大多数鸽友另一个错误观念其实是由运动场造成的,因为看了太多人类、狗、马的赛跑而在天空中假设出一个跑道,所以同一关赛事每只参赛鸽都飞一样的距离。如果此假设成立;则鸽子的身体结构及强壮度大概就能决定赛绩了,告诉您:大错特错了!赛鸽是世界上赛会中最不公平的比赛﹝敝人说的当然不是各种作弊情形﹞;其实每只鸽子飞的距离不一样,尤其天候状况不佳时差距更大!敝人可以以去年三月台中海翔赛举例解释您就了解了:海上资格赛最快的将近分速1000﹝以下﹞公尺,很多失格鸽在下午五点后才到家,300公里飞了10个小时;算来分速500公尺左右。请教各位鸽友:这种分速除了沿途“扇大翅”以外,大概任何“懒飞”法都超过分速500吧,您比赛等鸽时看过那一只经过的鸽子是用这种速度在飞的?如果您以为失格表示它不够努力飞,那就太冤枉它了,其实它比有格鸽还拼命多咧!那么问题到底出在那儿呢?其实除了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以外,能找到最短的路回家才是决定胜负更重要的因素!而这些潜能﹝聪敏、应变能力及归巢欲﹞是不能以外观来完全鉴别出来的,敝人认为身材翅路不是不重要,但只要某一水准以上即可;决定成就最重要者另有鉴别之法,所以多花点时间去研究鉴鸽之术比身材、肉质及翅膀结构的钻研要来得实际点。 <br /><br />鸽眼中有奥妙 <br />敝人认为几十年养鸽生涯中所接触过的各种鉴鸽术中最有准确度的还是鸽眼鉴识术,即所谓“成绩写在眼睛里”。最近敝人在鸽刊上一篇陈道教授的报导激起热烈的讨论与回响,许多鸽友不太相信报导的其人其事,其实敝人年轻时有幸曾跟随“割火团”看过两次他为人鉴鸽的情形﹝包括在敝人简陋的小鸽舍鉴鸽﹞,事后验证其准确度简直可谓神奇,敝人当时采用其建议之配对也得到前所未有之大成功!使敝人确信世上真有鸽眼学这套功夫而拜在恩师颜先生﹝陈教授最得意门生的关门弟子﹞门下戮力学习十余年,惭愧资质鲁钝大概只学得十之二、三;但偶尔帮人鉴鸽就几乎不曾失误漏气过!这点有拜托敝人点将、选种鸽过的鸽友们应该可以为证。 <br /><br />敝人习得这门功夫皮毛后参看坊间流传的各种中、外鸽眼学常哑然失笑、弃书长叹!其中谬误偏颇极多;如果奉为经典照标准选择种鸽或配对;大概只比随便抓一对公、母配对稍好一点!敝人在此好有一比:如果一位老师要考核他的众学生中那一位考大学成绩最好,他一定会用大学联招考试科目去考学生﹝考得最好的就是最有希望榜首者﹞;而不会用联招不考的军训、工艺等科成绩或有没有近视甚至脸上某处有没有“读书痣”之类无意义的条件去选他的资优生。当您列出一大堆无好坏必然性条件或只依据一科成绩决定六科联招成绩优劣所选出的榜首当然失误就大;怪不得大家都说鸽眼学不准、没有意义了! <br /><br />碰到这种铁齿鸽友,敝人大多斜眼冷笑;懒得辩解,诚如冬日饮水;冷暖自己自知;有时也想干脆公诸大众以共研之,免得像许多中国古老秘技一样失传,可是想到自己十数年习艺的辛苦及“我懂你不懂”的配对、竞翔优势又舍不得随便即发表于人,也许等退休不比赛了再说吧!最近据师父──即陈教授得意弟子颜先生透露有意愿择徒教之,敝人乐观其成;也许能多几个学弟共同研讨。至于其他鉴定方法倒也多少有些准度;如能多下功夫好好研究,最起码可以利用其分类方法去自我类比,自己求出一套鉴别方法来运用。 <br /><br />2. <br /><br />纪录鸽=好种鸽? <br />对于记录鸽的追求与重用也是敝人一直以来很反对的一个观念,虽然一直都有人用记录鸽互配得到优胜;但总体来说用纯种鸽﹝未参赛过﹞、记录鸽直子女甚至失格鸽互配得胜的比例却高得多!这现象普遍在各鸽友─也许就包括您的鸽舍中发生,以致令人对入赏鸽育种能力产生怀疑。