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思空摘星

养了一段时间的西施

[复制链接]
听鸟看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5-20 10: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0 13: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壶养的不错,好料就是养快。。也能养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0 16: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同意楼上的说法,每一件艺术品都有它的独到之处。
俺也仅仅是感觉和传统的壶形有点出入才斗胆冒言的,总的来说这个很不错。俺要是有一把哪怕比这个差的都心满意足了。 正所谓眼高手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00: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0楼(听鸟看花) 的帖子

我拍照的器材不好.可能釆光和各种因素.拍不出壶的真实细致和色择.以下这张看看能否看岀泥料.
080532eosn22rryevyuvug_jpg_thum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00: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回 3楼(羊的门) 的帖子

引用第8楼胜意坊工于2012-05-20 10:14发表的 Re:回 3楼(羊的门) 的帖子 :

欣赏,支持!
就此西施把与流及壶身各部比例算是难以挑剔,协谐。
感谢点评.这把是我的实用壶中稍为价高的一把.
对壶形的欣尝每个人都不同..印象中的西施把是从上部开始向下部倾斜. 但这样的把.如果按实用来说.不太好拿捚.因为食指穿进把后.提起满水的壶时.重心向下.食指会卡在斜位.手感不舒服.
我这个壶把 从观偿角度可能不太传统.但从实用角度是造得比较圆润.食指和把上方的圆位贴合.感觉比较适舒.

每把壶的设计或许要结合观偿.实用.与身壶的形状以及与流的协调等等因素而定吧.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每个人对待事物的角度不同.以上纯属个人见解.
希望朋友们多多交流
2011111717400549139_副本.jpg
299_212232_7b8f6d18c451e02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1 05: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施,半手工,通常便是身桶圆润有馀,但除了圆润,便甚麽也没有的。其实,制壶的人本身是知道问题所在的。他们这麽多年来,经常接触紫砂壶,怎可能不知道壶型该怎样才好看?!再说,这年代,网上高端壶的图片多的是,看得五十遍或一百遍,随时连小孩也能辨出壶型的优劣。不过,对很多制壶的人来说,知道优劣之区别,甚至会把"如何才能做出好壶"的道理说得头头是道,却并不代表一定有能力或愿意把囗里说的一套实践出来。再说,半手工就是依赖模具,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省时,增产。既然是为了省时,增产,制壶的人又怎会愿意利用工具模出壶型後,再另费时间用双手在壶上附加工序去做出某些效果或修正。那麽,可否找个高端一点的模具让模出来的壶好看一点啊?当然可以啊。很多高端的半手货或仿全手货便是用上较好的模具啊。不过,它们的售价亦自然会"较好"。总之,制壶的人总是会计算着成本、时间和经济收益来办事的。壶,也许会做错,或经常做错;但计算成本、时间和经济收益的方程式是很少会出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1 09: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在理。
楼主养工可以,干净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11: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论全手与半手这问题就复习了.也可以说不复习.
以下借用一个坛友们的总结:
经济很不景气,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收藏紫砂器的爱好者会更加谨慎小心,选择面会收窄。如果对紫砂壶有执着的挑剔,纯(全)手工成型的紫砂器相对与手工壶(模子壶)而言会吃香的多。
历史上的确有过很多优秀作品是借助模具成形的。直白点说,我并不排斥模具壶,如果借助模具只是希望达到高难度的理想效果;使作品规整、统一,是可以接受的范畴。有两句俗话我个人是理解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宜兴有200元一把的纯(全)手工成型的壶,也有20万一把的模子壶。
2.宁可选那把做的好的模子壶,也不要那把做的较差的纯手工壶。

我们在各大茶叶茶具展览或会议上甚少能够看到纯手工成型的紫砂壶,在路边的茶庄里就更难了。很多紫砂店家卖出来的壶都号称是纯手工成型的,但真的是这样吗?我看未必。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挑剔,超过总数的百分之80以上均为手工壶(半手工壶、模子壶)。

不依靠纯手工制壶是存在很多客观因素的,但主要原因无外乎两个:
1、提高生产率、质量保证、降低成本时间
2、消费者要求越来越挑剔(每把纯(全)手工壶都一定有误差)
愿意做纯手工壶的陶手越来越多了,资深的玩家都了解一个现实状况,再高难度再复杂的器型,都是可以通过纯手工完成的。纯手工大赛上,连提壁和合棱这样高难度的壶形也一样可以是纯手工不借助模具就可以完成的,只是耗时和成品效果各有不同。简单点说,所有的壶形都可以纯(全)手工做出,只是愿不愿意做,或者说是否有必要那样做罢了。同样借助模具挡出身筒后再装配部件和修细工,一样要耗时很长时间,打身筒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基础步骤。紫砂器是中国传统手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借助模具做出好的壶器,我觉得无可厚非,至少我个人是能够接受的。

辨认出传统器型是否纯手工成型,我粗略的总结一下:
1、如果身筒是纯手工成型的,盖子子口一定是纯手工接片的。
2、如果盖子是纯手工成型的,身筒未必是纯手工成型,或许会是挡胚的。
3、如果身筒或盖子都是纯手工成型的,壶把、壶嘴,壶纽未必是纯手工成型的。
4、不要相信身筒内有印章的就一定是纯手工成型的传说。
5、身筒外壁布满绞泥装饰的壶,一定不可能是纯手工打片成型的。除非是局部很小空间的绞泥装饰点缀。
6、所有的壶形都可以依靠纯手工独立完成,做不到是能力问题,不是不可能。
7、借助虚驮虚出盖子弧度的做法可列入纯手工成型的范畴(因为邵大亨也这么做)。借助虚驮虚出身筒弧度的圆器等同于“内模壶”,可用合欢和虚扁为实例。
8、借助虚驮虚出方器泥片弧度,再手工镶接的做法可列入纯手工成型的范畴。
9、筋纹器如果依靠纯手工压出阴线,壶内对应的凸线一定很清晰,凸线顶部可能会有裂或有补泥痕迹。
10、如果壶内推墙刮底刮的很深,深到连任何接片和收缩痕迹都彻底刮掉的壶,百分之九十九是模子壶。
11、依靠纯手工打片成型的圆器,身筒的部分是做不到左右绝对对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11: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体来说.一件用心造的全手工壶是一件不可多得精品.相信它的价格会远超我们普通消费者的接受范围.
平心而论.应该在多如牛毛的制壶艺人中没有几个愿意去造.
可能某些名家大师才会偶尔出几件如此精品..
作为现代消费者不要太盲目去追求所谓"全手工".不要轻信打着某某国家工艺师称号.全手工制作.叫价其高的壶.往往这高调的价格是让你更信那件是全手工的包装.

个人意见.不代表青鸟立场.对事不对人.共同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1 11: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是好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