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11-29 14: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转帖]海水鱼饲养知识
十、更换鱼缸水
这个也说!谁不会换水呀
这个步骤经常都要做﹐看似很简单﹐而且跟本没有可能不懂﹐可就是这么不起眼﹐还经常出错﹐而且从来都没有人写过。
换水并没有规订的次数及份量﹐大前题是令鱼鱼健健康康生活﹐能够达到这个境界﹐隔多久﹑换多小﹐全*你的观察及经验﹐因为没有人拥有与你相同的鱼缸。
- 建议每星期换一次﹐每次换水 10%。
更换鱼缸水的正确步骤﹕
1.在须要换水的前一天﹐先把足够更换份量的淡水储起﹐目的是释放淡水内的氯气﹐因为我们国家用氯气来为自来食水消毒的。如有须要的话﹐更可早两﹑三天把淡水储起﹐有些朋友更会在淡水内以气木或气石打气﹐或加入潜水泵制做水流用以加快气体交换。
2.在换水前﹐把足够份量的海盐加到事先储起的淡水内﹐然后搅拌﹐让盐粒完全溶解。用比重计量度新水的比重﹐比重最好与鱼缸水一致达到 1.022 的标准。如有须要的话﹐更可早两﹑三天把淡水混盐﹐加入潜水泵制做水流用以使盐粒完全溶解﹐及加强新海水的溶氧量。
3.换水时﹐先把须要更换份量的旧海水从鱼缸抽走﹐然后慢慢把新海水加入鱼缸内﹐不要下一子把全部新水倒入鱼缸内﹐及避免剩余还未溶解的盐粒进入鱼缸内做成对生物的冲激。 如有砂缸(底缸)﹐换水的过程应该在砂缸内进行
十一、过滤
1、生物式过滤
在生物式过滤中﹐主要功能是将水中的毒素分解﹐由高毒性转为低毒性甚至无毒性。而主要过滤物料的功能是提供足够空间及环境让硝化细菌生存及发挥其效用的﹐珊瑚砂便能满足这个需求﹐但流经此过滤物料的水流流量应该为每小时 4 至 5 陪鱼缸存水量。
我们可以动手做底槽过滤﹐底槽分成四格,第一格用来放陶瓷环(上放过滤棉)﹐第二格便用来放珊瑚砂,第3格放蛋白分离器,第四格放活性炭及水泵。另外我们还要做个滴流式生物球过滤。
2、化学式过滤
在化学式过滤中﹐主要过滤物料的功能是去除水中的有机分子 (如重金属)﹐而活性炭便能提供这样功能。
3、机械式过滤
在机械式过滤中﹐主要功能是去除水中体积较大的癈物﹐要提供良好的穿透性﹐所以主要以过滤绵作为过滤材料。
4、活砂过滤法
砂是没有生命的﹐那么我们又为什么常常说活砂呢﹖
活砂是指砂里充满了生命﹐而这些生命体是大量的细菌﹐微生物﹐细小的甲壳类动物﹑无脊椎生物及其幼虫﹐它们都是生活在砂床之内﹐并能为我们提供天然的生物式过滤循环程序。
现在我们有各种不同使用活砂的过滤方法﹕
Natural System (或称“Nature';s System”﹐“Lee Chin Eng';s Method”)
- 由印尼人 Mr. Lee Chin Eng 于六十年代初发明的。
- 原理﹕利用活砂及生物石作为主要的生物过滤系统﹐也是唯一的过滤系统。
以气泵制造出上升的气泡用以提供水流。
使用天然的阳光及光管作为照明。
使用天然海水作为水源﹑保充及更换﹐由于是使用天然海水﹐微量元素及钙质便不须另行保充。
- 结构﹕先以活砂铺在鱼缸底层﹐厚度约为两吋。
在活砂上放上生物石。
最后加入气泵便可﹐目的是用以提供水流﹐所以气喉出口可接上气木﹑气石或不须接上任何东西。
Jaubert';s System
- 由法国的 Dr.Jean M.Jaubert 于八十年代初发明的。
- 原理﹕以Natural System为参考的一套过滤系统。
利用活砂及生物石作为主要的生物过滤系统﹐也是唯一的过滤系统。
以水泵或气泵制造水流。
使用卤素灯及蓝光管作为照明。
使用人做海水作为水源及保充﹐不须换水。不须另行保充微量元素及钙质。
- 结构﹕在鱼缸底部筑起约一吋厚的水层﹐以隔砂网阻隔。
活砂铺在隔砂网上﹐厚度约为两吋。隔砂网的用途是防止活砂进入这层水层内。
在第一层活砂上再铺一层隔砂网﹐在这层隔砂网上再铺上厚度约为两至三吋的活砂。在两层活砂中间的隔砂网的用途是防止反砂动物钻进下层的活砂内破怀整套系统。
在活砂上放上生物石。
加入水泵或气泵提供水流。
Berlin System
- 由一班德国养鱼爱好者于柏林发明的。
- 原理﹕以Natural System为基础的一套过滤系统。
利用活砂及生物石作为生物过滤系统﹐再加上化氮器担当主要的过滤系统。
以水泵制造水流。
使用卤素灯及蓝光管作为照明。
使用人做海水作为水源﹑保充及更换。故此﹐微量元素及钙质便须要另行保充。
