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主坟的传说
相传乾隆微服私访民间,玩到日头落山了,当时他又累又饿,来到了一户民宅前,和坤前去扣门,开门的是个老头。老人把他们让进屋并叫女儿为三位客人准备饭。小女孩只有十四岁,穿的虽破旧,但干净利索,显得十分可爱。很快女孩端上几碗热面和一大碗白薯。三个人饿急了,吃的还挺香。
第二天,他们一出门看见女孩比昨晚显得更清秀了。亁隆很喜欢女孩就认了女孩做干闺女,并拿出一锭银子来让老人给女孩做几件衣服,又从怀里掏出一块手帕,递给女孩说以后如遇急难,可拿它到京城找我,只要一打听皇•••这时刘墉啍了一声接着说打听皇家大院!亁隆改口对!对!皇家大院!
几年后,连年闹灾荒,父女俩实在过不下去了,只好到京城来找姑娘的干老子。到京城后就傻了根本就无法找到,没法沿街要饭,老人年岁大了,经不起得了重病,姑娘一人在护城河边痛哭。说来也巧,刘墉正好遛弯到此,姑娘看到随干爹一起到他家的那位先生,赶忙上前双膝跪下,这一跪把刘墉弄糊涂了,他仔细一看认出是皇上的干闺女。于是把老人,姑娘接到府中。
第二天刘墉带着父女俩进宫。再说亁隆回宫后,早把干闺女的事忘了,如今一提才想起来,可他怕别人知道这件事笑话皇上和乡下佬攀亲,想赖亲。可父女俩手中有自己的黄手帕,又有刘墉作证,怎么赖得掉?没辙,只好把二人宣进宫来找个住处。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侍卫太监都是势利眼,老人连惊带吓,没几日就死了临死嘱咐女儿把他的尸骨葬在家乡。
姑娘一个人孤孤怜怜地呆在宫里。每日以泪洗面,提心吊胆过日子。俗话说宁喝舒心的粥,不吃皱眉的饭。日久天长,憋出病来了,没多少日子,姑娘病得不行了,宫娥这才害怕回禀皇上,亁隆无奈,只好来看她,第二天,姑娘就死了。宫女禀报皇上说姑娘临死前求皇上把他和她爹的尸骨葬到家乡去。亁隆只说埋了算了。刘墉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说这位公主虽说不是万岁亲生,可却是您自己认的干女儿啊!并且留有信物,就这么草草葬了,万岁脸上可不光彩呀!亁隆只好传旨,按公主的葬礼葬于翠微路这地方。
人们都管这座坟叫公主坟。年长日久,周围长满杂草。直到解放前,这座坟还孤单单地立在那里,就像姑娘生前在皇宫里一样凄凉、冷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