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理市详细情况介绍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五顶桂冠于一身。
一、自然地理
大理市位于云南省滇西中部,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27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0.5%;坝区面积286.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8%;洱海水域面积25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7%。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最高点4122米(苍山马龙峰),最低点1340米(太邑乡坦底摩村)。
大理市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年均气温14.9℃,年日照时数2227.5小时,年降雨量为1051.1毫米,年均无霜期228天。同时还以风高著名,故有“风城”之称。
境内的苍山洱海是国家级自然保扩区,苍山是大理市的绿色生态屏障,属横断山脉云岭余脉,由19座南北走向的山峰组成,平均海拔3782米,全长48公里。洱海是我国著名的七大淡水湖泊之一,素有“高原明珠”的美称,南北长42.5公里,东西宽3至9公里,最大水深20.7米,平均水深10.2米,蓄水量30亿立方米。
二、历史沿革
大理市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大理地区就有白、彝等民族的先民繁衍生息。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置叶榆县,隶属益州郡。唐宋时期,大理相继建立过南诏、大理国两个地方政权。元、明、清时期,先后在大理设置府、路及太和县、赵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设大理县、凤仪县、下关市。1958年9月,并三县(市)及漾濞县为大理市。1960年底撤销大理市,恢复大理县、下关市、漾濞县,将凤仪县划归大理县。1983年9月,撤销大理县、下关市,合并组建为大理市。2004年1月,原洱源县江尾镇、双廊镇划入大理市,江尾镇更名为上关镇。
三、政区人口
大理市辖11镇1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09个行政村、20个居委会。
大理市是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市内共有25种民族居住,白、汉、彝、回等为世居民族。2004年未,全市总人口58.97万人,其中白族占6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