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跃军 发表于 2015-11-8 07:47:32

引用第40楼侯启林于2015-11-05 17:26发表的:
工艺精湛,但只专注细节,虽说参考古代建筑,但对近代传统笼具造型并无改动,仍属于墨守成规,恐终难成大匠。只是能有好日子过。

朋友批评的及时,希望以后多多指点一二

任跃军 发表于 2015-11-8 07:52:39

Re:制笼工匠需要开阔眼界

引用第43楼苗岭红星于2015-11-06 09:11发表的 制笼工匠需要开阔眼界 :
大部分使用和收藏鸟笼的人,即便见多识广,也没有设计新式样,新造型的能力,只能纸上谈兵,提些建议。

王世襄可算收藏大家,但他给一位年轻竹雕工匠的一百多封信,也都是建议甚至批评,没有具体图案设计。

在下愚昧,没见过世面。所以没有创新出能让您看的上眼的笼具。以后一定努力。最好这位仁兄能提供一些资料可以让我参考一二,见见世面。在下先谢过了

草拟大业 发表于 2015-11-8 08:44:49

有美皆备,无丽不臻。

青岛教师 发表于 2015-11-8 18:17:36

做的漂亮 好 。

吴宏涛 发表于 2015-11-8 22:45:31

笼子做的漂亮,如果活顶稍小些,留出些许间隙,
给变形留出空间,这样的话即使在干燥的北方,
也能放心的使用了。

655018 发表于 2015-11-9 14:42:24

回 54楼(吴宏涛) 的帖子

绣笼顶的竹子体量不大,收缩还好。
主要的是青面会大肚子,这个笼顶多了个榫头,
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个人让为这个燕尾榫有里程碑意义,
从此绣扎线笼的结构已非常合理,完美。

唐堂 发表于 2015-11-9 19:37:02

Re:Re:制笼工匠需要开阔眼界

引用第51楼任跃军于2015-11-08 07:52发表的 Re:制笼工匠需要开阔眼界 :
在下愚昧,没见过世面。所以没有创新出能让您看的上眼的笼具。以后一定努力。最好这位仁兄能提供一些资料可以让我参考一二,见见世面。在下先谢过了



侬帮人家讲闲话哪能嘎温柔啊

寒山还来 发表于 2015-11-9 20:49:30

寒山还来 发表于 2015-11-9 20:56:11

寒山还来 发表于 2015-11-9 22:21:35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临安,任跃军篆体加年份款,独创笼顶新工艺《合符顶燕尾槽》,万字门万字跳杆素式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