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
发表于 2008-6-13 09:22:40
斗彩花鸟纹碗 清康熙 高7.6cm,口径15.5cm,足径7.2cm
碗呈墩式,敞口,深腹,圈足较大。碗外壁绘洞石花鸟纹,一对雉鸡立于洞石之上,玉兰、牡丹、海棠、菊花点缀其间,两只燕子上下翻飞,动感极强。纹饰鲜艳,以釉下青花、釉里红与釉上红、绿、黄等彩为主。因青花与釉里红二者对窑温的要求不同,故烧成难度较大。外底青花双圈内署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主题画面寓意“玉堂富贵”、“喜报春来”。所绘牡丹花朵皆出犄,俗称“双犄牡丹”,是康熙朝瓷器上的惯用画法。
阳春三月
发表于 2008-6-13 09:23:33
五彩三多纹梅瓶 清康熙 高21.0cm,口径2.5cm,底径6.7cm
梅瓶唇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以下渐敛,底外撇,为二层台阶式,无釉。底心出脐,脐内署青花楷书“嘉靖年制”四字仿款。瓶外壁分三层以五彩装饰,颈底部绘如意云头纹一周,近底处为变形莲瓣纹,腹部主题纹饰为石榴、佛手、寿桃,俗称“三多”。
阳春三月
发表于 2008-6-13 09:24:18
斗彩花鸟纹碗 清康熙 高7.8cm,口径15.3cm,足径7.2cm
碗直口,深腹,圈足。外壁以斗彩技法描绘山石花鸟纹。一面绘二雉鸡立于山石上,衬以牡丹、玉兰;另一面绘牡丹、海棠、双飞燕。外底青花双圈内署“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
迄今所见斗彩瓷器几乎全是以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搭配,但若仔细观察康熙时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此种斗彩碗,便可见其所用釉下彩除了大面积的青花外,在树干、花朵、鸟身等处还使用了釉里红,堪称空前绝后。在物象表现方面几近“工笔”,以青花染就的巨大山石采用“分水”法表现阴阳向背。牡丹花呈色不一,有红、黄、绿等,缤纷艳丽。而双头牡丹花朵,俗称“出犄牡丹”,是康熙瓷器上习用的画法。
阳春三月
发表于 2008-6-14 09:57:29
仿成化斗彩鸡缸杯 清康熙 高3.6cm,口径8.1cm,足径3.9cm
杯敞口,卧足。足内青花双方栏内署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足边刮釉一周。外壁绘10只鸡,5只一组,一雌一雄及3只雏鸡,间洞石花卉纹。这些鸡或俯首觅食,或奔跑追逐,特别是一只小鸡飞到母鸡身上嬉戏,甚为生动活泼。
此杯以釉下青花勾勒轮廓线,釉上填以红、绿、黄3种色彩,其纹饰、造型均仿明成化器。此件书写康熙本朝款识,也有同类仿品书写“大明成化年制”、“自怡堂玩”及康熙三十年后添加的红彩“外膳房”等款。
阳春三月
发表于 2008-6-14 09:58:02
天蓝釉笔洗 清康熙 高4.0cm,口径8.2cm,足径7.0cm
洗敛口,弧壁,圈足。器内外施天蓝釉,釉质细腻,釉面匀净,色泽浅淡。足内施白釉,底心涩胎无釉,无款识。
天蓝釉为康熙时初创的釉色,色调似浅蓝的天空,淡雅别致。器型多为小件的文房用具,极少见大型器。
阳春三月
发表于 2008-6-14 09:58:34
白釉回纹把杯 清康熙 高5.8cm,口径6.8cm
杯呈鱼篓式,撇口,扁圆腹,平底,腹上部一侧置兽鼻式柄,外底残留6个圆形支钉痕。通体施白釉,腹部暗刻回纹及变形蕉叶纹。
此杯造型别致,白釉匀净,杯上只以暗刻花纹装饰,风格朴素雅洁。
阳春三月
发表于 2008-6-14 09:59:49
青花海水龙凤纹印泥盒 清雍正 通高3.6cm,口径6.2cm,足径3.0cm
此盒呈圆形,浅圈足。盒外通体以青花为饰,纹饰分盒盖、盒身两部分,盒盖绘龙凤戏珠纹,盒身绘海水江崖纹。足内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
印泥盒为文房用具之一。此盒造型规整,上下结合紧密,纹饰描绘细腻。
阳春三月
发表于 2008-6-14 10:00:36
釉里红三果纹碗 清雍正 高9.2cm,口径19.0cm,足径8.0cm
碗敞口,弧壁,圈足。碗内壁光素无纹,外壁以釉里红为饰,腹部一周分别绘石榴、桃、枇杷3种瑞果图案。外底青花双圈内署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
此碗造型规整,釉里红发色鲜亮,制作极为精细。
阳春三月
发表于 2008-6-14 10:01:45
五彩龙凤穿花纹碗 清雍正 高5.8cm,口径15.0cm,足径5.0cm
碗撇口,弧壁,圈足。内外口沿处均以青花弦纹为饰,里心绘红彩火龙纹。外壁以五彩为饰,近口沿处绘八宝纹,碗身主题纹饰为两组龙凤穿行于缠枝莲花卉之中。足底青花双圈内署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
阳春三月
发表于 2008-6-14 10:02:31
仿成化款斗彩盖罐 清雍正 通高10.4cm,口径7.3cm,足径8.9cm
罐小口,短直颈,溜肩,鼓腹,腹下渐收,浅圈足。盖平顶,覆扣式。以斗彩为饰,盖顶绘4组灵芝纹,边为12朵云纹。腹部绘3组洞石花卉纹,间饰飞舞的蝴蝶。足内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仿款。
此罐无论造型、纹饰还是斗彩釉下青花的发色均模仿明成化时期的风格,十分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