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鹅赠鹤

[花草其它] “溪山行旅”一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8: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先生的话,找到的。先生得暇,原文奉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7: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初遇·野山兰

11年11月,和朋友们去浙江临安昌化山里其中一人的丈母娘家游玩。四周群山环绕感觉差不多二三十层楼高的小山。门前有水很清的小溪流大概两三米宽,有邻人洗菜其中。房前屋后没事慢慢走过来走过去的大公鸡小母鸡,结满枝头的柿子树。午饭后天地似乎静得出奇,偶尔几下好听却不知名的鸟鸣声,太阳懒懒的照得地上黑白影映。
向朋友的丈人问起山里是否有兰花,朋友的丈人大概45岁左右,说有但要找。出去后不久携归3枝春兰的花苞问是否兰花,说是邻人家种的随便采了来确认下是否就是兰花,我呆掉呵呵!请带至邻人院内,见院子中间种了蛮多花草,石榴什么的反正都有大概半人高。地上用破水斗坏脸盆还有那种泥水匠用来装水泥可以拎的塑料桶什么的种了十几盆春兰,都有很多花苞。问邻人老伯平时怎么样浇水,答曰没浇过。
因为时间仓促,自己在附近找了下,没有。第二天,朋友的丈母娘说早晨外出时听邻人说哪里哪里有的,问远不远,说10分钟路不到的山坡上。一个父亲也十分喜欢兰花的朋友陪着我跟着去挖兰花哈哈哈!一人带了把锄头两小一大。
朋友的丈母娘带路我们跟着。先是路过屋后山脚下的一大片竹林,真是“万玉森森”呢,依稀记得有描写竹林的诗“风惊晓叶如闻雨”;,“赤日行天午不知”写得真好啊。四周万籁俱寂,只能听见我们三个人踩在地上厚厚的落叶“唦唦”的脚步声,还有就是风吹着竹叶发出的同样也是“唦唦”的带点“哗哗”的摩擦声只不过比我们的脚步声轻柔好听得多而已哈哈哈。这种声音给人的感觉就像我们家附近一座小庙的后花园里静静地坐着的午后,听着大殿顶上四个角上高高的檐下挂着的那种钟,有风的日子发出的那种慢慢的时轻时稍响时有
时无无规律的“当当“声。都让人感觉心,好静。
插一句。前一天就是去那家有种兰花的邻人家回来的路上,发现隆起的田埂侧面窜出许多小的竹子,好像能够挖出来的样子,很是兴奋。回去找了把小铲刀,像抢着挖金子似的一顿乱刨,带鞭根的9棵。有的看上去株型好看的一下挖断了得生几十秒钟气。挖了点宿土一起装马甲袋里,一小时后叶子全卷起来垂下来了。一急,马上去小溪里捧了点水一股脑儿泼进马夹袋。今天早晨看7棵挺起来了2棵已经变得和马路上清洁工用的竹扫帚一模一样哈哈哈。黄昏时还大家一起挖了冬笋来这片竹林。另外汇报下,这7棵小青竹现在就在我窗外的防盗窗上,回来后种在一个大紫砂盆里一棵没死,冬天落了一半叶子。春天的时候乱长乱长,母亲每天会去数一数有没有新长出来的小竹子。我的小竹子!是什么让你从500多公里外的昌化山上来到我的窗台呢哼哼。今天,有晚风,他
正“唦唦”呢。
