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鸳鸯 发表于 2005-11-14 09:50:05

养靛记趣(下)

养靛记趣(下)
盘鸟,就是通过人与鸟长时间的厮磨,减弱鸟对人的恐惧,增添人对鸟的兴趣。
“盘鸟”是养家对驯鸟的一种称谓,我觉得这个“盘”字用得真好。在江南,有爱好古玩玉器或紫砂茶壶的,新东西到手,别人会嘱咐你,要放手里多“盘盘”。一柄好壶、一块好玉、或一件古家具,通过主人长时间的指摩掌抚,色泽会更加沉着、古雅,面张会越发细腻、温润。据说,这是器物接着了人的精气神。
不要以为这是玩家的自说自话,其实,内中积淀了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审美眼光。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认为道存自然,人应依道而行。天人相合相通的观念,又引发出接通万物的举动。中国人认为万物是有灵的,只有通过认识和激发这种灵性,使之与人类的本性相互涵养,才能收获大道。所以,道家养生,讲究晨练气功要面向东方,以得初生旭日的朝气;北宋的大书法家、大鉴赏家米黻,逢奇石便拜,并口呼石兄;南宋的隐逸诗人林逋,在西湖边种梅养鹤,一生末娶,对人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元代的大画家倪云林爱梧桐,常为这种树木洗澡。一般人看来,这是疯癫举动,但在哲人眼中,日月星辰,顽石讷木,飞禽走兽,都有灵异的本性,能滋长人性的灵动和元气。
古代哲人,大都有天真而浪漫的赤子心。爱山野大泽的莽荒之气,但大多数又不能跳出三界,真的隐遁山林。怎么办呢?就在自家的庭院中,移一石以当山丘,挖一泉以当江河,种几株花木树桩,以当莽莽森林,再蓄一笼鸟儿,以当天籁之音。这就形成了一种审美心理,生发出中国的特殊文化。比如,在中国的文人诗歌中,山水诗成为一个大类。在绘画中呢,山水画也是中国画中的最大科项;同样,花鸟鱼虫就成为中国画家笔下最常见的一种题材。(西方绘画在题材上,以人物和风景为多。)
好了,还是回到盘鸟上来。
要人鸟接通,就要多盘。盘鸟是我国的一种特殊养鸟方法。外国人对中国的鸟笼感到不可思议,认为这样小的空间饲养鸟儿,是种虐待行为。这自然是文化差异造成的看法。国外养鸟的笼子普遍大,他们觉得这样接近自然,是善待鸟儿。其实呢,用这种方法饲养的鸟儿,即使经过很长时间,鸟对人的恐惧和距离仍难消除。---再大的笼子,也不及大自然的广阔啊。中国式的鸟笼小,人鸟之间几乎是零距离接触。但奇怪,这样却能使鸟儿更快适应环境,更快放开歌喉(鸟儿要到消除紧张心理,才会引吭高歌。)更让外国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国式养鸟不仅笼小,养家每天还要拎了鸟笼往人多噪杂处走。这也是盘鸟的一部分,称作“冲鸟”。经过这样的驯养,鸟儿不仅肯唱爱唱,还能“叫远”。有些在盘鸟上花了功夫的,鸟儿驯养了一段时日后,就能打开笼门,让鸟儿自由飞翔。等主人手一挥,这只鸟又能乖乖地飞回来,这手段就称“叫远”。(宋代林甫养的白鹤,也能叫远。)
盘鸟对我来说,还有另外一种意思。我是画画的,通过盘鸟,能更近距离地观察它们。二蓝一红三靛颏先后到家,大概10天后,就开始接虫了。(接虫:虫放手中,鸟能隔笼来啄。)接虫后,它们开始逐步消除与人的隔阂,见我不再乱蹦乱跳。这样,我就能更清楚、更仔细地观察它们。每天早晨,喝完一开茶水,我就坐到三笼靛颏前。三个蓝靛红颏,先已尝得了甜头,知道此时有好吃的送来,一齐俏生生地站在横杆上,微微抖动小尾巴,双目生光,专心致致地望着我。三个小家伙面对美味的举动是不一样的。红颏口馋,见有虫子送到笼边,俯身、伸头、口啄,只一瞬,就把这些动作做完,然后就古嘟古嘟着喉孔,把一粒虫子吞进肚里。上海买回的小蓝靛是末窝鸟,生性害羞,见了虫子,没有红颏的急腔,它慢吞吞地从横杆上跳下来,靠近虫子,象游戏、又象与我打招呼,先轻啄我捏虫的手指,然后把虫子从我手上接下。它一旦衔着了虫子,便迅速转身,飞快跑到笼子的另一角,快速吞咽。另一个蓝靛性残,啄到虫子并不马上吞吃,象猫玩老鼠,啄一口放一下,直到虫子无力蠕动。
吃完三、五粒虫子,靛颏们就对虫子不感兴趣了,自顾自在笼内,或蹦蹦跳跳,或梳理羽毛。玩过一阵,开始慢慢平静,它们齐攒攒立到横杠上,一爪拳在腹羽中,独立单腿,全身羽毛篷成一团彩棉,双目迷离,开始吟唱歌曲。
这时,是我最轻松的时候,整个人,仿佛溶进了漠漠旷野。

欢喜鸳鸯 发表于 2005-11-14 09:51:00

这是今天见报的文字。

白鹿子 发表于 2005-11-14 09:55:06

哈哈,妙文又一篇!

欢喜鸳鸯 发表于 2005-11-14 09:58:41

鹿子兄,谢谢在养靛上的帮助。
何时来无锡办案,请您喝酒。

tony-shi 发表于 2005-11-14 10:18:58

好文章,我要是去了您请吗?哈哈!

白相人 发表于 2005-11-14 10:32:32

精彩的好帖子!
兄弟啊,你的文章越写越专业了,学习了。

欢喜鸳鸯 发表于 2005-11-14 10:49:44

白兄,我们的约定什么时候完成啊?

欢喜鸳鸯 发表于 2005-11-14 10:56:29

又:4楼的兄弟,来无锡我也请啊。

成功 发表于 2005-11-14 11:08:30

好文章

欢喜鸳鸯 发表于 2005-11-14 12:12:02

谢夸奖。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养靛记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