其实以生物法则来论:杂交通常混合父母双方优点可以得到最大竞争优势;纯化却是保持并强化品种特性但不利于生存竞争的,尤其在台湾的多关、幼鸽及不择气候强迫比赛制度下,纯种鸽因保有单一特点常在不能适应的关次失格;高度纯化父母的第一代杂交子代却因为综合父母优点而保持不同天气之综合佳绩所以成绩通常最好,可是用这些“杂种”持续再杂交则因为种源杂乱以致渐渐没有特性,只剩身体强健、没有遗传疾病这个好处;计划性作育出的纯系种鸽﹝包括杂交不太成功而较偏向父母之一而失格的﹞,因为特性较明显、作出方法反而比较单纯而容易成功。选种鸽以入赏鸽为主要条件的鸽友因此常选入各种不同的杂交种再杂交,最后大多数后代变成有强壮身体却没有聪明脑筋的傻瓜。 <br /><br />台中赖氏兄弟舍内入赏鸽没有上千起码也有好几百只,光综合冠军大概就几十只,可是他们自己作出的最佳种鸽鼎鼎大名的“女作家”;却是一只他们自己放失格的鸽子,子孙入赏率比其他记录鸽高得多,而且在作出比赛选手鸽中发现最高级鸽时,他们的作法不是像一般人一样当做组头插一大堆,而是干脆牺牲比赛收起不放;以免难得出到的超级鸟冒任何失踪的险,可谓深刻了解一只优秀种鸽作出之可贵及不易;出国买鸽也针对固定种系及与自己鸽系配合度来选择,更不会计较鸽子本身有没有经过比赛成绩的加持。如果他们只迷醉于冠军配冠军、入赏配入赏,少了女作家及其他无成绩但确实优秀种鸽的润饰;现在赖氏兄弟的成绩可能会大为失色,可是看看拍卖会上,大家追着喊高的都是整批里成绩最好的;而某些无记录但血统好、条件佳的鸽子却较乏人问津,价格也相对偏低,等着瞧吧,几年后拍卖会购入者试用过后自然暸解:好坏与成绩及标售价格不一定成正比的! <br /><br />洋和尚较会念经? <br />迷信“洋和尚”而盲目追求进口种鸽的引种心态敝人一向也都不太赞同,敝人并不是认为进口鸽里没有好鸽;也不是劝各位鸽友不要买进口鸽,而是不太赞同鸽友们购买进口鸽的选择方法。大多数鸽友买鸽子前都是参考它的成绩,如果您认为那张看不太懂的洋文血统书上一长串的好成绩确实迷人;那您该先了解一下当地的比赛情形再来判断。在外国某些地广人稀的地区,一个俱乐部也许只有区区十几名鸽友,其中还有些是青少年或养来消遣的,这些鸽友每人拥有由当岁至七、八岁不等的数十甚至数百羽选手鸽,所有比赛就是原班人马择优参加,有些“婴仔会”比赛其参赛人数及只数如果搬到贵宝地您一定嫌规模太小而懒得去参加,这些成绩就成了那一长串迷人的记录,信不信如果您出几只到当地去比赛,成绩也许比它还壮观多多咧。引种就是要引入比自己鸽系强的鸽子来改进自己鸽系的缺失,像这样引入靠您的鸽子来“拉拔”它才略有成绩却破坏您鸽质的“进口种鸽”,对方不付钱感谢您;您还得付钱去向他购买?真是亏本亏大了!所以外来成绩应该要有时间、赛程、参赛只数及等第的详实记录才值得参考;如果糊里糊涂一排成绩表,不管是有意蒙骗或无意疏忽,建议您看看就好,除非有无关成绩的其他优秀特质吸引您,最好还是忍住不买为妙。 <br /><br />另外一些进口鸽有详细的成绩记录,证明它确实是一羽优秀的“比赛鸽”,这点敝人也绝不否认,但它会是一羽好的种鸽吗?合适配您原有的鸽系吗?当然“娶某没有包生子”的;您可不能问对方这个问题,但如果成绩代表一切;那咱们再来探讨一下赛制问题吧!外国鸽不满一岁,是严禁参加长程大赛的,那些辉煌记录是在它满一岁以后比赛的成绩,这些比赛包括幼鸽赛又都没有失格问题;任何一次或数次迷失只要后来有返舍下次又是一条好汉。累计全年成绩最佳者即是“鸽王”,也许在台湾的下代,在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幼鸽期就被送去参赛;或好死不死资格赛、第一关就碰上祖先最怕的迷失天而失格,再也没有下一关了;某些鸽王的下代变成“鸽亡”,不是没有道理的!那这么说进口鸽真的都没有值得买的了?错了!