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原来在涛宝有一个关于河套的帖子,特别全。
不过过了2月了,让人给删了。
还多好多人回复,拼起来的一个帖子。
现在就剩下这篇了。
提起核桃,人们都知道它是一种味道甘美的干果品;而老北京人喜欢玩“山核桃”,却在于它别具逸趣和有健身之妙用。 产自北京西部山区的山核桃,果皮坚硬厚重,并布满很深的皱襞;而这恰恰是它供人玩赏,促人健康长寿的绝妙之处。 作为天然艺术品的山核桃,乍看它那纵横交错的皱襞,似乎并无奇特之处,但只要翻来复去仔细端详,就会发现许多由皱襞巧合而成的图案:有的像珊瑚,有的像琪花瑶草,有的像旁逸斜出的古树,有的像怪石嶙峋的山峰,有的像腾云驾雾的仙子,有的像奔驰呼啸的长鬃烈马,有的像攀葛附藤的老猿……。即使其天然图案较为一般,亦可根据需要雕刻加工,使其更臻完美、优雅。 明清两代及民国期间,北京玩山核桃者不计其数,且都追求质地上乘、形状美观、图案高雅。故此,以雕刻山核桃为业的能工巧匠也就应运而生。所谓质地上乘,是指成熟、干透、无裂缝、无磨损、无花斑、相撞有金石之声音;所谓形状美观,是指其上尖、下平(以便立得住),略呈扁圆形,大小适度等;图案高雅,则要求其天然皱襞疏密得当,并巧合成较多的趣味盎然的美妙图案。倘其天然图案不合理想,则每每不惜以重金请雕刻艺人进行加工。雕刻艺人极善于根据山核桃的天然纹络或取或舍,或割断或衔接,最后构成诸如“醉八仙”、“二龙戏珠”、“麟麒送子”、“嫦娥奔月”、“哪咤闹海”、“姜太公钓鱼”等等巧夺天工的图案。 如此精美的山核桃,备受其主人爱护,每每是轻拿轻放,徐徐揉动,勿使之互相摩擦碰撞,以免损伤纹络,破坏图案的完整。揉至十年以上的山核桃,其色紫红而润泽,,光彩照人,煞是好看;不揉时将其立放在几案或八仙桌上,遂给屋宇平添一点古色古香。 昔日北京喜揉山核桃者,以老年人居多。一则活动筋骨促进血液循环,二则借助其皱襞与棱角儿,刺激手掌与手指上的诸多穴位,从而疏通经络,祛病延年,不易患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血管疾病。梨园界的鼓老与琴师,亦多喜揉山核桃,以保持其手指的灵活性。 山核桃为人的生活增添了逸趣,对人的健康多有禅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