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插花,及其它(——致欧洲友人)
菊,插花,及其它 ——致欧洲友人谢谢你夸赞敝作菊照《墨荷》。但你将它设为电脑屏幕背景却可能不妥,请详酌。整个西欧没有尚菊习惯,而且相反。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花语中这种花被认为象征着不祥。法国则只在葬礼上才会采用她。
乘兴再散开去说一些。
西方文化重人际互动,因此赋予不同的花以向他人表达自己各种心意的功能(即“花语”),这一点已逐渐被东方所接受。东方文化重自身情操,因此赋予花以人格特征,引花为师,为友,为己之心志,可与之相互依恋倾诉。这一点是东方文化的珍宝,西方不具备适合她生长的文化土壤。
在中国,竹、菊、梅、兰并称四君子。竹,刚柔兼济,坚韧洒脱,怀虚节朗;梅,为严寒历炼出的奇丽风骨,有歌高颂: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兰,自爱自尊,不慕浮华,深山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香气高雅有“香祖”之誉。而菊,无论身居大雅之堂,曲径小院,乃至陋室窗下,穷庐门前,处处得体,风刀霜剑不改其色,诗赞“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四雅之中唯有菊是比较雅俗共赏的。
在东方,菊还是很好的插花材料。西方和东方在插花风格的源头上也完全不同。西方主要用品种和数量中约定俗成的含义表达心情或创造氛围,例如表达祝福、表达爱,没有明显的流派和风格。东方插花讲究韵味,重视表现诗般的意境和作者的精神特质,因此流派纷繁,风格各异。我曾用心研习过日本插花的重要流派“小原流”——那原是中国古代传入日本,但中国自己失传了的——其所追求的精神内涵时时令人感动。西方插花风格比较公式化易普及,经过一些系统实习掌握起来容易得多。
我并没有褒东贬西的意思。音乐和鲜花是西方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她们携手塑造着西方社会的文明特征――爱、乐观、和谐、自由进取和相互尊重。近现代世界直到目前为止,总体上来说是西方文明引领着人类文明的方向。
以上匆匆
托夜风送意!
讲述的中国四君子细腻。涵远。 凝滞深远。 请先生是否把字的颜色略调深些,婉唱想那样显得比较有层次。 娓娓道来东西方花文化的理念的差异。
好贴,学习了。~ 引用第2楼婉唱于2009-08-12 09:10发表的 :
凝滞深远。 请先生是否把字的颜色略调深些,婉唱想那样显得比较有层次。
婉版说得是,已照办。
另:当初为字选色,一不小心点了旁边的底色,却没有办法再回到白色。不得已就选了最淡的一种,这样的大块底色,又弄不整齐,但是无奈。请教婉版:有去掉底色的办法吗?谢谢!
引用第4楼月吟海于2009-08-12 14:08发表的 :
婉版说得是,已照办。
另:当初为字选色,一不小心点了旁边的底色,却没有办法再回到白色。不得已就选了最淡的一种,这样的大块底色,又弄不整齐,但是无奈。请教婉版:有去掉底色的办法吗?谢谢!
这我还没与弄过呢。呵呵,先生再研究一下。 谢谢逐鹿朋友!你在短信中所说的意思是只要把相关代码去掉就可以了。这对我真是标准的“点拨”啊。
这次的帖子已经两天了,算了我就不改了。但是以后我会举一反三。真受用。
一封无关风月的书信,却把我们传统对花的理解与感悟与西方友人进行了细致的沟通。
现在这个主题帖的颜色还是很不错的,我就不再编辑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