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峰子 发表于 2016-8-19 15:17:59

我的故事现在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还是引子没有进入正题,但确实最近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去写,希望黄腾主角能尽快出场,也不知这个帖子会不会过期不能上传了

寒三还来 发表于 2016-8-23 23:23:48

楼主是啥人啊,文采了得,和苏州校长有的一比

山峰子 发表于 2016-8-24 11:23:49

回 21楼(寒三还来) 的帖子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阁下应该是以前在皮市街开店的郎老板吧

山峰子 发表于 2016-8-24 12:01:57

脑海中记忆应该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朋友从家中带来了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老踏笼和一只媒头,放入媒头找好位置挂上,电媒也同时进入开启模式,点燃一支烟就等“请君入瓮”了,咦?!左等右等就是不见鸟的踪影,奇了怪了,难道此鸟真的有灵性?我试着又在小区的周边以母鸟的电媒转了一圈,此鸟好像凭空消失了,不应该啊,每天它都是准时飞来此地宣誓领土主权的哇,半包烟抽完,心中的沮丧和失望弥漫开来,嘴上和朋友说这此鸟估计软脚蟹不敢来了但心道此鸟可能真的与自己无缘,来了大半个月今日却就此消失,心道累朋友白跑一趟也过意不去,遂让他把笼鸟带回二人去喝点小酒,朋友却道无妨,踏笼和媒鸟挂在树上即可,明日说不定会来,拗扭不过遂听从他意见,心想等喝完酒晚上会来收进即可,岂料酒逢知己千杯少,当晚喝了个烂醉如泥(媒鸟没收),恰逢晚上又大风大雨,第二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赶紧去看媒鸟,还好还在笼中活着,没被淋死也没被夜猫吃掉,放了一会儿电媒还是没有反应倒惹得媒鸟大叫,心想算了先去茶馆喝茶吧,遛完鸟回家先去看踏笼还是一只媒头,心想吃完早饭给朋友送回去吧,回到屋中吃到一半耳边传来了一阵婉转靓丽的叫声,心道此媒头也是只好鸟,再仔细听听不对,声音好熟悉,心中一个激灵,立刻冲到院子里,果不其然,它来了,一连串的冲锋号吹响后如离弦之箭扑向踏笼,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啪,吱吱吱········”定睛一看踏笼门已关上,此鸟锐不可当隔丝扑、抓、啄,媒头在不停惨叫·······大功告成!

zz6946 发表于 2016-8-30 00:39:53

期待楼主更新,好文笔

黎平黄腾 发表于 2016-8-30 08:54:57

文采虽好!但是过多修辞且未引入正题。。。黄腾板块就应该说黄腾多一点,并非是要看你如何如何的经历,与你经历相似的人太多,甚至比你经历更为精彩的大有人在!看的不是文采,了解的是你对黄腾热爱,了解的是你养黄腾的经验。。。。。。

山峰子 发表于 2016-8-31 16:36:32

引用第25楼黎平黄腾于2016-08-30 08:54发表的:
文采虽好!但是过多修辞且未引入正题。。。黄腾板块就应该说黄腾多一点,并非是要看你如何如何的经历,与你经历相似的人太多,甚至比你经历更为精彩的大有人在!看的不是文采,了解的是你对黄腾热爱,了解的是你养黄腾的经验。。。。。。

您批评的有道理,但实在因手头工作以及家务琐事太忙无法静下心来写作,抱歉了!说实话我也不想胡编乱造黄腾的故事来应付大家,毕竟我也想对自己痴迷黄腾用真情实感的写作来作为交代,见谅了。

寒三还来 发表于 2016-8-31 16:56:00

引用第26楼山峰子于2016-08-31 16:36发表的:

您批评的有道理,但实在因手头工作以及家务琐事太忙无法静下心来写作,抱歉了!说实话我也不想胡编乱造黄腾的故事来应付大家,毕竟我也想对自己痴迷黄腾用真情实感的写作来作为交代,见谅了。

兄弟啊,你写得这些我还真的爱看,也是我的童年,支持写下去,爱写啥写啥,大不了移动笼鸟百科版块

山峰子 发表于 2016-9-6 14:56:23

有一有二必有三,在捕获一号通缉犯后又陆陆续续踏到了三、四只画眉(考虑到黄腾爱好者的感受过程就不一一累述),加上朋友送的,最多时候家里养了七、八只画眉,画眉和黄腾一样也是爱斗善斗的鸟类,打斗精彩场面不逊色于黄腾,唯一不同就是它还善鸣,能文亦能武,相比较个人还是偏爱黄腾,原因有三;1、自己可捕可抓,资源丰富,挑选余地大2、笼具讲究,华丽漂亮,文化内涵深3、斗性足(雏斗、窝里斗、外面斗,一生都在斗)笼具携带方便(特指江浙沪,四只一方,六只一方都可扎笼携带),没有较多忌讳(仰头、趴杠、淘水缸等)
我养黄腾的引子就是画眉,家中饲养了画眉必定结局是优胜劣汰,方法很简单;听音看斗。有了饲养画眉的经历,慢慢使我对斗鸟也产生了兴趣(以前主攻绣眼,其它鸟一概不养),在得知我想养黄腾后,很多人都劝我不要养,都说黄腾是条不归路,上了这个船就下不来了,强盗画眉贼百灵养了黄腾不是人等等,现在看来这些话虽然不全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古人养鸟必是官宦人家或是土豪富绅,他们自己不抓不养由专门人来养,他们只负责玩(这个天煞星的门槛好像比地煞星要高,蟋蟀是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能玩的东东)。旧社会生产力水平这么低,普通百姓家里又养了一大堆小孩,整天忙于生计,衣食温饱都成问题,谁有闲功夫来养鸟,这个从清朝民国时期流传下来的鸟笼及配件管中窥豹可见。现在感觉名家的笼具是天价,但当时价格也是按金条来算的,没有点经济实力你是玩不起的,说明这的确是有钱人的游戏而不是普通百姓玩的,(那种读书人养个绣眼是有的、路边算命养两个黄雀也是有的、小孩子抓几个麻雀养着玩也是有的…….)注意我特指的是黄腾,玩这个鸟的都是达官贵人,普通百姓严格意义上不能叫玩,最多是帮人抓、帮人养,帮人调教驯斗,目的还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有些人对我上面的说法可能会有质疑,但以上言论不是我胡编乱造,在很多历史书籍和文学、影视作品中大家都可以查到看到。所以说养鸟运动在古代不是一项普及全民的运动,它是有门槛的,即便到了现在,养鸟依旧不是一项普及运动,因为受门槛的限制:1、个人兴趣使然2、条件使然(经济、居所、时间等等)3、政府立法限制(记得六、七十年代麻雀是作为四害之一的,那时候跟着家中长辈一晚上用气枪可以打个两百来只,爊麻雀、油汆麻雀、麻雀塞肉,现在想想都要流口水,可惜再也吃不到了)
啰哩吧嗦讲了那么多是为了什么呢?其实就是影射黄腾的现状或是笼统养鸟的现状吧,繁殖鸟不在此列,因为繁殖和野生还是有本质区别的,繁殖鸟是标准养来玩的,野生是要遛、盘、比、斗的,纵观现在养鸟的圈子和氛围,人数一年比一年少,三教九流阿猫阿狗都有,以前茶馆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的景象已一去不复返了,不知道这个是传统文化的悲哀还是我们养鸟人的悲哀。

听鹂苑 发表于 2016-9-12 09:47:00

9楼的故事很有意思,有画面.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养鸟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