-结构﹕先以活砂(Live-sand)铺在鱼缸底层﹐厚度约为两吋。
在活砂上放上生物石。
加入水泵提供水流。
在合适的位置(如沙缸)放入化氮器和钙反应器。
5、底砂过滤法
底砂过滤法是以生物过滤方式为基础。虽然现在有其它较新式的过滤系统出现﹐如滴流过滤器及圆筒过滤器﹐但它仍然是最受欢迎及最多人使用的一个过滤系统。
底砂过滤法的安装步骤
1.首先预备好与鱼缸呎吋大小差不多的底部隔砂板或底喉 (底喉表面可用幼身的锯锯出缺口只让海水进入)。
2.先在鱼缸内装上底部的隔砂板或底喉﹐再连接上一枝直喉﹐直喉顶部接驳潜水泵 (Powerhead)。
3.然后便可加入珊瑚砂作为生物过滤床﹐砂床厚度约为 7cm 至 8cm。可完全使用不大于 3mm 的珊瑚砂﹐或使用粗粒珊瑚砂作下半层及不大于 3mm 的珊瑚砂作上半层的型式﹐在中间加上隔砂网作为分隔。
4.加入海水后便要在砂床内培养硝化细菌﹐待硝化细菌成功培养后﹐砂床便是一个生物过滤床了。
底砂过滤法有两种型式﹐分别是下向流动方式及逆流方式
1.在下向流动方式中﹐鱼缸中的海水被强迫性地抽进砂床内﹐海水经由砂床下的隔砂板或底喉被潜水泵抽回到鱼缸中。由于砂床内已培养了有用的硝化细菌﹐海水中有害的物质便会被分解掉。
2.在逆流方式中﹐要另外加上圆筒过滤器﹐首先圆筒过滤器把鱼缸中的海水强迫性地抽进作为预先过滤﹐然后海水经圆筒过滤器泵回砂床下的隔砂板或底喉中﹐海水再经由砂床回到鱼缸中。由于砂床内已培养了有用的硝化细菌﹐海水中有害的物质便会被分解掉。使用此方式时﹐圆筒过滤器内只须使用机械式过滤便可以了﹐而潜水泵的作用只是在鱼缸中制做水流。
底砂过滤法 - 好与坏
好处:运作原理简单及容易明白
操作容易
操作宁静
坏处:固体排泄物被强行抽进砂床内﹐由于这类固体排泄物须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被分解掉﹐或不能被分解。而且在一般的情况下是不会清洗砂床的﹐这些排泄物将会不段地被吸进砂床内而累积起来﹐日子越久﹐积聚的废物便越多﹐长此下去会为鱼缸内的生物带来潜在的危险。
耗用水中的氧份
由于在底砂过滤法中﹐带氧的海水被强迫性地抽进砂床内﹐所以寄居于砂床内的只有好氧菌﹐不能提供缺氧的环境让厌氧菌把硝酸盐 Nitrate (NO3-) 分解为氮气 Nitrogen gas (N2) 及氧气 (O2)。
十二、氮化合物的循环
氮化合物循环的步骤﹕
1.氨 Ammonia (NH3) 经鱼类及其它水中生物从体内排泄出来﹐或是经由腐烂的剩余食物制做出来的﹐在 0.1mg/L 时会为鱼类带来紧张及压迫﹐在 0.2 - 0.5mg/L 时还会为鱼类做成毒害。Ammonia 在电离子状态下以 Ammonium ion (NH4+) 存在﹐是没有毒性的。两者在水中形成平衡状态﹐而且相对浓度会受到 Ammonia-Ammonium, pH 及温度而改变。
注 ﹕如 pH 值稳定在 8.3 而温度上升﹐Ammonia-Ammonium 的平衡状态会移向较为有毒性的 Ammonia 方面。提高 pH 值也会带出同样的效果。
2.首先好氧的硝化细菌 (Nitrosomonas﹐Nitrosococcus﹐Nitrosospira﹐Nitrosocystis) 把氨 Ammonia 氧化成亚硝酸盐 Nitrite (NO2-)﹐亚硝酸盐 Nitrite 在 5mg/L 时会为水中生物做成毒害﹐也不会像 Ammonia 因 pH 值改变而变成无毒性的。
3.然后亚硝酸盐 Nitrite 会被另一类好氧的硝化细菌 (Nitrobacter﹐Nitrococcus﹐Nitrospira﹐Nitrocystis) 氧化成毒性比较低的硝酸盐 Nitrate (NO3-)。高浓度的硝酸盐 Nitrate 对藻类及一部份软珊瑚是有用的﹐但在 40mg/L 时仍会为一些鱼类及无脊椎生物带来紧张及压迫。
4.最后硝酸盐 Nitrate 可被植物或藻类 (Algae) 吸收或最有效的经换水去除。或者经厌氧菌 (Denitrobacillus﹐Micrococcus﹐Thiobacillus﹐Pseudomonas﹐Sulfomonas) 在无氧区 (Anaerobic) 或生物石中把硝酸盐 Nitrate 分解为氮气 Nitrogen gas (N2) 及氧气 (O2)﹐氮气及氧气会溶解在水中及经由空气交换 (gaseous exchange) 回到大气当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