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鸟原理,条件反射基本概念(下)
jingyang发表于: 2012-09-03 09:55根据信号系统的性质来划分,条件反射又可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的反射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 两种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以具体事物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以词语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人所特有。 借助语词,摆脱了具体刺激物的局限性,可以更多的了解自己未曾经历和未认识的事物,形成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觉性。 二者密切联系、协同活动。 根据引起条件反射的信号的类型,条件反射又可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的反射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由各种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味觉的具体信号引起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的反射。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非条件反射概念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乳、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梅子是一种很酸的果实,一吃起来就让人口水直流。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概念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到梅子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就是他在曾经吃过梅子流口水的基础上都能完成的,因此是条件反射。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当年曹操的士兵都没有吃过梅子,也从没有人告诉他们梅子是酸的,那将是什么样的一种结局。 人类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在群体中产生了语言,大脑越来越发达,在大脑皮层形成了语言中枢,于是人类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形成条件反射,这是是人类所特有的,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例如望梅止渴。非条件反射
编辑本段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简介
如下:用无关刺激(如铃声)单独作用几秒钟,再用一非条件刺激(如进食)跟它结合,两者共同作用一定时间。结合若干次以后,单独使用无关刺激,就能引起原来由非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如分泌唾液),这里铃声已经变成分泌唾液的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形成了。 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的基础,条件反射提高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大脑越发达的动物,建立的条件反射也就越复杂。
概述
反射活动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形式。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机体先天固有的反射;例如,异物刺激角膜引起眼睑闭合的角膜反射、婴儿的吸吮反射、膝跳反射等。这些反射的通路生来就有,反射弧固定。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称为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是机体后天获得的。它是在个体的生活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它们的反射通路不是固定的,因此具有更大的易变性和适应性。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区别
以下的表格跟有利于大家记忆和掌握重点: 类型 区别 联系 示例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低级的:不需大脑皮质的参与 条件反射在非条件 吃到梅子分泌唾液;婴儿吮奶;膝跳反射
条件反射 后天学习逐渐形成的;高级的;需大脑皮质的参与 反射基础上形成的 看到梅子分泌唾液;听到梅子分泌唾液
编辑本段操作性条件反射 (operant conditioning)背景
1954年斯金钠Skinner提出。说明行为的后果直接影响该行为的增多或减少。有机体“知道”行为与后效的关系,并依据行为后效来调节行为。
关键条件
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条件是强化。操作条件反射
强化(reinforcement):一个具体行为发生后,有一个直接结果紧随着这个行为,导致这个具体行为在将来被加强的过程。 正强化—具体行为之后,刺激结果增加→ 具体行为增强 (给予行为者想要的东西) 负强化—具体行为之后,刺激结果移除 →具体行为增强 (去除行为者不想要的东西) 惩罚(punishment):若一个具体行为的发生伴随着一个有害或负面的影响,那么此行为发生的频率将随之降低。
简介
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条件反射中的同源代码 在生理学之父——俄国伟大的巴甫洛夫教授用以研究消化腺的神经机制所建立的经典条件反射方法中,条件刺激经多次强化后,何以也能单独诱发和非条件刺激相同的条件反射反应呢? 答案就是:条件刺激(铃声)和非条件刺激(食物)作为两种不同的意识,但都浸染了,建立了相同的代码、编码——强烈的想吃的情感。 条件刺激经与非条件刺激共同刺激实验狗的多次、强化重复训练后,条件刺激(铃声)和非条件刺激(食物)一样建立了相同的情感反应,相同的情感反应称之为同源代码。 不同的意识具有相同的情感编码,不同的信号条件反射地引起相同的情感反应,不同的意识伴有相同的情感。 而想吃的情感就能条件反射地控制大脑整体这个能量系统黑箱相应性质的能量释放,作用于和消化腺的分泌有关的大脑皮层表现为唾液等消化液的分泌。 人难道不也正是这样,当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放在眼前,而你又正好饥肠辘辘 ,恨不得马上就吃 ,你不就条件反射地发生垂涎欲滴了吗?而你如果不想吃(身体不好或是精神不痛快)没有吃的欲望,也即没有想吃的情感,你会发生垂涎欲滴的行为反应吗?!当然不会! 因为相应条件刺激,也即相应条件意识 ,必须经相应情感的中介,介导才能得到相应的表达,完成相关的条件反射行为输出反应,这是一个多么简单、清晰 、而又完美有力的条件反射弧呀! 感觉(意识)——情感反应——行为输出, 只因有了情感的介导。 对于一些本能的情感来说 ,相应的情感包含着先天控制模式 。 譬如条件刺激引起了相应的情感反应,产生强烈的想吃的情感,而想吃的情感就能以先天的控制模式控制大脑整体这个能量系统黑箱,释放相应性质能量特定作用于和一系列消化腺分泌有关的大脑皮层经神经传导把相应性质能量作用出去,完成消化腺分泌这一行为反应。 相应性质的能量中的性质指的是大小和方向的不同以及释放频率的不同, 而方向指的就是作用于特定的大脑皮层(单位)。 进来学习一下 已认真拜读,太好了,受益匪浅。版主辛苦了。
蜡嘴饲养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gary426 发表于: 2012-08-21 22:56以前学习的蜡嘴饲养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与大家分享!
