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8 23: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只重工雕花川笼!十多年了,直径32厘米吧,44丝的!品相比较好,雕功很精美!笼子没什么问题!有两三处非常不起眼的小瑕疵,时间用长了的笼子都这样吧!
笼子是前两年以2500元的价格转过来玩的,当时比较喜欢这笼子的雕功,题材,竹料!总之爱不释手!天天抱着看呀看!后配了本地一位比较出名的杨姓师傅的空心镂空雕花葫芦,题材为二龙戏珠,还有本地最出名的“老厂钩”(本地首推的制钩名家10多年前用全优质不锈钢,近20多道工序完全纯手工制作打磨,修饰,手工味道甚浓,造型优美,韵味十足!现在老人家他已经不再做钩了,所以钩子数量有限,此款也就那么几十把!数量不多!加宽泥鳅背鹤首不锈钢钩)
杯子是10多年前的普通贴花杯子,不是什么好杯子!大杯是三英战吕布,小杯子是八大锤大战金兀术!
笼子整体效果大家看图吧!我觉得您比我还会欣赏呢!!!!!!!!!!
整笼全套3200元出,大陆包邮,包装用大号塑料桶!(快过年了,有些无奈,不得不割爱了!)
按二手版规,以第一个“我要了”+站内短信为准!!!!!!!!!
祝大家开心!
关于题材的一些寓意:民间神话故事画题。北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引<野人闲话>,称西蜀道士张素卿绘<八仙图>,为李已、容成等八人。元人杂剧中有<八仙庆寿>,并有元代颜辉画的<铁拐仙人图>和<虾蟆仙人图>对幅(现藏日本京都知恩寺)。当时八仙的姓名尚未固定。至明代吴地泰始有锺离权、张果老、韩湘子、李失拐、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八个散仙的形象。吴说:八仙的出处是<东游记传>。相传这七男一女修得一身本领,普渡大海,各显神通。他们的法宝:锺离权的扇子,张果老的鱼鼓、韩湘子的花蓝、李铁拐的葫芦、吕洞宾的宝剑、曹国舅 玉板,蓝彩和的洞箫,何仙姑的荷花。近人浦江清有<八仙考>。江浙一带画家多画之。清末任颐有<群仙祝寿图>。此外,亦有取八仙的法宝,缠以绶带,曲屈飘绕,作为装饰图案,以示吉祥,称为“暗八仙”。木雕、砖刻和瓷器、织绵等往往用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