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8-22 21: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公制毫克作为蟋蟀比赛重量单位前,显然,全国虫友将上海斟作为民间“国标”重量单位,各地在保留传统的如无锡点、天津厘等重量单位的同时,都以上海斟为基准单位进行了换算,一番周折后,于是有了今天的1斟=17点、1斟=0.8厘(*注)的公认换算系数。
然而,由于电子秤的出现,使中华虫文化的重量单位与国际接了轨。从网上朋友提供的对照数据来看,斟与毫克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换算系数,只有一个大概的数据(见表一 毫克(实测)/级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①传统手工制秤工艺中的误差;②斟、毫克实测中的测量误差;③以往各种技术条件的局限等。
为此,以尊重既有事实、尽可能减少变化为原则,以1000毫克=8.5斟为基准点,取8.5斟到1斟之间毫克的差值553毫克,除以习惯的75个分档,得到0.1斟=7.3733333333333毫克(取7.373毫克,即1斟=73.73毫克),将1000毫克=8.5斟为原点,推算得到各档参数(见表一 毫克(修正)/级差 mg)。同时,为了记忆方便,对修正值进行取整数(见表一 毫克(修正)(取整)/取整后与实测误差 mg)。
现在得到了1斟=73.73毫克固定换算系数。分析对照(见表一 毫克(修正)(取整)/取整后与实测误差 mg):从1斟到4.5斟(共35档)、7.6斟到8.5斟(共9档)重合或基本重合;从4.6斟到7.5斟(共29档)部分出现不重合现象(最大约4毫克,约0.054斟)。
此由可见,传统手工工艺制秤大师们心灵手巧,刻度分值的单位重量较准确,但由于种种条件的局限,仅在分档的中高段出现少量的误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