横生枝节竖生杈,终于忘记主题。哈哈哈!但是因为想是各位前辈老师又或志同道合的兄弟朋友,所以想说的太多,不吐不快呵呵!前面说到竹子又不得不插一段,就是挖完冬笋的那天晚上。10来个人准备吃晚饭,见桌上中间放着两个瓦盆状的东西简直就是我们种花的瓦盆。想这是干什么呀,近前看原来这个瓦盆一侧下方开了个洞,里面一半的高度放了个铁架子。然后瓦盆上面可以放一个那种老式的大砂锅,再从一侧的洞里放进那种灶头里烧了熄灭的木头应该算木炭吧在铁架下面,太好玩了!大家打开砂锅盖,“怎一个香字了得”!一大锅的冬笋红烧肉,上面至少2公分厚的咕噜咕噜冒着泡的油,肥肉已经炖得几乎全化了。因为都是自己家养的小猪,这个香味记得只有小时候才闻到过呀。冬笋嘛,4个字:“春韭秋菘”(典出《南齐书•列传第二十二 张融周颙》,“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 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什么时候有幸和各位前辈老师兄弟朋友嗯嗯,引陆游诗《示邻曲》云:“北陌
东阡好弟兄,耄年幸复主齐盟。同尝春韭秋菘味,共听朝猿夜鹤声。”
周一早晨10点,下了整夜的雨,“梅雨”开始发力了呵呵。白天里比较喜欢上午10点和下午1点这两个时间段(当然是指不用上班的日子),说不上准确的到底为什么。清静而悠闲,有种想说或者写些什么又不想的懒懒的感觉哈哈。
首先,真心感谢各位前辈老师先生第一次发帖就得到的鼓励!这里我想声明两点,第一我只是把事情的经过和一些感受如实地告诉大家;第二呢哈哈我从小语文成绩就蛮好的而且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却自认为是个文学爱好者哈哈哈,后学非常清楚怎么写大家会喜欢。因为我知道这里的大家,“就好这口”。
我和朋友把锄头有时当拐杖撑着玩有时扛着跟着朋友的丈母娘来到了一面小山坡下,说就是这里的半山坡上。从出发不到10分钟的路。想如果没有当地人的话确实很难找,因为前一天自己找了一个小时还不止呢。临出来时换了朋友丈人的跑鞋,绿绿的我们小时候叫解放军跑鞋的那种,其实还不如不换呢太大了。想起一则笑话说,“某人骑车玩出,不慎摔倒。起而检视,见脚裸处皮破血流
不止。惊呼复莞尔,叹曰:还好还好哈哈哈,还好没穿袜子!”
朋友的丈母娘开路我居中朋友因为个子比较高大概重心不太稳走起来小心翼翼的殿后开始向山坡上爬。现在正式向大家报告下当地山兰的生长的环境。顺着指的方向,以前书上看到的确实不错,这是个东南偏东向的坡地,坡度看上去有40度,也就半个足球场大小的一块,没有超过3米的树木而且感觉蛮空旷的,有些散落的灌木丛,朋友的丈母娘指给我们看一棵半人矮的茶树说就是在这里零星种了点茶树的邻人知道这里有兰花才告诉她的。我想,就算那个邻人为了种这些不多的几棵茶树可能对这块坡地或者整理过,但大致环境应该就是原来
的样子。
“绿草求她地上的伴侣,树木求他天空的寂寞”—泰戈尔
我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草木呢每个人多多少少,尼采的这段文字各位前辈老师欣赏下:“无机物,只要它不是水构成的,就会给我们留下一种非常凄惨抑郁的印象。反之,草木的形态却使我们感到愉快。当然,草木愈多就显得愈加丰富愈加自由自在。原因在于:不同于前者,引力定律在草木中间似乎被克服了,植物世界恰是按照与之相反的方向生长的。由此也就直接表明,生命现象是一个新的更高级的纲目。咦!我们自己也不就属于这个纲目嘛,于是,我们为之心花怒放———看啊!动人的那优美的树林中冲宵而出的那几株棕树的尖梢!”
