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大漆树
大漆树寨子,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寨子,熟悉在于,我驻守的丁家寨,隔壁就是它,从麻黑去往丁家寨,半路上有个左拐的路口就是通往大漆树寨子,陌生在于,无数次的路过,但从未进去看看。http://www.dadianhao.com/forum.php?mod=image&aid=4810&size=300x300&key=60416842ecfe0a18&nocache=yes&type=fixnone
先看看官方介绍:大柒树自然村,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麻黑村公所)3公里,距离镇12公里,国土面积2.32平方公里,海拔1272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90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等农作物。有耕地982亩,其中人均耕地16.6亩;有林地348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4户,有乡村人口179人,其中农业人口179人,劳动力10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4人。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66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茶叶为主。
地多人少,就官方公布的经济收入来看,在2014年,人均收入甚至比麻黑寨子还多,其中茶叶收入只有一点点差距了,但这个寨子,在市场,很低调。
http://www.dadianhao.com/forum.php?mod=image&aid=4811&size=300x300&key=228e0dd194e58920&nocache=yes&type=fixnone
大漆树是汉族寨子,这样一个寨子,似乎被选择性的遗忘了。麻黑村口,往左走是去丁家寨,往右,是去刮风寨的路,而麻黑与丁家寨之间的大漆树,则少有人提及。你见过有人在麻黑、在丁家寨、在刮风寨拍照到此一游的,但极少有说到大漆树一游的。如果湾白茶是易武一线茶区,麻黑是二线,那大漆树则是三线茶区了。而事实上,大漆树属于麻黑村委会,按流行的说法,叫大麻黑茶区,这样一来,身价自然上涨,而另一方面,背靠丁家寨,随行就市一般,这两年,大漆树也热了起来,被称为后起之秀,但依然有一点,市面上标注大漆树的茶不多,这个,马当家和度娘可以作证。
无论是后起之秀还是潜力茶区,茶终归是饮料,是要入口的东东,离不开茶友的嘴。先来看制茶人说:
大漆树的香气较高,茶气较麻黑足,回甘强,甜度低于麻黑,略有苦底。(2013年春茶)
对比601的大漆树,显然香气较弱,但底蕴犹在。性价比,是秋茶的关键。大漆树合理的价格,将是选择的重要理由。(2013年秋茶)
易武与曼撒之间的交界,是大漆树。大漆树寨子,正处在山谷之间,茶树多生长在阴面,故较麻黑略苦涩,甜度较麻黑低。但却多了一份厚重。(2013年秋茶)
对大漆树茶的青睐,来源于其靠近曼撒,有苦底。可说是易武茶和曼撒茶的过渡。我对这种过渡型有兴趣,因而连续制作很多年,对转化有强烈自信。而且,其价低于麻黑,也凸显出性价比。因此决定生产。(2014年秋茶)
总结呈词:属易武和曼撒茶区的过渡,兼易武的阴柔和曼撒的厚重,另外,价格较低。
价格的确比麻黑低,比丁家寨更低,从601批、603批、701批、703批到801批,无不如此。然后便是口感的验证了。
遗憾,华东的仓库只有603批、703批,试喝自然从有一点转化的603开始。603批五星大漆树,2013年纯料秋茶,秋茶秋压,陈化近两年。各位若有心,可看下茶饼的生产信息,2013年11月13日弘诚茶厂生产,这是里程碑式的改变,2013年11月11日起,大滇号有了自己的茶厂。拥有自己的茶厂,意味着生产更精制。另一个变化是五星产品的包装设计改了,变成黑色主调,而六星是红色,七星是紫色……
这款茶,同样是款旅行茶,从华南到华东。隔着纸张闻饼茶,不同于北方,茶香并不算干爽,闷闷的,还是醒醒吧……
