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750|回复: 6

弘扬郑和精神     建设美好晋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3 11: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弘扬郑和精神 建设美好晋宁

郑和,本姓马,小名三宝,云南昆明人,1371年生。1382年因为家乡发生战乱,被掳进明军阉割,后进入燕王府,成为朱棣的一名侍卫。当时印度洋沿岸国家大都信仰伊斯兰教,南亚许多国家则信仰佛教,由于郑和信奉伊斯兰教,懂航海,又担任内宫大太监,因此,明成祖选拔他担任正使,率船队出海。

郑和下西洋,比其他国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郑和船队超过二百艘,其宝船的载送量达到一千多吨,船队总人数达二万多人。郑和不愧是一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公元1371—1433年)原姓马,小字三保,亦称三宝,人称三宝太监,云南昆阳人,回族。郑和家世代信奉伊斯兰教,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到圣地麦加称朝拜过。三保在他们的影响下,也知道了许多海外的情况。后来入宫作了宦官,成为燕王朱棣的贴身近侍。在一位高僧的影响下,他皈依佛门,法名福善。1404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打败了惠帝朱允炆,夺取了帝位,是为成祖。三保因在此役中立有战功,升任内官监太监,赐姓郑,易名和。

1405年,明成祖任命郑和以钦差总兵太监的身份为正使,出使西洋。从此拉开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航海生涯序幕。到1433年,郑和前后共做了七次航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肯尼亚的蒙巴萨及红海东海岸。在第七次的航行归途中,郑和病世于古里。

郑和七下西洋,意义非凡。其规模之大、历时之长、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是最空前的。郑和的远航,大大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关系。他的船队,有效的清除了洪武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地区的海盗之患,完全的打通了由中国至东南亚各国的“海上丝绸之路”。郑和的航海活动,使亚非各国领略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进步的辉煌成就,对其经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2010年7月11日来自世界24个国家的使节集聚在昆明晋宁参加2010年昆明国际郑和文化节!
调整大小 DSC_8886.jpg
调整大小 DSC_8898.jpg
调整大小 DSC_8901.jpg
调整大小 DSC_8904.jpg
调整大小 DSC_8906.jpg
调整大小 DSC_8907.jpg
调整大小 DSC_8909.jpg
调整大小 DSC_8910.jpg
调整大小 DSC_8911.jpg
调整大小 DSC_8931.jpg
调整大小 DSC_8932.jpg
调整大小 DSC_8933.jpg
调整大小 DSC_8934.jpg
调整大小 DSC_8964.jpg
调整大小 DSC_8967.jpg
调整大小 DSC_8982.jpg
调整大小 DSC_8983.jpg
调整大小 DSC_8984.jpg
调整大小 DSC_9033.jpg
调整大小 DSC_9035.jpg
调整大小 DSC_9036.jpg
调整大小 DSC_9038.jpg
调整大小 DSC_8994.jpg
调整大小 DSC_9000.jpg
调整大小 DSC_9002.jpg
调整大小 DSC_9005.jpg
调整大小 DSC_9007.jpg
调整大小 DSC_9008.jpg
调整大小 DSC_9011.jpg
调整大小 DSC_9012.jpg
调整大小 DSC_9013.jpg
调整大小 DSC_9015.jpg
调整大小 DSC_9016.jpg
调整大小 DSC_9039.jpg
调整大小 DSC_9020.jpg
调整大小 DSC_9026.jpg
调整大小 DSC_9023.jpg
调整大小 DSC_9024.jpg
调整大小 DSC_9031.jpg
调整大小 DSC_9050.jpg
调整大小 DSC_9051.jpg
调整大小 DSC_9053.jpg
调整大小 DSC_9054.jpg
调整大小 DSC_9057.jpg
调整大小 DSC_9059.jpg
调整大小 DSC_9060.jpg
调整大小 DSC_9061.jpg
调整大小 DSC_9064.jpg
调整大小 DSC_9065.jpg
调整大小 DSC_9068.jpg
调整大小 DSC_9072.jpg
调整大小 DSC_9073.jpg
调整大小 DSC_9074.jpg
调整大小 DSC_9075.jpg
调整大小 DSC_9087.jpg
调整大小 DSC_9090.jpg
调整大小 DSC_9041.jpg
发表于 2010-7-13 16: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出去,才能引进来;交流才能发展,郑和精神永存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5 14: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是热闹啊,公园很有观赏价值,不过我还没去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9 10: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热闹的云南,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9 15: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唉,还是家乡好,郑和在马来西亚马六甲海峡的雕像显得十分孤独,只有家乡人到此才有人与他打打招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10: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看斑竹的贴,还不知道我们云南有这么个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5 13: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弘扬郑和精神,明朝的一大功臣,謝謝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