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 发表于 2008-6-14 10:04:35

粉彩灵芝水仙纹盘 清雍正 高3.4cm,口径15.5cm,足径9.9cm

盘撇口,弧壁,圈足。造型规整,胎体轻薄。通体施白釉,釉质洁白。盘心饰粉彩灵芝水仙花纹饰。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雍正粉彩瓷器在绘画花卉纹样时需先用玻璃白打底,再涂彩料,然后依颜色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没骨画法将彩料轻轻晕开,使花卉具有明暗立体感。此盘纹饰线条舒展流畅,物象立体感强,画面意境雅致,粉彩色调明丽娇嫩,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

阳春三月 发表于 2008-6-14 10:05:14

冬青釉五孔方尊 清雍正 高27.1cm,腹方18.1×18.1cm,足径16.2cm

尊呈五孔折肩方形,中间一大孔,四周环绕四小孔,孔与器身相通。器表有3组凸起的弦纹。圈足,足内署青花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足边泛火石红。外底四角各有一残留的圆支钉痕。

此尊造型规整,釉色莹润匀净,色如碧玉。雍正时期已经掌握了各种釉色的配制,成功地烧制出了多种青釉瓷器,有冬青、粉青、豆青釉等,其中冬青釉比其它二种呈色略深。

惊动的弦 发表于 2008-6-14 17:36:59

博大精深!

dypjz 发表于 2008-6-14 19:54:14

开眼

阳春三月 发表于 2008-6-15 07:02:17

鳝鱼青釉兽耳衔环方壶 清雍正 高28.1cm,口方9.9×9.9cm,足方10.5×10.5cm

壶四方形,直口,束颈,双兽耳衔环,溜肩,鼓腹,圈足。通体施鳝鱼青釉,釉层厚,釉面莹润,色泽呈暗墨绿色。

壶器型仿古青铜器,造型古朴凝重,胎质坚密,底足露胎处可见黑色的胎骨,釉色亦仿青铜器的铜绿色效果。

阳春三月 发表于 2008-6-15 07:02:52

仿钧鼓钉三足洗 清雍正 高4.4cm,口径11.7cm,足距9.8cm

洗敞口,扁圆腹,腹部凸起14个鼓钉,底承以3个如意头形足,底心阴刻篆书“雍正年制”四字款。通体施仿宋钧釉。

此洗仿宋钧式样烧造而成,胎体厚重,釉层肥厚,红、蓝色交相辉映,瑰丽绚烂,造型、釉色均十分接近宋钧釉瓷器。

阳春三月 发表于 2008-6-15 07:03:20

淡黄釉盘 清雍正 高2.8cm,口径13.3cm,足径8.0cm

盘口微撇,弧腹,圈足。盘胎薄体轻,胎质坚硬,做工精细。内外皆施淡黄釉,外底施白釉,青花双方栏内署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

淡黄釉出现于清代康熙年间,因色泽似鸡蛋黄,亦称“蛋黄釉”,又因它是一种从欧洲传入的以氧化锑为着色剂的低温釉,故又称“西洋黄”。雍正淡黄釉瓷器釉层薄,釉面滋润,色泽较康熙时期浅淡。

阳春三月 发表于 2008-6-15 07:03:54

青花缠枝莲纹赏瓶 清乾隆 高37.3cm,口径7.5cm,足径11.8cm

瓶撇口,细长颈,球形腹,外撇圈足。通体白釉莹亮,青花呈色纯正,泛铁锈斑点。颈上部饰海水纹和垂如意云头纹,颈下部饰蕉叶纹和回纹,肩部饰缠枝莲纹和垂如意云头纹,腹部以缠枝莲纹为主题图案,近足处饰仰莲瓣纹,足部绘卷枝纹。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阳春三月 发表于 2008-6-15 07:04:21

粉彩折枝莲花八吉祥纹瓶 清乾隆 高19.6cm,口径6.3cm,足径9.3cm

瓶唇口,短颈,圆肩,束胫,圈足微外撇。外壁粉彩装饰,腹部绘折枝莲花,间饰轮、螺、伞、盖、花、冠、鱼、肠八宝吉祥纹,口沿及足部均为矾红彩描金卷枝纹,近足处绘变形蕉叶纹。器里及足内施松石绿釉,足底中央留白署矾红彩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器里及足内施松石绿釉是乾隆御窑厂瓷器烧制的一大特点,而以折枝花卉间饰八宝吉祥纹也为乾隆时期惯用的装饰手法。

阳春三月 发表于 2008-6-15 07:04:52

炉均釉弦纹瓶 清乾隆 高32.0cm,口径6.0cm,足径9.0cm

瓶盘口,束颈,丰肩,肩以下渐收,圈足。外底阴刻篆书“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款。瓶体内外均施炉均釉,颈部饰弦纹1道,腹部饰弦纹5道。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孙瀛洲先生 捐献故宫瓷器精品