1··肿眼鼓眼:这多数都是由于鸟反火造成的,出现这问题要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去药店买莲子心(去火的)煮水给喝,也可以给蜘蛛(三道门最好),平时再多给些青料黄瓜,水果和蔬菜。
2··肠炎拉稀: 特别是新鸟,原毛花头,很容易出这问题。老方子:中药马齿苋煮水给喝,消炎治肠炎的,效果很好!同时还要在食物上找原因,因为肠炎多数是由食物有问题引起的。
3··鸟喘,咳嗽的感觉:安必先胶囊兑水给鸟喝,有一定效果。
希望喜爱蜡嘴的朋友们多探讨、多交流! 学习了
论鸟类鸣叫与繁殖周期,解析黑尾蜡嘴雀之迷(上)
蜡久发表于: 2011-04-18 00:52鸟类的鸣叫是招朋引伴,吸引异性,繁殖后代等等,这个大家都知道,那么有的人为什么越在乎它,精心饲养越出差错那,比如反季节脱毛,或者反季节上性、落性。其实这个秘密所在之处就是两个主要条件,日照、温度。做好这主要的两点,就可以控制它的发情时间的长短,实现人工饲养叫期长,落性后快速自然发情的特点。玩听叫或繁殖的鸟类,毕竟是叫期越长越好,这是用科学的方法来控制它发情鸣叫,不影响寿命跟它的健康,用健康的形式营造它自然的规律,给人类带来喜悦,完成养鸟人的最大期望值。如果你说违背了自然规律,那么你养鸟首先就是违背了自然,在自然状态下,都应该是平等的,而你却坐在电脑旁,它却生活在你的掌控之中。言归正传,下面就说说阳光、温度对于鸟类的重要性。
我想大家喜欢黑尾蜡嘴雀的原因应该是它多变的套路、腔调、字眼、韵味、节奏。聪明的它们不同于画眉、绣眼鸟一类叫声大致相同。而黑尾蜡嘴雀(以下简称黑尾)几乎是一家族的成员叫声才大致相同,其余家族都叫法不同,韵律味道也不相同。比如就像唱歌一样,有美声的、民族的、通俗的唱法,像美声的黑尾叫声憨响,具有浑厚的特点。像民族唱法的特点是发挥它所在地域的环境特色,具有多变性的音色。像通俗唱法的特点是叫出拉它的天赋,具有沙哑、金属般的味道。黑尾鸣叫特点首先取决于它的生理条件,遗传因素,成长环境,还有它的天赋等等,这也就是它非同寻常于其它鸟类迷人的特点所在吧。
论鸟类鸣叫与繁殖周期,解析黑尾蜡嘴雀之迷(中)
蜡久发表于: 2011-04-18 00:52有的人养黑尾为什么忙了半天到开春却不上口,这是最令人气恼的事情,看着人家的鸟大叫,而自己的却像没事一样,不理不睬的,还有的脱毛脱到一半。今天蜡久为你一一解开它的谜团。
日照长度是指白昼的持续时数或太阳的可照时数。在北半球从春分到秋分是昼长夜短,夏至昼最长;从秋分到春分是昼短夜长,冬至夜最长。我国不同纬度的日照长度。从表中可以看出,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所以夏季的日照时间总是多于12小时,而冬季的日照时间总是少于12小时。随着纬度的增加,夏季的日照长度也逐渐增加,而冬季的日照长度则逐渐缩短。
日照长度的变化对鸟类有重要的生态作用,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鸟类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种鸟类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这就是在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光周期现象。例如动物的迁移、生殖、冬眠、筑巢和换毛换羽等。
鸟类的光周期现象最为明显,很多鸟类的迁移都是由日照长短的变化所引起,由于日照长短的变化是地球上最严格和最稳定的周期变化,所以是生物节律最可靠的信号系统,鸟类在不同年份迁离某地和到达某地的时间都不会相差几日,如此严格的迁飞节律是任何其他因素(如温度的变化、食物的缺乏等)都不能解释的,因为这些因素各年相差很大。同样,各种鸟类每年开始生殖的时间也是由日照长度的变化决定的。温带鸟类的生殖腺一般在冬季时最小,处于非生殖状态,随着春季的到来,生殖腺开始发育,随着日照长度的增加,生殖腺的发育越来越快,直到产卵时生殖腺才达到最大。生殖期过后,生殖腺便开始萎缩,直到来年春季才再次发育。鸟类生殖腺的这种年周期发育是与日照长度的周期变化完全吻合的。在鸟类鸣叫生殖期间人为改变光周期可以控制鸟类的产卵量,人类采取在夜晚给予人工光照提高母鸡产蛋量的历史已有200多年了。
