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沽湖,从小时候的课本上就学到的字眼,一直是神秘的代名词。同时载入记忆的还有纳西、摩梭、阿注、走婚等词汇。<p> 泸沽湖跨云南和四川两省,四川那边还多点。大概是因为云南宣传的比较成功,一直理解为属于云南的。</p><p> 有关部门将居住在云南宁蒗等地的摩梭人归为纳西族,将居住在四川盐源、木里、盐边等地摩梭人归为蒙古族。可摩梭人认为他们就是“摩梭族”,而非纳西族,因为他们语言不同,信仰也不同。纳西人、摩梭人和被归为蒙古人的那支其实都是古羌人的后裔,是同一个祖先的三个分支。</p><p> “走婚”是怎么个“走”法呢?没人不关心的。小伙子半夜来到姑娘的花楼下,先对歌对上“接头暗号”。接着就以极其迅速的动作爬到了楼上。小伙的迅速是超乎常人,让人不得不惊讶于他的速度。</p><p> 可能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走婚也不意味着随便换人。虽说是男不娶女不嫁,但要确认正式的关系男方家还是要来提亲的,特别是生了小孩以后,就是固定的了。</p><p>最令摩梭人自豪的,不是曾经走过多少人,而是他们之间没有除了感情以外的财产纠葛。他们的词典里面,没有:第三者、情人、私生子……</p><p> 我们的现代社会不能说物欲横流,至少是爱好算计的年代,纯感情真的已经不只是珍贵了。</p><p> 摩梭人一般住的都是老房子,不分家,所以也不用费心盖新房子。因为男的只住自己家,孩子归女方养育,男人以舅舅的身份养育自己姐妹的孩子,而钱财归老祖母统一分配管理,大家共同合力维持一个大家庭。</p><p> 据称,房屋和婚姻状况,都是受当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为当地适合农耕和定居的土地有限,一个家庭如果老是分家、分土地、盖新房,也是不可能的。他们通过这种走婚的方式,防止了人口的膨胀、节约了土地。在梅里雪山下面的村庄,甚至还存在“一妻多夫”,因为只有大家庭才能富起来。</p><p> 看来只有找到适合大自然的正确的方式,才是谋求生存的良方。</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