朋友的丈母娘说到了就是这里说我们分头找,然后开始各找各的。我看了下四周,坡度可能比我们刚刚上来时大了不少大概有50度了,不过一点也不用担心摔或者滑下去,因为泥土真的很松很松一脚踩下去就会有10公分左右的样子。地上也没有太多的枯枝落叶什么的只在散落分布的小灌木丛周围有一些。前一天下了大半天的雨,现在这里的泥土的状态是哈哈可能就是我们说的“八分干二分湿的润”了。而且肯定没有黏着性,你想脚可以轻松地踩入土里10公分再轻松地拔出来而不会带出多少泥土。近前看,差不多都是芝麻大小的颗粒状态,泥土的颜色是棕色的。阴天的上午没太阳但很明亮感觉环境很通透的样子。
朋友妻子的家在山上有17棵山核桃树,这里的人家好像多多少少都有几棵,每年可以有一笔收入。昌化是个县,属于临安市管辖,临安是个地级市隶属于大杭州市。临安的小核桃大家都知道还有昌化鸡血石大家也知道,还有样大家一定更知道:“昌化梅”哈哈哈!别给我挖到棵吼吼吼!我们朋友一共9个人这次其实是一起出来走走玩玩顺便买点小核桃当地山里的土产什么的。前一天晚饭时喝着自己酿的白酒,“梦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嘛少不得大家乱说乱说。和朋友的丈人聊到兰花他离开回来拿了厚厚几本兰花的书籍给我看,都是进口铜版纸的浙江兰协临海兰协什么的出版的。想来八九是哪里发的因为都没标价感觉是推广一类的,再说朋友的丈人稍前不是还曾经到邻人家采了花苞拿来确认的嘛哪里还会自己出钱去买呢。在他眼里兰花和山核桃的可比性大家心里有数呵呵。想想也是,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即“金字塔理论”)里,山核桃那可是在人类最基础最首先需要满足的第1层里食品类“生理需求”里的,而我们的兰花呢哈哈哈要跳开3层直接来到第5层也就是最高层“自我实
现需求”。
晚了要睡咯,明天接着写!先告诉大家,由于时间仓促最后没再找别的地方,所以没有找到蕙兰我想蕙兰应该在更高一点的地方。关键是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年马上9月10号左右,我已经和我这个朋友说好,他一个人开车再去帮家里收小核桃。9月8号开始封山。带上我去住3天,说到时候我自己去山里玩到吃饭时叫我哈哈哈哈我带个七浦路批发服装的大袋子去哼哼!谁要兰花啊各位前辈老师朋友们哈哈哈。
唉,浙江确实是个好地方。山里人家更是唉!睡前引段诗各位前辈老师兄弟朋友们大家辛苦了一天好梦!:
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
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听到朋友略带兴奋地叫我说朋友的丈母娘说先挖到了一棵要我去看看是不是。中间隔着些小树丛看不见他们我只能根据声音判断大概位置在下面,因为坡度蛮陡的但想一脚一个坑至少不会滑,而且就算滑一跤按照泥土这么松软的情况,判断应该不致于“后悔穿了袜子”哈哈哈哈。世说新语云“穷猿奔林,岂暇择木”,我这里是“岂暇择路”了哈哈三步两步闪转腾挪。碰到30公分以下的小树丛本公子就是“刘翔”哼哼,碰到超过30公分的也没什么大不了“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我就一个急刹平移停下来慢慢绕过去我也不傻。
有时候想为什么好想看看山里的野生兰花哪怕只是草兰,原因无非有二。其一,我们虽然爱兰但都怕极了成为泰戈尔笔下“鸟儿真心地以为它使出浑身力气把鱼儿高高的举在空中和它一起飞翔,鱼儿会快乐!”中的鸟儿。其二,呵呵,真想看看她生活的地方她的世界,走她走过的街道;仰望她仰望过的星空;吹,吹过她发梢的晚风。一个女人,如果你爱。
“或如逝去的爱人梦中重返,即使唤回的只是幽魂.但至少在顷刻之际,从前的感觉又一次唤醒,心脏又按久已忘却的节拍律动。”——尼采
“心脏又按久已忘却的节拍律动”(是什么让这个人能够在成千上万的词汇中拣出部分组成这样的文字?!),当我看到已经拎在朋友的丈母娘手里的那丛山兰。“剪欲色以养精,靖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明陈继儒说得好,是所谓“精气神”。我对他们只说了一个字:“挖!”
