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位训鸟论坛的老朋友,新朋友:
大家好,我是准新人柳莺花燕。于2012年7月19号正式任命本版见习版主一职。
注册四月有余,资历尚浅,学问不精,实乃亏当本版之主,与天版及众位前辈、老师相比,自是相形见拙,有感惭愧。自知愚钝,每日刻苦,不耻下问,虚心求教。少一腔热血,多几分持重。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真诚服务为出发点,努力做好相应本职工作,致力服务大家。
训鸟论坛开版至今,在广大会员及网友热情似火的积极支持与参与下,论坛得到了迅速发展与茁壮成长,同时与时俱进,应网友之需几次改版,目的只有一个,即为大家相互交流沟通架构集专业、和谐、休闲的优秀平台。
然,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以往那种“提笼架鸟满街跑,京味符号年头老。缠腰叼钱打弹子,贫士富户同乐道。”随处可见的一幅幅引人入胜的喝彩场景,离我们渐行渐远。过去,形容清代遗老遗少的生活时有句“终日提笼架鸟”的老话,而今走进花鸟市场,走进公园,提笼的老人不少,可是架鸟的人在生活中变得不那么常见了,以至于架鸟的人经常被当作街边一景,被扫街的摄影爱好者抓拍。
尽管如此,殊不知,蜡嘴等中小型技艺鸟类的训调文化悠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资源,有其得天独厚的炫耀与自豪之本。源远流长之下,更是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面纱之下,又是拨开云雾见彩虹的喜悦收获和满足。正是它本身强大浑厚的魅力,才经久不息,代有相传。
最后,这里是我们家园,是我们拼搏事业忙碌生活之余的停靠港湾
因为共同的爱好和梦想走到一起,相聚相知,亲密无间,分享快乐……
我是见习版主柳莺花燕
在此发出邀请
欢迎老朋友的回归,带来更多的感动,谱写新章,演绎传奇
欢迎新朋友的加入,带来更多的活力,创造奇异,演绎精彩
让训鸟技艺传承下去
传承演绎创新
让我们共同见证,一起拥有珍贵的记忆,生生不息......
在这里,让改变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