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8-16 08: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4、以铭文判真假
也有以铭文的字形来鉴别铜器真伪的,因铭文大多与铜器同时铸出,铭文假则铜器假,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但是,问题在于怎样识别铭文的真假。有人见到不认识的字、不规整的字、觉得别扭的字或不成句子的字就判假,甚至有人指责铭文中某一画长了、某一画短了,某一画高了或某一画低了等。其实,从发掘品上的铭文来看,字形的规整与否,都与真假无必然联系。在发掘出土的铜器铭文中,有十分漂亮的字,亦有十分拙朴的字,而这才附合历史的真象。在东汉至三国的墓葬中,常出土有铸铭文的铜镜,其中有许多错字、反字以及至今无法释读的字;为什么不判假?只因为是从墓葬中出土的,假设离开了墓葬出土这个前提,又该如何判别呢?战国及其以前造铭文的是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人,而不是固定的一个人造所有的铭文,亦不是书法家,更不是机器,不能要求铭文与今天印刷的字体那么规范。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在范面上或泥芯上造出各种字形,造铭时会受不平的范面或泥芯的限制,不如今天在平面的纸上写字那么顺利,我们无道理也无法要求古人按照我们今天的审美观,一律造出好看的铭文。既使同一铭文,有人看了会认为漂亮,亦有人会认为不好看,字的好与不好之间,即使现代书法也不可能达到共识。西周以后,青铜器上的铭文逐渐多了起来,但是,在西周至战国之间,不但一字有许多种写法未得到统一,而且处在许多文字的发明阶段,目前还有许多字至今尚未定论。所以,视铭文的字形来鉴别铜器的真伪,也是难以令人完全信服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