三个人分头开始边找边挖,朋友的丈母娘随身带了个大大的竹篮,朋友我不知道他怎样我是把每次挖到的兰花放在某个比较容易记住的小树旁啊比较低洼或者明显隆起的地方,然后等附近都找完换个地方挖时再一起捧走。但还是不要说到换地方时呢最后经常连刚挖好第二棵就已经找不到前面放的地方了呵呵。说说兰花的情况吧,分布上看不出什么特别,灌木丛边上有空旷的地方也有,只是似乎前者的更加茂盛和大丛些。未见有任何我们常见的兰病症状,全封尖,偶尔有残枝断叶应为风吹雨打动物活动所致。以此推断,有时我们所见兰贩或者网购时所称下山兰天生地养难免品相有残缺一说值得商榷。时值立冬刚过,除较小的植株基本都有花苞。再说说泥土,有一次找到一棵株丛蛮大的生长较茂盛的兰花时欣喜之余不免有点担心可能比较难挖。看准了离开兰丛一定距离后卯足了劲一锄头下去,出乎意料地整丛兰花轻轻松松地就给丛山土里翻了出来而且几乎没有任何断根雪白雪白胖嘟胖嘟!虽然因为坡度的关系植株的外侧面没什么太大的阻力,但山土之松软由此也可见一斑。
朋友的丈母娘问我还要不要再继续挖,我见大大的竹篮已经塞得满满的几无空隙,也怕太累了人家又被看着贪得无厌的丑恶嘴脸哈哈哈,再者该送人该自己留着种的确实也够了,三个人于是收拾整理一番准备下山。“上山容易下山难”千真万确是不错的!关键我们还有这一大篮子战利品要拿。也可能是体力方面的原因简直到了又难又危险的地步,甚至几度遇到几个坡度特别大的地方,我和朋友都是找一个有树木杂草的地方,先看准了那棵树或者杂草丛,然后权当对面是个小姑娘样“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翻)猛地冲下去想办法抱住,难度特别大的基本都要“莎拉波娃”式“啊。。。啊”下去。因为抱不住就真直接下山了倒是也省心。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后来等我们回到山下家里时朋友们告诉我,就在我们挖兰花时朋友们闲着无事就手谈了两个小时,其中一个朋友地主居然两把八张!想来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所言“世间之事光怪陆离,理所比无者事则或有之”说得真也有道理。
下山的路上偶得三雀梅小桩,篮满遗二仅存一回上海,后亦未能开枝散叶无疾而终,恐命数不该为我所有也未可知。把所有采得的春兰摊开在屋前的空水泥地上就地分赃,“棚顶”哈哈给了一位根本不会种花却年龄最长的朋友整丛约有150苗左右花苞50上下,“榜眼”自然是陪我一起去挖那个父亲喜欢种花朋友的题中之义不用多说,其余不表各自打包。我则在一旁对分得的兰花稍事修剪残叶败根干枯萎缩的老芦头和疏去一些过多的花苞,朋友的丈人询委,我就尽量简单地告诉了他道理。想想也好玩,记得是很久以前有次在旧书摊上看到一本1996年港版的1930年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主持并出版的“杜鹃花种志”一书里,偶尔翻看到的一段话:“修剪明明是减法,但减是为了加。对于健壮的品种,减得愈多,加得愈多。这是植物特有的性能,非数学所能解释。”
“失去的时候离得到最近,懂得放弃时你将拥有...”
黄昏时分,我们准备驱车回上海。快要驶到对面小溪边的三岔路口时,朋友突然对我们叫道看呀小鸭子看呀小鸭子。没到这里前在上海时,朋友就和我们说起过关于小鸭子的事情,说这边家里妻子以前养的3只小鸭子很好玩很好玩(朋友的妻子只有20出头点),平时白天几家人家养的小鸭子都一起在对面的小溪里游来游去找东西吃什么的,但到天快暗的时候就会自己回家而且都知道各回各的家从来不会搞错。令人捧腹的是它们不是大部队脚高脚低一扭一扭走回来嘛,到了分别通向两家人家的三岔路口时它们都会停下来,“嘓噘嘓噘”交头接耳一会儿然后各自回家就好像我们人一模一样,好像再说,“讲好了噢,明天到时间碰头噢!”哈哈哈哈。
回家后分分拣拣自己留了些其余则都送了相谈甚欢的几个兰友,虽然都是些草兰大家也都欣然接受眉开眼笑。因为“花鸟鱼虫”都略有涉足得些皮毛,知道有句玩鸟的行话“百灵半生,画眉一世”。我想呢也应该有下面这一句,“松柏半生,兰蕙一世”。
最后,既然有了前面这“一世”之说,不免想起关于我们的人生。停笔前乱改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则权作结尾以收点睛之用:
山畔何人初见兰,
山兰何年初芳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山兰年年只相似。
不知山兰待何人,
但见远山送浮云。

各位前辈老师雅正
后学再顿首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23: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初遇·野山兰

引用第16楼鹅赠鹤于2012-06-21 17:20发表的 初遇·野山兰 :