http://www.dadianhao.com/forum.php?mod=image&aid=4801&size=300x300&key=3f06c93256c39f12&nocache=yes&type=fixnone
饼面转化可见,最直接的就是芽头的变化,渐变成金黄色,俗称金毫显露,陈化初现。
http://www.dadianhao.com/forum.php?mod=image&aid=4803&size=300x300&key=6aea93997fb3cf90&nocache=yes&type=fixnone
表里如一很重要,不撒面。事实上,市场上有专门做撒面毛料的,专门提供给那些想给茶化妆的茶商,这样的茶,多半滋味淡薄,有点香有点甜,外形漂亮,由于只是撒面,到也不影响大局。纵观大滇号历来的生茶,有茶友每每因“其貌不扬”而“耿耿于怀”……而事实上,易武茶,真的不怎么芽毫外露,如果你真的遇到啥白毫满面的易武茶,夏宇说的“呵呵”……
http://www.dadianhao.com/forum.php?mod=image&aid=4805&size=300x300&key=6234bf54e8f68a50&nocache=yes&type=fixnone
内飞内票齐全,且都标有时间。这很重要。内飞压在茶里,要撕掉重换就有痕迹了。增加了后期换包装的难度了。市场有一些茶号,就从不打时间也不要内飞,不好卖了,换个包装换个介绍又是款新茶了……
http://www.dadianhao.com/forum.php?mod=image&aid=4813&size=300x300&key=ede8913667571006&nocache=yes&type=fixnone
饼形周正,压得有点松,两年不到的时间,饼的边缘略有松动了,到是方便撬茶,保持条索的完整。
http://www.dadianhao.com/forum.php?mod=image&aid=4804&size=300x300&key=d0e237986e7de8cc&nocache=yes&type=fixnone
对于一个相比较偏门的易武茶,试茶较以往显得更谨慎。拿刮风寨做第一期试茶,其实有把它当标尺的意思,一款易武较好的小树秋茶,价格略高,口感较好,对后面还有其它如蛮砖、曼撒小树、二三线的易武大树茶来讲,值得参考。就前两期试茶结果来讲,刮风寨小树秋茶的口感要明显好于易武典藏秋,问题是价格,前者出身名门,身价年年涨,不和谐的迹象已显露,犹如当年的章家三队。大漆树秋茶定位五星,比刮风小树多上一星,总要多在具体的地方。
依然是130cc的白瓷盖碗,9克茶样(泡法详见第一期试茶):
第N泡
http://www.dadianhao.com/forum.php?mod=image&aid=4807&size=300x300&key=53e0c17b978ed3a6&nocache=yes&type=fixnone
叶底
http://www.dadianhao.com/forum.php?mod=image&aid=4808&size=300x300&key=130acd7658f8d315&nocache=yes&type=fixnone
外形:大漆树的条索,芽头稍显得多点,金毫已显,表明转化进行时;石磨压制,略有点松;
香气:干茶香气,略显低沉,泡茶的过程中,香气不如刮小高扬在外而是内敛,茶汤中的蜜香初显,一点陈味;
汤色:橙黄明亮,比起新茶的清黄明亮大有变化;
滋味:汤没刮小软和甜,但胜在入口即甜和回甘的持久、口腔的饱满度,有苦底;另几位同事都有反应,此茶能下喉,这很重要,喉韵是五星茶的门槛;
叶底:叶底柔软而完整,但是,既然没有刮小来的肥厚,比易武典藏肥,好吧,树大小与叶底的肥厚不一定成正比……叶底颜色已向褐色转变。
刮小秋评到四星,大漆树进入五星,有资格。无论是价格还是口感,在整体易武系涨价的大势下,凹显性价比。
另外说下醒茶,因为刚出仓,闻干茶有点闷,醒茶需更多点时间,否则刚到手就开喝,很容易失望。至于存放,推荐这种牛皮纸样版盒,简单大方。在家里,要喝的茶,撬出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要喝的量,用罐子装好醒茶,剩下的样板继续用牛皮纸盒装好放入大纸箱存放。
http://www.dadianhao.com/forum.php?mod=image&aid=4809&size=300x300&key=df0de35e1419bd4b&nocache=yes&type=fixnone
了解学习一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