现在活跃在台湾海陆翔赛坛的鸽子﹝包括所有在来系﹞那只不是进口鸽的后代?谁说进口鸽一定不适合台湾的赛制?想在竞争激烈的台湾赛坛保持长胜,常注意强豪在“变什么蚊”及适度引入外血是绝对必要的!就算您就是手上有一系正发挥的鸽系之众强豪之一,敝人也劝您三不五时要引入一些合适的优良外血来改良,只是敝人要再强调一贯的观念:引种要针对自己鸽系的缺失去选择合适的鸽只,或者对方鸽种确实比自己好太多;干脆放弃原有鸽系﹝全部杀光或送光﹞进一整批足够数量的种鸽另起炉灶!不然最起码也应针对某一铭育种家的某一铭系或某一羽铭鸽择优引入,通常会比东抓一只、西抓一只的作法成功率要来得高。如果您一直以来都是无计划的引种而都能入赏,敝人认为您只不过是运气好而已,等有一天发现原配对老了、死了,后代却一代不如一代,再无往日雄风,后悔之余,别说敝人没事先劝告过您! <br /><br />近亲要严格淘汰 <br />有些鸽友常把近亲育种的各种公式挂在嘴边,什么“侥幸失德、缺德乱伦”的近亲配合都干过,再把一大堆极度近亲作出来的仔代当宝贝,用上代互配的相同原理再配选手鸽出来比赛,冀望就此再兴他五年、十年,可是结果却常常大失所望、不是那么回事了。其实近亲固然是维持血缘纯度及品种特性的唯一方法,但所有的近亲配对法事实上依血缘远近有呈正比例劣变的现象﹝当然如运气好出到优秀纯种鸽的质也愈高﹞,如果不加筛选全部留用,就好像给您四十二个号码的乐透明牌,反正头奖一定是其中六号,其他全部扛龟,相信您也觉得这种明牌没有任何意义!有些人随便抓一只配对领大奖的机率就像随手签中乐透一样纯属运气好却被大肆宣扬,更多用相同方法而失败的却不被提起;如此咱们别再近亲“造孽”了吧!敝人以为倒也不需因噎废食;要知道任何技巧都有诀窍,钻研近亲配对方法以外还须学习淘汰的法门,亦就是:一、外观上的瑕疵都视为劣变的记号而狠心淘汰;其严格程度要更胜于一般杂交鸽。二、要有一个想恢复的直系祖先为目标,近亲仔代愈像它愈好,特性改变而外观优异的仔代亦不值得留用。举例来说:出到体型不均衡、脑性麻痹、畸形发展、瘦弱不堪或伯马家族近亲仔代变成单关快却会“肖关”等,都是必须淘汰之列。这些扛龟牌去除后一定大增您中头奖的机率,至于哪种必胜近亲一定出好仔的公式很抱歉敝人实在没有﹝如真有也不会告诉您﹞!总之近亲成功之道敝人认为不在技巧之巧妙;成品的“品管作业”才是决定成败之必要条件。 <br /><br />正确用药观念及微要素补充 <br />赛鸽界药物的依赖心与滥用程度也是敝人一直不太赞同的,如果想要健壮的身体则一定得靠药物来预防、强化与治疗的话;军方与体育部门一定会编列最多的预算去研究,以塑造最强势军队及运动员来保卫国家及为国争光;可是事实上所有军事或体育强国没有一个是以药物供应课题或研究发达为出名而成功的;反而是若干弱国充斥着许多“祖传秘方”、仙丹妙药,等到一上战场就立见真章,能力不行的吃什么药都是一个“输”。敝人以为药物提供的预防、治疗及补助功能不能完全抹杀,可是除了必要的医疗行为;敝人反对所有每天都吃的化学药或补品,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或鸽体产生依赖性,不是害到自己鸽子;就是祸害鸽界,揠苗助长的方法实在该好好检讨。不过另一方面:有关微量元素、维他命与矿物质的补充部份却普遍的为一般鸽友所忽略,反而是敝人认为该多加探究重视的。之前几十年敝人养鸽心态也不太注意这些少量必需品的供应,最多一段时间心血来潮泡点维他命水给种、赛鸽喝一次就够了,直到数年前遇到大专同校不同系目前在全省最大饲料厂担任厂长的学弟;承他指教才知道目前饲料营养学的进步情况:鸡、鸭等家禽饲料不但早已经脱离吃纯谷物饲养的老观念、而且已进而依照饲养进度变化不同配合及添加物,可以达到最节省的饲料费→最佳生长情形、及适时适量的微物添加→最健康的身体之效果,以鸡的封闭型饲养方法,前一批大鸡卖出后,在杀菌完成的鸡舍里从小鸡开始,因不易接触外来细菌,由疫苗作完养到卖出可以完全不用任何抗生素。 <br /><br />参考过咱们的养鸽饲料理念后,厂长学弟直言鸽界在“维他命、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之添加补助上严重不足,回厂后配制一份添加剂供敝人搅拌饲料喂食种鸽﹝没有把握前敝人不会直接用选手鸽试用新药﹞,短短三个月种鸽健康情形即大幅提升;达到敝人养鸽数十年来从未有过的健康度,真是令人满意极了!从那以后种鸽治疗用药也几乎都很少用了,作出时问题也少多了,因此敝人特在此推荐各位鸽友一定要重视这些“微物必需品”的添加,当然──既是微物;原则还是少量且间断使用,一样反对每天添加,保证您一定看得到成效而不再常常需要治疗用药。不过选手鸽因出训、比赛,无法避免外来病毒,万一感染疾病,还是必需使用药物来治疗的,只是不要动辄为了一只病鸽就全舍一起用药,这种态度很可能会令您得不偿失。 <br /><br />配合赛制操练 <br />严格操练及外训常常是陆翔强豪致胜的不二法门;却很可能是海翔参赛者的致命伤!制度不同;管理方法也应该针对赛制而改变调整。如果军方新兵训练不分军种一律以一种出操上课内容集训倒也罢了;毕竟只是基本教练嘛,下部队后就应依不同军种之所需分科专业教育,才能培育出足堪担当特殊任务的特殊军种,您说有没有道理?以前陆翔就好像短程赛跑,需要千捶百炼充满爆发力的肌肉型选手;现在海翔就像中、长程赛跑,没有持续耐力身心的选手欲成功者几稀。四年一届的奥运比赛,当全世界最菁英的百米赛跑明星一字排开;您看看他们壮到不行浑身坟起的团团肌肉,绝没有第二种SIZE的体型混杂其中,回头在同一场地不同比赛;随着赛距愈来愈长,选手体型也愈来愈瘦长,肌肉也愈来愈不那么发达,等马拉松比赛登场时,那些选手简直都算皮包骨了,不但全身找不到一点肥肉、连不必要的肌肉都能省则省了。接着枪声一响,您看看那些马拉松选手慢吞吞的起跑,有那一个像百米选手那样拼命争先的?莫怪您的五关完翔鸽老是在操练私训中表现不好以致您不敢插组;也别每次赛完总奇怪训练最好的那批组头怎么下关就失踪或变慢了。敝人以为一天早、晚加起来最多三小时的操练已绝对足够、陆上一、两天一次共十余次训练加上海上四至八次私训就可以下关了,太早操练及私训、太频繁的海上训练及故意去冲恶劣气候冀望鸽子能有恶气候归还经验最后大多证明不但无效、通常反而增加更多失踪、伤残及病鸽的损伤。把要参加马拉松比赛的选手用百米比赛的方法操练并选择,选出的“优秀选手”当然都是短跑选手,长程稳定的长跑选手训练成绩不突出当然是候补或不入选,选错组头插错组损失事小;下关前把长程慢速、跟不上您严厉的操练制度的马拉松选手“折腾”完、才是真正自绝入赏机会的失策!海翔操训管理,个人认为还是“轻松放;放轻松”为佳。如果敝人如此比喻,您还没有一点体认,吾亦无言矣! <br /><br />多思考;自求多福 <br />鸽界类似的观念其实多如牛毛;而且都言之有理,包括敝人上述这些观点,也都只是敝人自己体认出来的一些心得,也许并不合适所有人;也许直言而无意中得罪了某些朋友;更也许本身理论上亦有谬误之处而不自知,殆非敝人本意,还请海量包涵!只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忝为赛鸽三十余载的中高龄老鸟,利用这广大鸽友互通讯息的网路一角发表几十年来观察的一点浅见,如有一、二年轻鸽友能从中得到一丝丝进步,敝人就功德无量啦! <br /><br />王 瑄 用笔名“蓬 莱”发表 <b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