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台普通桌子大小的小机器特别受到观众的围观,它就是珂罗版印刷机。图书节上展示了很多用珂罗版印刷工艺复制的古代书画,如《簪花仕女图》、飞奔的骏马等,其色墨都是用矿物质颜料临制,画面无网点、网线,色调连续,层次清晰。展品中最打眼的当属敦煌壁画。”
沉寂的古老技艺又复活了
有观众表示,在北京国际图书节上,第一次见到墨砚和古代印刷。他所说的古代印刷就是指绿色印刷专区里的珂罗版印刷。
“久违了,珂罗版!”“这就是传说中的珂罗版印刷?”这是很多参观者在看到珂罗版印刷机之后发出的感慨。
5月18日,在现场观众中,有一位来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退休职工是印刷爱好者,也是集邮爱好者。他曾经通过邮票印刷来讲述世界印刷发展史,至今在中国印刷博物馆还存放着他编组的邮集《印刷术从中国走向世界》展板。
他说珂罗版印刷技术发明后,很快传到日本,1876年上海有正书局聘请日本专家实验成功珂罗版印刷;随后文明书局亦开始珂罗版印刷。1907年,商务印书馆开始实验珂罗版技术,1919年,终于成功地印出来宣纸15色套印。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功。从此,中国珂罗版印刷事业有了极大发展。在邮票印刷方面,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发行的一些邮票是采用珂罗版印刷的。1950年英国为纪念“黑便士”邮票发行110周年邮展印制的纪念张,也是采用珂罗版印制的。
\"我因为集邮,所以从邮票印刷的角度一直关注珂罗版,关注印刷业的发展。20世纪中叶,由于更新的印刷技术出现,珂罗版印刷曾一度衰弱。我国许多珂罗版印刷厂家被撤销,珂罗版似乎被人们遗忘了。然而,珂罗版技术毕竟有其特点,在印制复杂的书画作品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稿件的艺术特色,达到其他印刷手段难以达到的艺术境界。珂罗版重新得到人们的认可,又似老树新枝般地重生了。”
艺术品复制追求绘画质感
前些年,珂罗版几乎绝迹,但现在居然“复活”了。因什么而“重生”的呢?当然,起因一定是跟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火暴有密切关系。
在高仿古画销售市场,最近常常听到卖画者标榜说“这画是珂罗版印的”。其真其假,不得而知。但以珂罗版为标签,在艺术品复制印刷市场就是一个叫价的工具,有了珂罗版一说,高仿的艺术品就可以卖出高价。由此可见,珂罗版印刷在古画复制上的稀缺性和唯一性。中国画家吴冠中曾经对珂罗版有过这样的评价:“珂罗版印制绘画接近原作。”
作为普通观众,现在珂罗版用来复制艺术品,这个传统古老的工艺又可以开始发挥作用了。珂罗版有它的特色,你仔细看那些喷墨打印出来的艺术品,就能看出墨头走过的痕迹,是一条一条的,但珂罗版这种工艺印制出来的艺术品,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珂罗版的工艺比较慢,但临制出来的古画能达到原汁原味。喷墨打印的画,有时候放几个月就褪色、或者变色,但珂罗版印刷的艺术品能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喷墨打印是靠散点喷在纸上以后的一种视觉合成,粗看是张画,但拿到放大镜下看,全是红点蓝点绿点,就像电视荧光屏上的三原色,没有绘画的质感。
未来高仿市场或生变局
当今,应用喷墨印刷技术进行艺术品复制的企业非常多,其中不乏名家。现在,独独出现一个以珂罗版为印刷技术进行艺术品复制的企业,将在这个本就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怎样生存和发展?对于珂罗版印刷市场的未来前景,一位业内人说:“当时我参加工作学珂罗版的时候,学的人就不多,后来陆陆续续很多人改行了。而我在北京印刷学院学习的同学,大部分改行了.当大家知道了珂罗版以后,就一定会买珂罗版复制的艺术品,因为它是最忠实于原作的一种呈现方式,它几乎等同于原作的艺术价值,但是它可能没有原作的经济价值。缺点是产量不会很大。”
俗话说,纸寿千年,绢寿八百,再加上一些有财力的印刷复制企业采用矿物质颜料,如果再应用珂罗版印刷技术,那么复制的艺术品的保留价值更大,画作的保存时间更长远。而这种产品的品质优势是数码喷墨打印复制出来的艺术品难以企及的。未来,由于珂罗版的积极加入,高端艺术品复制市场恐生变局;而众多企业纷纷加盟介入市场,高仿印刷市场或将进一步细分,产品将更加丰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