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97|回复: 8

[花苑杂谈] 古代书香门第多钟爱什么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3 21: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香门第”乃是人们对古代的一些诗礼传家的、有文化有地位的人家的称谓。因书香人家多为世代读书人,且多为富贵人家,这样的宅第,自然会拥有花花草草,那么书香门第之家喜爱种植哪些花草呢?
  在青浦西岑镇,唐姓可谓是一个有声望的家族,唐昱德为清代举人,其老宅系明清建筑,现在依然保存完好。走进唐家厅天井内,有一颗百年珍贵的牡丹,虬枝弯曲,呈淡紫色,外形美观,美丽芬芳,是水乡名贵的植物。
  这棵百年牡丹,为西岑唐氏家族所栽,据尚健在的唐氏第14代后辈,87岁的唐赐林老人回忆:从他开始懂事起,就知道自己家有一棵牡丹树,相传是他的曾祖母婚嫁到唐家来的嫁妆。据唐老先生的年龄推测,这棵牡丹树距今至少120多年。
  文革期间,这棵名贵的牡丹,也遭受到摧残,枝叶被砍。经唐老先生抢救,侥幸存活下来,现在,百年牡丹依然花香四溢。
  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后,开始长花,树叶有柄,羽状复叶,呈椭圆形;牡丹花大色艳,其色通常为深红,也有粉红和白色,品种繁多。花香芬芳,让人流连忘返。
  在所有的园林种植花草中,牡丹枝挺拔有致,叶繁茂多姿,花雍容华贵,被誉为观赏花草之上品。
  牡丹雍容华贵,被成为百花之王
  牡丹与读书在民间流传着很多美丽的故事。
  传说,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庙下镇东,有个刘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刘家馆。刘家是书香门第之家,刘员外有一个美丽的女儿,自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备受亲邻的喜欢。后来父母相继过世,女子便千里遥遥投靠长安作官的哥嫂,后来因为看破红尘,竟出家作了尼姑。
  出家时,女子将自己庭院亲手种植的白牡丹带到庵中,以表献身佛教、洁身自好之意。在她的精心管理下,白牡丹长得非常茂盛、美丽。观者如云,并赞颂其美丽,故每逢四月,众多信女纷纷前来此庵拜佛观花,香火愈旺。
  还有一个关于读书人读万卷书的故事。
  明代时期,在安徽亳州,有一个贫困的书生,书生本是家道兴旺,后因为父辈官途不顺,家境败落。书生不甘命运的安排,决心去考取“功名”,光耀门楣。但不幸的是年年考试,却连连落榜。
  一位明智的先生提醒他:“后生功底太差,还需读万卷书,方能感动天地。”
  于是他终于努力抄书习文。因为家境贫寒,纸太贵,他不得不将一篇篇文章抄在后院多年的牡丹花瓣上,以花代纸,这种行为感动了“花神”,第二年,书生真的中了“举人”。后来读书人都会在后院种植牡丹,估计以此带来好运吧。
  著名的戏曲《牡丹亭》就是在种植牡丹的后花园成就了一对佳人的姻缘。感人的武则天与牡丹的传说,更是让人敬佩牡丹的精神。传说中牡丹还得罪了武则天,被贬出长安城。
  书香门第钟爱种植牡丹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历代种种杂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斌,遍布民间花乡的牡丹传说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已经深入大众生活中。
发表于 2012-8-23 23: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王的传说,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4 11: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下,努力提升自已的雅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4 12: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4 23: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王的传说,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5 10: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牡丹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8 18: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书香门第钟爱种植牡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0 11: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来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 08: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