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进的壶(井栏)
约450cc,随评。 有点"井栏"和"天际"二合为一的味道。流和把确是做得不错。 欣赏了 不如扁壶看着舒服哦,工形不到位,普紫。 "二合为一"的味道比较浓。将井栏那种比较文雅的流、把用在"天际"那种肥厚的架子上,实在有点吃力不讨好啊。不过,我感觉为了迁就壶身,作者在流的弧度上已作出了适当的协调。不过,壶把嘛....一方面要保留文雅的味道,但另一方面又要协条肥厚的壶身,就似乎比拉牛上树还要艰难。情况相当於将子治石瓢的壶把硬套在满瓢的壶身上去,既想协调得好,但又要坚持原封不动把子治石瓢壶把原有的骨味完全保留下来,这其实无异於自设死局。 引用第4楼lqh于2011-05-16 07:25发表的:"二合为一"的味道比较浓。将井栏那种比较文雅的流、把用在"天际"那种肥厚的架子上,实在有点吃力不讨好啊。不过,我感觉为了迁就壶身,作者在流的弧度上已作出了适当的协调。不过,壶把嘛....一方面要保留文雅的味道,但另一方面又要协条肥厚的壶身,就似乎比拉牛上树还要艰难。情况相当於将子治石瓢的壶把硬套在满瓢的壶身上去,既想协调得好,但又要坚持原封不动把子治石瓢壶把原有的骨味完全保留下来,这其实无异於自设死局。
行家,点评到位 欣赏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