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8-15 18: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椋鸟 【中文名】北椋鸟 Běi Liánɡ Niǎo
「椋」,读音为「凉」,释义是「来」。「北椋鸟」是学名,释义为「北方来的鸟」。
异名: Gracula sturnica Pallas, 1776
命名人及年代: (Pallas, 1776)
【英文名】Purple-backed Starling
【拉丁名】: Sturnus sturninus
【科名】 椋鸟科Sturnidae
【目名】 雀形目
雀形目> 椋鸟科 > 椋鸟属
PASSERIFORMES > Sturnidae > Sturnus sturninus
【鸟种描述】
体型略小(18厘米)、背部深色的椋鸟。北椋鸟都属于候鸟。
【形态特征】
背部闪辉紫色;两翼闪辉绿黑色并具醒目的白色翼斑;头及胸灰色,颈背具黑色斑块;腹部白色。与紫背椋鸟的区别在颈背斑块黑色且颈侧无栗色。
【雌鸟】
上体烟灰,颈背具褐色点斑,两翼及尾黑。亚成鸟浅褐,下体具褐色斑驳。虹膜-褐色;嘴-近黑;脚-绿色。
【叫声】
典型的椋鸟沙哑哨音及嘶叫声。
【区系】
东洋界 古北界
【分布范围】
繁殖于从外贝加尔至中国东北;冬季迁至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
繁殖于中国东北及北方;越冬迁徙经中国东南至华南及西南并海南岛。一般罕见,高可至中等海拔。
【习性】
取食于沿海开阔区域的地面。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