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大鸟

[转帖]寿山石及其文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8 00: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寿山石及其文化

http://img.hnol.net/theimg/2004-09-19/15/200491915949106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8 00: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寿山石及其文化

http://img.hnol.net/theimg/2004-09-19/15/2004919151016106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8 00: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寿山石及其文化

http://img.hnol.net/theimg/2004-09-19/15/200491915124106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8 01: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寿山石及其文化

http://img.hnol.net/theimg/2004-09-19/15/2004919151356106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8 01: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寿山石及其文化

http://img.hnol.net/theimg/2004-09-19/15/2004919151425106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8 01: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寿山石及其文化

寿山石文化源远流长
  从福州出土的南朝(公元420—589年)时代以寿山“老岭石”刻制的“卧猪”考证,早在1500多年前,寿山石已被开采利用。
  福州地区还从宋墓中出土了各种寿山石俑,有文臣俑、武士俑,还有民俑、侍女俑及动物俑等等。
  从上可以看出中原移民入闽,也带来了中原的文化与习俗,如刻俑随葬的习俗。 从肥胖的侍女俑形象,反映出唐宋时代绘画及雕塑的审美标准。
  元代王冕始用花乳石治印。寿山石柔而易攻,是理想的印材,逐渐为人竞相采用,自此石印材与书画家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北京革命历史博物馆与泉州文管会所珍藏的明朝李贽的寿山石印章,说明当时寿山石章的钮头雕刻及篆刻与印文边款,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清朝,是寿山石雕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逐渐形成福州石刻的“西门”与“东门”两支艺术流派。“西门派”刻制的各种印章,有各种兽钮、线刻与“薄意”雕等、“东门派”除刻各种印章钮头外,还善于利用石之自然形状与色泽,刻制各种人物、动物等等。
  清朝,对寿山石的研究已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水平。福州著名学者高兆与客居福州的浙江文人毛奇龄,分别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写下寿山石专著《观石录》与《后观石录》,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们对各石种加以生动的比喻与描述,并提出了寿山石分“田坑、水坑、山坑”的三坑分类法,这一分类法一直沿用至今,已有300多年。寿山石艺流传到本世纪30年代,东门、西门两个流派名家辈出,东门派的郑仁蛟、林友清,西门派的林清卿等,都是杰出的代表。 石艺的发展,也促进了理论的发展,1933年龚礼逸所著《寿山石谱》,系统地按产地命名石种,提高了寿山石定名的科学性。继之张宗果的《寿山石考》、陈子奋的《寿山印石小志》等相继刊行,从而为寿山石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建国后,合作化使各流派艺人汇集在一起,互相交流学习各种专长,寿山石艺得到长足进步。加之寿山石进行有组织的采掘,大块石材的出现,使艺人们能更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集体智慧,新作不断涌现,造就出像郭功森、周宝庭、林寿甚、王雷霆、冯久和、林亨云、林发述、郭懋介、林元康等一代大师及一大批中青年高、中级工艺师及名艺人。
  新中国繁花似锦,寿山石锦上添花。海峡两岸、香港、新加坡,还有日本,都频频推出寿山石专著,介绍、传播寿山石的书刊,多达近百种,名列全国之最。1966年潘主兰的《寿山石史话》,首考寿山石雕始于南朝;1982年方宗圭的《寿山石志》,继后的《寿山石全书》,在前人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寿山石;陈石的《寿山石 图鉴》提出三类五石论;陈锡铭、郑宗坦、王一帆的《寿山石欣赏》,重新划分了田黄石产区,前人在寿山溪中只划出3公里,分上、中、下板,现在采掘范围已扩大到8公里,他们根据实情重新划分坂段,并为下坂田黄石正名,提出好的田黄石多出自下坂的新论点,这些都对寿山石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各家专著都阐明了各自的新论点,寿山石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崭新局面。
  福州籍的作者热衷于寿山石雕研究,外省、国外喜好寿山石的朋友们,同样对寿山石也倾注挚爱之心。1989年新加坡兴艺公司发行《寿山石珍品选》,继后又编著英文版的《寿山石雕艺术》;1992年台湾黄君阳编著《印石集珍》;1992年香港陈维棋编著《八闽瑰宝》,继之1993年出版的第二集,1996年出版的第三集,2000年出版的第四集,以及《卖石翁百话》;1993年台湾张丰荣编著《寿山石珍品集》;1998年台湾林中湘编著《寿山瑰宝珍品》;1999年台湾黄冠诚编著《寿山石入门》等等,这些都是高水平的寿山石专著。1967年日本山内秀夫编著的《石印材一一知识鉴赏》;1977年日本小林德太郎编著的《图说石印材》;1982年香港石巢编著的《印石辨》;1992年浙江的《君匋艺术院藏印集》;1995年浙江苏晋云的《中国印石心赏》;1996年上海顾惠敏的《印章鉴赏与收藏》;1997年台湾李英豪的《保值田黄与印石》;1997年上海高山著的《中国印石趣赏》等等,都以大部分篇幅,热情介绍寿山石。
  寿山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涉及书法、绘画、诗词等诸方面。
  宋朝黄斡写出首篇《寿山石》之诗,此后历代诗作不少。诗人或言石,或写景,或惊叹“别有连城价,此石名田黄”,或描述当年开挖寿山石盛况“日役万指工”。清朝查慎行赞道“吾闻精之纯韫为璞,白者曰壁黄者琮。兼斯二美乃在石,天遣瑰宝生闽中。”
  1984年,福州雕刻总厂邀请全国百多位书画家、诗人、有关部门领导来厂,举办盛大的“寿山石诗会”,吟诗作画,真是“名石产名山,早已蜚声传海内,寿诗吟寿山,更看春色满人间。”
  福州作家王植伦于1996年、1997年分别创作了长篇文学作品《寿山石传奇》、《寿山石缘》。
  著名书画家刘海粟、赵朴初、潘主兰、范曾、胡铁生、华君武、关山月、应野平、周哲文、韩天衡、陈奋武等,都被寿山石所感染,留下了诸多佳作。
  浙江著名金石篆刻家、西洽印社副社长钱君匋先生生前有遗诗:“万朵云霞几度攀,珠光宝气绝人寰。风靡皖浙千家刻,功在印坛是寿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8 01: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寿山石及其文化

http://img.hnol.net/theimg/2004-09-19/15/2004919151636106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8 01: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寿山石及其文化

http://img.hnol.net/theimg/2004-09-19/15/2004919151657106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8 0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寿山石及其文化

http://img.hnol.net/theimg/2004-09-19/15/2004919151926106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8 01: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寿山石及其文化

http://img.hnol.net/theimg/2004-09-19/15/200491915242106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青鸟网-青鸟论坛,青鸟文化艺术,花鸟鱼虫,花鸟交易,花鸟图片,综合文化尽在青鸟网 ( 黔ICP备11000405号 )

GMT+8, 2024-12-27 22:19 , Processed in 0.02757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