论鸟类鸣叫与繁殖周期,解析黑尾蜡嘴雀之迷(下)
蜡久发表于: 2011-04-18 00:52温度是一种无时无处不在起作用的重要生态因子,任何生物都是生活在具有一定温度的外界环境中并受着温度变化的影响。在时间上它有一年的四季变化和一天的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鸟类带来多方面和深刻的影响。
首先,鸟体内的生物化学过程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进行。一般说来,鸟类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从而加快生长发育速度;生化反应也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变缓,从而减慢生长发育的速度。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死亡。鸟类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是它们长期在一定温度下生活所形成的生理适应,鸟类是恒温动物,其体温相当稳定而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此外,温度还经常与光和湿度联合起作用,共同影响鸟类各种功能。
日照、温度影响着鸟类的生长、生活、鸣叫,而发生变化。举例来说,黑尾冬季生活在长江一代,温度最低值在零度左右,植食性鸟类,吃植物的果实为主,所以北方不适合它越冬。春季到来时温度的提升,日照的增张,各种植物的嫩芽及昆虫的复苏,让它一路追随节气的变化迁移北方,繁殖后代。秋季来临,日照的缩短温度的下降,给它们南迁的信号,新陈代谢完成了换羽等,换上一身新装越冬,雏鸟们也退去了胎毛。春、夏、秋、冬,节气的变化使他们周而复始。黑尾不上口的原因就是没让它感受到四季的变化,一些人始终饲养在常温的状态下,温度大约在零上二十几度,没有给它一个生理上的提醒。记住野外的黑尾鸣叫发情是经过日照、温度的变化完成一个生理周期的。人为的改变日照、气温变化,可使它们发情,但环境的变化不能过于太急,欲速则不达,首先降低光照,放在暗的地方,能看到吃食就行,降低温度,减少油料的摄入量,以谷物粗饲料类为主,可大笼群养,让它有一种应激的反映,开始脱毛,待翅膀羽毛脱到一大半时候,适当增加油料的摄入量,等羽毛完全丰满后,千万别着急拿出拉,静养1个月左右后,逐渐人为的增加光照时间,这个过程是缓慢的,让它的环境光照开始漏三分之一,过一周后三分之二,第三周日照时间达到15个小时左右,前两周日照在14个小时左右,夜晚可用灯代替光照。经过这样一个周期的变化它们会逐渐发情,嘴根颜色开始发生改变。环境的变化不可以突然改变,循序渐进。温度过高也可以使黑尾提前落性。 辛苦了楼主
2012年鸟市价格
黑头蜡嘴雀的价格最少都不低于50元。10~50元的蜡嘴雀基本都是南方黑尾蜡嘴雀,大家都说叫口不好。但也叫的很好的,这些都是有证据的。
100~300左右的基本都是北方蜡嘴雀。大家都说叫口很好,嘴巴很小。身材也较小。
1、就天津市场,以前基本稳定在50起,好的150-200;去年鸟少价高,基本120起,好的能到300-500!
2、上海地区价格基本没什么涨过,10年前就60-120 , 这么多年也就去年贵点 但是根本没离谱、野性也是的。
3、东北3省已经有梧桐一个多月了,价格60起,好的最多也就是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