11年11月,和朋友们去浙江临安昌化山里其中一人的丈母娘家游玩。四周群山环绕感觉差不多二三十层楼高的小山。门前有水很清的小溪流大概两三米宽,有邻人洗菜其中。房前屋后没事慢慢走过来走过去的大公鸡小母鸡,结满枝头的柿子树。午饭后天地似乎静得出奇,偶尔几下好听却不知名的鸟鸣声,太阳懒懒的照得地上黑白影映。
向朋友的丈人问起山里是否有兰花,朋友的丈人大概45岁左右,说有但要找。出去后不久携归3枝春兰的花苞问是否兰花,说是邻人家种的随便采了来确认下是否就是兰花,我呆掉呵呵!请带至邻人院内,见院子中间种了蛮多花草,石榴什么的反正都有大概半人高。地上用破水斗坏脸盆还有那种泥水匠用来装水泥可以拎的塑料桶什么的种了十几盆春兰,都有很多花苞。问邻人老伯平时怎么样浇水,答曰没浇过。
因为时间仓促,自己在附近找了下,没有。第二天,朋友的丈母娘说早晨外出时听邻人说哪里哪里有的,问远不远,说10分钟路不到的山坡上。一个父亲也十分喜欢兰花的朋友陪着我跟着去挖兰花哈哈哈!一人带了把锄头两小一大。
朋友的丈母娘带路我们跟着。先是路过屋后山脚下的一大片竹林,真是“万玉森森”呢,依稀记得有描写竹林的诗“风惊晓叶如闻雨”;,“赤日行天午不知”写得真好啊。四周万籁俱寂,只能听见我们三个人踩在地上厚厚的落叶“唦唦”的脚步声,还有就是风吹着竹叶发出的同样也是“唦唦”的带点“哗哗”的摩擦声只不过比我们的脚步声轻柔好听得多而已哈哈哈。这种声音给人的感觉就像我们家附近一座小庙的后花园里静静地坐着的午后,听着大殿顶上四个角上高高的檐下挂着的那种钟,有风的日子发出的那种慢慢的时轻时稍响时有
时无无规律的“当当“声。都让人感觉心,好静。
.......
呵呵,您的知识很丰富,引用了不少名诗名句,只是写的太长了,也太细了,有点不知所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2 12: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2 12: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8楼(陆小坤) 的帖子

引用第13楼鹅赠鹤于2012-06-20 21:26发表的 回 8楼(陆小坤) 的帖子 :
哈哈哈哈! 诚惶诚恐之至! 先生的名字?! 名如其人,名如其人!
呀呀呀呀!拿名取笑可恼!名乃父母所赐。我辈改变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2 12: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花又赏文,优哉悠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12: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4楼(陆小坤) 的帖子

哦哦是我没说清楚是我的错让先生生气了!其实我是在称赞先生的父母给你起了好名字呢!先生应该知道“厚德载物”这个词的,但先生知道原文里“厚德载物”前面是什么吗哈哈。就是你的名字了!!!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2 14: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24楼(陆小坤) 的帖子

引用第26楼鹅赠鹤于2012-06-22 12:47发表的 回 24楼(陆小坤) 的帖子 :
哦哦是我没说清楚是我的错让先生生气了!其实我是在称赞先生的父母给你起了好名字呢!先生应该知道“厚德载物”这个词的,但先生知道原文里“厚德载物”前面是什么吗哈哈。就是你的名字了!!!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看我贴请上下对照,最后表情已告诉你,陪你玩的!先生写文有才,稍缺幽默感觉。说错勿怪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15: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7楼(陆小坤) 的帖子

是是是是,正是因为先以为先生误会了却又看见先生最后的“ ”,更觉得先生的名字里的这个“坤”真是不错!先生果然宽厚达观之人!当得林语堂先生译“homou ”为幽默的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15: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7楼(陆小坤) 的帖子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20099132157430.gif
20099132157430.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