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玩蟋蟀是一趣事.赏其之品斗是一乐事.悦其鸣琴之韵是一享受.
又到一年秋收时.今年我收虫去的是最早的一次.8月6日就到了.这时的伏草虫,头茬虫,秧子虫,还很多.所以我真正收虫还是在十几号以后.十几小时的火车路程.到了出站后也没多想.直奔老支部书记的家里.因为往年都是住在他这里的.
一路上那地,那村,那人,那狗.依旧是那样没什么大的变化.安顿好了后.就到捉蛐蛐的村民家里去串门了(其实是搞突然袭击看看他们家里有没有大缸养的秧子虫)结果所去的捉蛐蛐卖的人家里百分之九十都有大缸.一两个,两三个不等.大缸里是他们七月份以来下地干活时看见大的若虫秧子就捉回来放在大缸里养着.缸底放点泥土,上面在放点草,缸口用纱网罩着.有的家院子里地上有水泥砌的小池子,里面有泥土养着秧子,上面也用纱网罩着.还有的把秧子放在一个个小罐子里单独饲养.这些若虫经过在人工环境下的饲养后蜕变的成虫就流入了蟋蟀市场!..........
看到这我的心凉了一下.现今部分产区的状况!?就这还不包括白虫.现在当地的老乡个别的也知道白虫了.那天我坐在市场看一卖虫者的虫后说:'你这虫到是不小就是皮色不好\"他居然说:'这绝对不是白虫\"...我知道产区市场是有白虫混入其中的,这样下去是令人忧心的!那就看个人的精力,眼力,等各方面的经验了.现在的当地捕虫大军每年扫荡式的大捕捉产地的虫源越来越匮乏了!如今不是有很多玩家择地去开发出了新的好产地了吗?所以玩好蟋蟀必须要自己亲自体验捉虫,好产地收虫,养虫,斗虫,才会有更多的经验积累!
我们来的时候这里近一个月没下过雨了,这里到处是玉米地,地里比较干.村民们这两天要下地浇水了,再不浇地这玉米就长不好了.
此地的清晨空气真是清新,有种棒子(玉米)的清香.转眼我虫也收的差不多了百十来条.在此陆续上传大家共同鉴赏学习,一起交流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