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8-23 09: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理解中国古代青铜范铸技术的发展脉络。青铜器看似复杂,但却有着较为明确的基本时代特征,那就是,商早期大多采用了整铸工艺,纹饰大多采用了范面压塑技术;商中期至西周的青铜器,开始采用分铸附件及插接工艺,实现了可以铸制复杂器形如四羊方尊那样的器物,纹饰技术则发展到在范面粘贴(堆塑)泥条制作纹饰及铭文的工艺,春秋以后,发展为分铸焊接的铸制工艺,实现了可以铸制更为复杂的铸件如曾侯乙尊盘等那样的器物,纹饰技术则实现了小块纹饰模制作小块纹饰范拼兑大面积纹饰的工艺。以上各个时期采用的工艺技术,其制作特征都留在了器物的表面,使人一目了然。
在青铜范铸学中,涉及到的类似问题尚有许多,本文只是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性问题,对铸造工艺在青铜礼器上留下的范铸特征进行了探讨,还有更多的具有规律性的范铸特征可供鉴定器物时参考,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再论述。除此之外,尚有兵器及其它器物,同样存在一些必然的规律性的铸造特征可供鉴定参考,但实际上器物具体制作过程中留下的工艺特征远不止这些。如怎样嵌红铜纹饰?怎样错金、错银、嵌绿松石?剑首同心圆是怎样铸制出的?一些镂空纹饰又是怎样铸制的等等,该怎样鉴别真伪?青铜时代的青铜器有各种各样,事实上,古代青铜范铸工艺的实际操作方法,也应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各个历史阶段制模的分型方式,总是按照当时的范铸技术规范设计的,不可能超越,也不会滞后。把握各个历史时期制模的分型方式,是青铜范铸学的基础知识,也是科学地鉴定青铜器最基本的常识,同时也是最可靠的鉴定方法之一。
任何学科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青铜范铸学也一样不是万能的,亦具有局限性,对青铜器可以判断真伪,对于判断时代而言,只能判断出铜器的相对时代,不容易判明绝对时代,在这一点上,需要借助于类型学。
类型学适用于对出土青铜器的分型分式,从而排比出较为具体的年代序列。各学科都有所长亦有所短,所以,各学科之间不应是排斥,而应是取长补短,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青铜器的真伪及年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