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 发表于 2009-9-19 22:05:27

月吟海 发表于 2009-9-19 23:34:41

好聪明的男生。现实生活中,年纪轻轻能有这样的智慧,一定是很罕见的料子。
我相信这是一个十分十分真实的故事。起先为男生捏一把汗,看到后来心才放下。
我也相信在朱珠和男生两个人的一生中,彼此在对方心中都占据着不可取代的特殊地位。当朱珠遇到情感的挫折(在当今社会这是必然的),她会深深怀念起他,设想琴瑟和鸣的情景,不过前提是他要么消失要么更成功。而男孩回忆起来,这或许是他恋爱史上的最突出的成就,无论看成传奇还是历险。

百灵乐园 发表于 2009-9-19 23:56:22

男人!当你要求一个女人像女人的时候,问问你自己有几成像男人!
在金钱与爱情面前卖弄自尊,是最愚蠢的事
两个人的适配是一种内心感觉,而不是一种视觉,千万不要因满足视觉而忽视感觉。
穷是一种心态,你若一辈子坚持自己是穷人,拥有大量金钱也救不了你

深山清风 发表于 2009-9-20 14:50:23

世态炎凉。变化多端。

柳眉儿 发表于 2009-9-20 17:00:59

有点现代童话的味道 文字细腻 不错

好人好梦 发表于 2009-9-20 18:35:20

文章从起至收,紧扣主题,对话自然。 这个主题也是现实社会的一个典型,门当户对也是由古至今传承下来的。但总感觉有种虚荣的成份存在,而且也未必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拥有真爱。
“家庭条件好怎么也错了?这是缺点吗?”看似单纯的一句,也是文章的一个论点,发人深思!

逐鹿 发表于 2009-9-20 20:27:28

月吟海 发表于 2009-9-20 21:43:18

继续聊几句。
有一定质量、而且可持续的感情交往(友情、爱情等等)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双方对于同一个事物对像的知觉与情感体验有着足够大的重合面,这样才能实现心灵相通——这就是感情交往的本质。
每个人的知觉与情感体验特征取决于心理定势,它感性地构筑起价值体系。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定势的“内核”最迟在6岁之前已经定型,之后的一生大体只是这种定势的随缘演绎。例如,一直延续至6岁的生活环境对人的心理打上的烙印一生也不可能抹去,无论后来在新的环境中生活多久。
这样,科学在揭示规律的同时,也对感情交往的具体实践给出了预测和指导。狭隘而僵化地遵奉门当户对固然不正确;但如果门户环境差异过大,必然造成两个当事人心理定势重合面缩窄。以为可以用“爱”来改变自己或者对方,这基本上是一时自欺,痴心妄想。
搞笑式举一个心理定势的例子:我就喜欢长着一口刨牙的老太,因为最疼爱我的祖母长的就是这个样子;而你最厌恶刨牙加皱纹,哪里得来的这个感觉不记得了。在这个例子中,任何一方无论怎样努力,实际上都是无法向对方靠拢的。
我是善意地说了这些,希望不同意的朋友参加讨论,但不要动用“不高兴”的心理定势对待我(上世纪末心理学界已经发明了在一定范围内心理重塑的专门技术)。

百灵乐园 发表于 2009-9-21 00:03:11

吟海兄,打趣下 门户之见多产生在相爱之前,思想与品行也是左右交往的凭证。更别提姻缘。既然能相爱,彼此一定也是互为欣赏,一方肯定也必有所长。为什麽非要开着宝马去受苦受穷呢,为什麽不在那已有的平台上去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用所有的收获去营造与回报曾借助过的桑田,只要心是真诚的,窝头与蛋糕都只是食物而已,焦点是今后一直要吃甚么。为了这去拒绝,就是种不自信,与人与情感不负责任的退却。这不仅仅是尊严的问题,再说睿智的人也不绝会把感情建立在尊严之上的,弃的随意,那是他根本就不懂得去珍惜拥有过。哈哈,夜半无事,与兄闲聊几句逗趣

月吟海 发表于 2009-9-22 17:13:01

最爱看百灵兄个性鲜明的跟帖,真、善、美是这些贴的本质。百灵兄原不必加入谨慎客气的语句的。
在前面的跟帖里,一句“在金钱与爱情面前卖弄自尊,是最愚蠢的事”已让我赞叹。虽然这句话对前提要求很高,但针对当下的社会生态而言,我是十分赞同的。
爱情是世上最奇妙最复杂的事情,有很多非“科学”的因素,例如殉情的行为就不合科学精神。
不过,看待世事,总结规律,只能遵循“大数法则”,也就是所谓“主流”。对生命之流而言,显在和潜在的主流是最重要的。当然,缺少了旁系和支脉也不行,那样就毫无精采和趣味了。
任何世事,按大数法则去看,主流一定是有规律的。爱情的“匹配”问题也不例外。展开来讨论不适合这里的定位。马马虎虎说这些作为答复,表达朋友相惜之意。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水波微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