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strong> 济宁多小吃 各有风味美</strong></p><p> 一大早,来到了一家干饭店内,波兰姑娘翠花体验了甏肉干饭的绝妙。张培安说,甏肉干饭是济宁小吃一绝,所谓的“甏肉干饭”就是“把子大肉、好米干饭”。“把子大肉”就是带皮五花肉切成约长一寸半、宽一寸二分、厚四分的肉块,每块肉用线捆好,砂锅炖、煨而成,其特点肥而不腻,烂而醇香,吃到嘴里,扁嘴就下,一块块把子大肉煨在酱红色锅里,叫人看了,垂涎欲滴,另外汤里有剥了皮的熟鸡蛋,有一叠叠长方型的豆腐皮,有乒乓球大小的豆腐泡、肉馅面筋,一卷卷筷子长的卷煎。“好米干饭”,多是济宁西南郊唐口的米,这种米,颗粒饱满,抓一把摊在手心上迎着阳光照,每颗米粒都会泛出淡青色的光晕。蒸出来如雪如棉,香气扑鼻。</p><p> 来到了一家炖鱼馆。张培安介绍说,这里是毗邻运河的弯曲胡同,济宁临河滨湖,鱼虾众多,聪明的济宁人就地取材,炖鱼就是这样诞生的。这家炖鱼馆已有100多年了,现在的经营者为第四代传人,这里做的鱼油炸出来焦嫩酥黄,炖出来骨酥肉烂,要一碗热腾腾的鱼汤,就着大饼、壮馍,一顿饭10块钱就打发了,经济、实惠、快捷,深受市民欢迎。翠花有滋有味地吃着鱼汤,连说好吃,说还有一股酱香味哩。</p><p> 来到了小南门外一家糁汤馆,张培安与翠花一同要了两碗糁汤和一盘干面饼,让这个外国姑娘感受一下济宁的小吃。张培安说,糁汤是流行于济宁的地方小吃,是人们欢迎的日常早餐。“糁汤”的“糁”,是指玉米糁、麦糁,早期的糁汤是大麦仁加羊杂骨熬成白汤,现在店家进行了变革,改成勾芡,济宁喝“羊糁汤”通常将生鸡蛋磕在汤碗里,打散,然后从锅里舀出一勺滚汤倒进去冲开,顺手捏撒上姜丝、芫荽,点几滴香油。喝“羊糁汤”可配油饼或干面饼,泡着吃,或抹点红辣椒糊子干吃并喝汤顺着吃。</p><p> 在鲁南、鲁西南“糁”读作“sa”。这个特殊读音还与皇帝有关呢,清乾隆皇帝沿运河下江南路过济宁时,见许多人在喝糁汤,便问了一句:“这是啥(糁)?”大家忙点头:“这是啥(糁),这是啥(糁)。”因为皇帝是金口玉言,人们遂把此汤命名为“啥”,即糁汤。需要说明的是,济宁方言没有翘舌音,所以读作“sa”。</p><p> 济宁的“糁汤”,以“羊糁汤”常见,个别卖“羊糁汤”的还兼卖“羊汤”,或以卖“羊汤”为主,兼卖“羊糁汤”,店牌上同时写着“羊汤羊糁”。</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